《水浒》故事中,有三位渔民出身的梁山好汉;在台州商界,有三位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兄弟齐心,分工协作,创建出中国缝制设备行业的领头雁——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他们是阮福德、阮积明、阮积祥。
三年前,担任总裁的阮积祥曾经发表过一篇叫做《杰克梦》的主题演讲:“今天的杰克站在中国缝制设备行业第一的位置上,要实现‘世界第一’这一远大目标,不仅是杰克人的梦想,更是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中国几代缝纫机人的梦想。我们要通过五年的努力,计划到2017年,使营业额翻五倍,成为世界销售额最大的缝制设备制造商,向全球客户提供性价比最优的缝纫设备和100%快速满意的服务。”
三年过去了,面对工业4.0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杰克控股集团准备好了吗?
克己复礼农家子
台州,中国大陆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之一,依山傍海、狩猎鱼盐的生活方式,培育了台州人聪明细致、敢打敢拼的性格内涵。改革开放以来,当一茬茬民营企业在这片“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杰克集团只能算迟来的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它竟能后来居上。
五十年前,阮福德、阮积明、阮积祥三兄弟出生在台州椒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贫寒的家境,让他们很早就体味到生活的艰辛,为了维持生计,三兄弟少年时代就走上了各自谋生的道路。
像温台地区的大多数打工者一样,他们的第一份职业是走南闯北的补鞋匠。为了不争抢生意,兄弟三人在林海雪原分道扬镳了,他们经常在雪地中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一走就是七八十里路,走到哪儿住到哪儿,住到哪儿干到哪儿,困了睡草垛,饿了啃干粮,这种独立而艰苦的生活使他们磨砺出坚强隐忍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并在走街串巷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补鞋不再是热门行业,他们回到家乡,又经历了不同的挫折与探索——老大阮福德开过纺织厂,老二阮积明做过缝纫机,老三阮积祥卖过服装、化妆品,求生的本能让他们过早体验到市场竞争的残酷,也在时光的打磨中变得更冷静沉着,历练出常人难以具备的毅力和意志。
上世纪九十年代,家用缝纫机还是大部分家庭为之奋斗的“三大件”之一,市场需求旺盛;1994年,年满25岁的阮积祥看准这一商机,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说服两个哥哥办缝纫机厂。当时,台州在飞越缝纫机厂的带动下,已经办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缝纫机厂,阮福德、阮积明、阮积祥三兄弟面对的,则是一无资金,二无厂房,三无设备,四无技术,五无市场的创业困境。
第二年,杰克集团前身——台州市飞球缝纫机有限公司在三兄弟和几个同乡的奋斗中,在一间破庙和一个废弃学校里诞生了,伴随着老旧机器的轰鸣声,他们摸索画出了第一章缝纫机图纸。
在企业创建之初,杰克以生产家用小包边机为主,技术不算复杂,起步也较容易,但随着服装产业化加速,市场对品质、服务、功能和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是继续家庭作坊式经营,还是转做工业机?新旧世纪之交,这个问题不断拷问着在资金、利润中间左右摇摆的三兄弟。
1999年1月7日至9日,杰克召开了一次后来被称为“三天三夜”的内部会议,他们最终做出两项决定:一是马上征地、扩建厂房,走规模经营之路;二是达成制度第一,总经理第二的共识,建章立制、转换机制,走现代管理之路。以此为基础,三兄弟也进行了明确分工:阮福德负责行政,阮积明负责采购,阮积祥统筹总体运营;并约法三章:三兄弟各司其职,权责明确,扬长避短互不干涉,老婆不参与企业管理,所有亲属介绍的零件货物不能进厂。
从此,杰克开始打破家族企业壁垒,走上了现代化管理之路。在21世纪最初几年,阮积祥带领飞球精耕细作,苦练内功,夯实了基础管理工作,并正式更名为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杰克,即有英文中“王者风范”的内涵,也有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人生,克己复礼”的智慧。
兄弟同心可断金
“工匠精神在推动杰克不断转型升级。”2016年夏天,杰克集团董事长阮福德在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到国内缝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21年来,杰克坚持只做制造业,“打造全球缝制设备第一品牌,是我们的杰克梦。”
年纪最小的阮积祥认为:“坚持到底,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能比常人走得更远,看得更高,想得更深。”阮福德坦诚,自己学习能力不如三弟,所以让阮积祥负责集团的经营战略。
管理框架的完善、原始积累的完成,使杰克集团初步具备冲刺行业一流的潜力。2004年,阮积祥提出“跨行业,不跨制造业,到2008年进入缝纫机行业前两名”的任务目标,并在该目标的带动下,迅速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不逊任何国内品牌的缝纫装备制造业“行业铁军”。
四年后,检验杰克集团执行力的时间到了——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众多实体企业“揭不开锅”,握有1亿多元现金的杰克集团却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普通缝纫机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电脑缝纫机,杰克集团经营业绩也随之出现惊人的飞跃——2008年,全球缝纫机行业业绩下跌50%,杰克也下跌20%;2009年,全球缝纫机行业业绩下跌30%,杰克却上升10%;2010年,缝纫机行业整体回暖,杰克率先实现160%的增长。
这次金融危机使阮福德、阮积明、阮积祥兄弟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站稳脚跟,仅仅立足国内是不够的,拓展海外市场,是其树立国际品牌的第一步。2009年,杰克集团收购德国奔马和拓卡两家知名企业,成为世界唯一一家集缝前、缝中为一体的成套缝制设备制造商。
“这是中国缝制设备制造行业中的民营企业首次海外并购。” 阮福德告诉记者,“德国的公司是生产裁床的,属于缝前产业,我们生产的裁床是高端裁床,不仅用于裁剪衣物,还可以剪裁皮革,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飞机装潢、高铁桌椅等领域。”初战告捷,杰克集团有了面向全球大展拳脚的底气,并于第二年成立台州扩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开辟出世界自动裁床新格局。
杰克集团对德国奔马和拓卡的收购,就像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业务,不仅是一种体量上的增长,产业链完善和真正的融合还尚需时日。2012年,当杰克集团为满足不同层级的客户需求,开发产品型号达到2000多种,登上行业第一的宝座,管理成本过高、资源分散等“大企业病”也开始困扰阮氏三兄弟。痛定思痛,不得不通过与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开始做“减法”。
这一背景下,杰克集团提出“聚焦、专注、简单、感恩”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一定要明白少就是多的道理,以满足客户为理由,今天开发这个,明天开发那个,结果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一定要聚焦,就像种一棵树,要想这棵树长得高大,就得砍掉树枝,除掉杂草。”阮积祥说,“战略聚焦以后,就要用1%的精力选择,99%的精力执行,重复做的过程会产生新力量。”
到2013年,同比大幅提升的销售业绩证明,阮积祥的战略决策之路走对了。
迈向智能化管理
据介绍,缝纫装备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全球从业人数达1.2亿人,仅中国从业人数就达6000万人。作为中国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缝纫装备制造业已然进入“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
“未来的缝纫装备制造业,我们设想把全球从业人员释放2/3。”阮福德告诉记者,“那么,如何实现呢?只有通过智能化,打造智慧工厂,实施智慧管理,实现智能制造。”他对智能制造的设想是:你需要什么衣服,只需站在扫描以前完成扫描,经过图像传输、三维分析以及二维工作台生产线生产成衣,退后洗涤、熨烫,就可以完成一件服装的制作。
杰克集团正一步步迈向智能化时代。2015年,在第十四届亚洲国际纺织展览会上,JK-9100BP、JK-800节能系列在同类产品中颇受欢迎,客户扩展到巴基斯坦、越南、俄罗斯等世界各地。
打造一座智能工厂,是杰克集团迈向智能化的第一步。“要打造智慧工厂,首先要实现智慧管理,为此我们引进了SAP体系,并应用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当然还要建立云端数据、大数据库,但智慧管理不是在工厂里讲物流、讲信息,而是我们的机器卖给客户以后,还可以掌握这台机器做了什么,用多少时间,因为整个数据都会自动传输到我的数据库里。”阮福德说,“这是我们按照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开始研发,必须做到的一个服务范式。”
如今,在占地100亩的杰克集团新厂区,一条投资1.3亿元的“刚柔复合湿加工自动线”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这条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是无人化作业,除了上料、下料,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人员进行操作,原来年产30万台需要180到200个工人完成,现在只需要6个人就能实现。”该项目负责人介绍,“不仅智能代替了人工,而是加强了加工过程的标准化和质量可控性。”
“互联网+”思维也在改变杰克集团的物流优化、供应链管理——只要进入POS仓库管理系统,就能够在公司内部统一商品编码、统一进货渠道。当供货商将货物运到杰克集团,贴上唯一识别标签,通过数据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实现产品的入库,使采集的数据自动导入标准化数据库——仓储信息的网络化减少了人工操作,也提高了物流速度和准确度。
与此同时,杰克自行开发的供应商信息查询系统,可以让每一个供应商实时查询零件的质检、采购和发票校验信息,该系统运行第一年,杰克集团就节省了50多万元通话费。
共同打造杰克梦
21年来,杰克控股集团从行业新兵、行业新秀到行业领先,创造了缝纫机行业的多项第一:第一个突破家族企业管理瓶颈,实现职业经理人管理;第一家实施组织与绩效管理咨询;第一个提出战略产业链、战略供应链、战略供应商、战略经销商概念;第一家推出员工工资倍增计划……这背后,是阮氏三兄弟在市场竞争中提炼出的压不垮、砸不扁、锤不烂的企业之魂。
“做企业首先要以人为本,有人才才能出精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团队的管理也是有限的,但是每个人在不同行业里,哪怕做一个螺丝钉做到世界顶尖,也是对人类的贡献。”阮福德说,“我们的定位是高端客户,要求高品质,就要把所有资源集中到一个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只能专注于缝纫机装备制造,把每一道工序做好,就是杰克人对整个行业的价值所在。”
以人才为基础,和为本、诚位基、拼为魂、崛为先,是杰克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是和为本,20多年来,兄弟三人有过无数次争吵,有过无数次意见分歧,都能在沟通中达成一致;二是诚为基,诚信经营,信誉兴业,企业与员工相互忠诚,上下级、员工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以信任赢得信任,用忠诚换取忠诚;三是拼为魂,杰克集团本身就是拼出来的;四是崛为先,杰克厂区的门口有一座著名的“崛起雕塑”,三根挺拔而又相互依靠的支柱,寓意三兄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昌共荣的精神。
此外,杰克还注重孝文化,号召员工每月拿出100元,公司也拿出100元共同成立孝心基金,用于补助工龄在5年以上的员工父母。“只有家庭和谐才有企业的和谐,我希望员工是快乐工作的。”阮福德说,“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不管从事什么岗位,每个员工都应该值得被尊重。”
因为,“杰克梦,归根到底是所有杰克人的梦,必须依靠全体杰克人来实现。”阮积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