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银:如何在网络世界里创建“天堂”一样的人类社会


人生太苦,从人类已经走过的历史记录来看,无论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都会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苦难过程。

人类采用具有空间结构层次的社会体系逐级减少个人需要承担的苦难数量。最大的防御空间体系是把全世界的人们组织联合起来形成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是人类的梦想社会,中国古人提出的大同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国是人们熟悉的防御空间体系,比如在现代社会里,国家通过慈善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帮助弱势人群抵御苦难的打击;最小的防御空间体系是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社会组织,也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经济组织,还是人们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精神家园。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人生的过程里,家庭的结构形态决定了帮助成员抵御苦难的能力。家庭结构是非常复杂的由多种类型的结构形成的复合结构,比如不同成员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不同类型需求形成的结构。

1、从产品的角度分析人生必须受苦的原因

如果采用柏拉图三个世界理论模型,人是一个由三个世界的事物构成的复合型产品,那么对宗教里的一些晦涩难懂观点就可以采用科学的方式清晰地描述。比如在《楞严经》里,佛说,心不在内,心不在外,心不在中间。这是很难理解的关于心的描述,从网上的资料来看,后人的理解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不清晰的模糊的。但是如果在三个世界的模型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的描述,那么心就是大脑神经细胞构成的云计算系统所创建的逻辑世界,所以佛以人的身体作为参照物进行描述的时候,真实的场景就是:心不在内,心不在外,心也不在中间。

又比如基督教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同样在网上可以找到多种不同的理解,但是如果在三个世界的模型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的描述,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明确的科学描述,人是由灵魂、身体、精神三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事物共同同构成的复合体事物,圣父指灵魂,圣子指身体,圣灵指精神。再采用云计算思维描述,灵魂属于信息世界的事物,属于源头事物,身体属于物理世界的事物,属于摹本事物,精神属于网络世界的事物,属于摹本的摹本事物。

当然,这些观点的逻辑源头是柏拉图三个世界理论模型,并且假设存在对应的三个世界数学模型,而且这个数学模型是可以采用逻辑规则的形式实现的应用系统模型,该应用系统采用的数字系统是中国古代先天八卦描述的二的幂进制系统,运行模式采用的是中国古代太极描述的莫比乌斯纸带模式。所以提出这些观点并不是要参与宗教观点的争论,而是从这些宗教智者的描述里获得智慧的启发,借助柏拉图三个世界理论模型,通过一些颠覆性云计算理论和技术方法,创建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减少人生过程中承受苦难的时间和强度,尽可能多地获得幸福的人生时光。

作为产品,人所经历的事情是由产品在运行过程中的技术规则决定的。作为产品本身,是无法改变产品内在的运行规则的,因为规则改变了,产品就不存在了。所以人类无法改变生老病死规律,必须要承受由生老病死带来的疼苦。

任何客观存在的产品在生命周期内,是采用状态变化的方式来维持其存在形式的,哲学家把这种状态的变化称为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但是对于人这样的特殊产品来说,会对这种状态变化产生级联反应,即当一种事件发生后,自动激发后面一种事件的反应,并产生放大效应,并且形成苦难或者幸福的情感状态。

对于产品来说,苦难或者幸福的技术本质是产品对环境的适应状态值,比如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因为零部件的磨损或者油管的变化,汽车的状态会发生变化,这是已经存在的事实,但是如果是有思维能力的智能汽车,就会产生“苦难”的情感状态,寻找消除“苦难”的方法。而当前的这种单纯的工具类产品并不会产生“苦难”这种情感状态。

人是由三个世界的事物构成的复合型产品,因此其状态的变化也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身体的状态变化,精神的状态变化,灵魂的状态变化。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采用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来定义这三种类型事物的状态变化。

对于产品来说,苦难或者幸福这种情感状态的技术本质是由控制产品变化状态的系统参数决定的,如果超出有效的区间范围,就会增加苦难的情感数值或者幸福的情感数值,身体上的体现就是某种化学物质数量的改变,精神上的体现就是大脑逻辑世界里某种逻辑图像的改变。

人是一个具有空间层次结构的巨复杂系统产品,每一个空间层次的事物的状态变化都会产生苦难或者幸福的情感状态。

从亚当和夏娃离开伊甸园开始,人类就开始了寻找消除苦难方法的漫长历程,形成了人类文明。随着科技文明的提高,人类消除苦难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比如西医的发展,人类掌握了大量消除身体疾病带来的苦难的方法。

按照目前的知识,身体由十大类系统和填充物构成,十大类系统分别为中医定义的经络系统和西医定义的九大系统,充填物的主体为体液。中医理论认为,身体的疾病来自淤堵,从系统工程角度分析,淤堵就是结构通道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所以身体的苦的技术本质就是产品的内在逻辑运行过程的不连续不完整,这种情形类似采用级联反应机制驱动的软件系统,当某以功能模块的输入数据或者输出数据发生问题时,就会导致下一个模块的运行过程出现问题,进而导致整个软件系统出现问题。

由此可见,解决由身体疾病带来的苦的根本方法就是寻找处理淤堵的方法,比如中国古人关于经络的疏通治理方法,而西医提供的针对功能模块的处理方法,属于治标的方法。

同样的道理,精神的苦来自大脑逻辑世界里信息事物运行过程的不连续不完整,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增加或减少信息事物的方式修改由信息事物构成的逻辑图像,在大脑逻辑世界里形成平滑连续的逻辑过程。

比如在《无量寿经》里,佛就是采用修改大脑逻辑图像的方式消除来自精神的苦。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

佛运用大智慧讲解“无上甚深微妙法”,然后听众以“愿”的形式在大脑逻辑世界里创建逻辑图像,由于这些逻辑图像具有崇高的道德层次,因此替换了道德层次低的逻辑图像。比如在法藏的“愿”里,并没有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而是考虑大众的利益前途,所以法藏消除了大量的世俗之苦。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一、国无恶道愿。二、不堕恶趣愿。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三、身悉金色愿。四、三十二相愿。五、身无差别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六、宿命通愿。七、天眼通愿。八、天耳通愿。

作为产品,苦是产品运行过程中必须出现的事件,没有这些事件的出现,就没有人的轮回。所以当人真正从产品的角度对待自己的时候,就会形成类似庄子的人生态度,泰然面对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宗教是如果如何帮助人们度过苦难时光的

似乎宗教基本上都在介绍灵魂摆脱苦难的方法,很少介绍身体摆脱苦难的有效方法。这是因为来自身体的苦难是由人类的科技文明解决的。科技文明决定了人类创造身体所需要的物质财富的能力。

科技文明的技术本质就是掌握不同空间结构层次的逻辑事物及逻辑规则。起初,人类认知的是低层次空间结构上的事物及内在的规律,结构比较简单。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始认知较高层次空间结构上的事物及内在的规律,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并没有达到可以真正解决身体苦难的空间层次高度。所以在当前的社会里,并没有出现真正能够摆脱来自身体苦难的方法,人们所采用的仍然是各类宗教提供的方法。

佛教的“发愿”是摆脱苦难的一种方式。修行之人通过“发愿”的形式提升人的格局,从而摆脱因为个人的私欲带来的各种类型的痛苦,比如一个具有崇高信仰的人不会因为个人的财富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痛苦,总是以一种幸福喜悦的状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按照百度百科里的解释,发愿就是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总指发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别指完成净土,以救济众生之心(即誓愿)。盖菩萨所发之愿,有总愿、别愿、净土成佛愿、秽土成佛愿等,种类甚多。

从技术上讲,这种行为就是在大脑逻辑世界里创建空间层次更高的逻辑图像场景,替换或者压制层次低的关于个人欲望的逻辑图像场景,然后用这些高层次逻辑事物的逻辑行为指导个人的物理行为。当然这样的高层次的逻辑图像场景需要客观存在的逻辑世界里的事物进行对应,按照逻辑事物真假的判断原则,只有个人大脑逻辑世界里的逻辑图像在客观世界里存在相应的客观事物图像,这个逻辑事物才是真,否则就是假,是无法实现的个人的妄想。

也就是说,佛教里的菩萨所发之愿有对应的真实存在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佛世界,神创建的逻辑世界,是神世界的摹本世界。

关于这个佛世界,佛在《阿弥陀经》里有描述:

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绒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佛首先介绍了“极乐”名字的来历,豪华壮观的场景,可以提供十万亿佛快乐生活的地方。然后说,对于众生来说,应该发愿,把到极乐世界生活作为人生的目标。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佛所说的极乐世界是人生结束后灵魂生活的世界,但是对于人来说,真正需要直接面对的是身体承受的各种痛苦。也就是说,人类必须创建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类似极乐世界的“人间天堂”,才有可能出现“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社会场景。

从佛描述的极乐世界来看,这是一个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借助科技产品工具的力量,可以轻易地创造出各种财富满足佛国众生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3、天堂与极乐世界的技术本质

天堂与极乐世界是人们向往的场所,但是人们并没有弄清楚它们的技术原理,长期以来,只是作为虚无缥缈的梦想存在于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故事里。

当描述的事物以知识的形式长期存在并流传的时候,按照逻辑的真假判断原则,只有真的逻辑事物才能长久存在,而真的逻辑事物是可以采用科学的方式描述的。

尽管大多数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否认天堂和极乐世界存在的时候并没有提出真正的科学理由,只是因为在他们的大脑逻辑世界里无法采用他们所知的科学知识创建相应的逻辑场景,所以才坚定果断地否认天堂和极乐世界的存在。这些人似乎都认为自己所知的知识基本上就是该领域的顶级知识。这就是巴纳姆效应产生的主观结果,因为这些人的“自我”内容里,基本上是证明自己很有学问的逻辑事物。当然,顶级科学家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类的人在知识达到顶峰的晚年时期,会感叹自己的无知而敬畏宇宙知识的浩渺无边。

科学探索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产品工具,而天堂和极乐世界里的生活模式是人类向往的最终目标,因此,采用科学的方式分析天堂和极乐世界的技术本质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参考和引导意义。

按照柏拉图三个世界理论模型,天堂是神的存在载体生活的现实世界,极乐世界是神创建的逻辑世界,是神的存在载体的摹本生活的世界。很显然,这样的生活场景是人类当前的科技文明无法想象的,人们可以理解神的存在载体生活的“天堂”世界,如同人的身体生活的世界一样,为了身体的需求而产生各种行为活动。而摹本和神的存在载体具有同一性的技术是人类目前无法想象的技术,而采用摹本轮回的模式实现神的存在载体永生的技术更加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

与神类社会的科技相比,人们在《黑客帝国》里想象的科技水平层次太低,人类目前的最大思维能力似乎也无法到达神类科技文明的高度。


在百度百科里,天堂有多种解释,在中国宗教信仰中,如中国文化和民间信仰中,指人死灵魂升天以后居住的地方;在有严格教义体系的道教中,则指人得道成神成仙以后生活的世界。在天启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中指:信奉神的人,好人或正直者死后,其灵魂就要进入到神所居住的空间(天堂),与神在一起,永生不灭,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恶人死后,就要受到神的审判,被打入到地狱中受苦受罪。

在百度百科里,极乐世界的解释只有一种,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国土名,梵名Sukha^vati^ 之意译。音译作苏诃缚帝、须摩提、须阿提。即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西方、西天、安养净土、安养世界、安乐国。自此世间向西而去,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彼方即为极乐净土。关于该净土之情况,在阿弥陀经中有详细之解说,而阿弥陀佛今仍在彼处说法。据无量寿经等所载,往生于该佛土者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五眼六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在心中闻法,供养佛菩萨,即得开悟。然在该净土中,有所谓边地、疑城、胎宫等处,乃为怀疑阿弥陀佛之救度者之往生地。

从百度百科的解释可以看出,天堂和极乐世界是不同的生活场所。

按照递归模式创建三个世界的数学模型,可以根据人类的逻辑形式推测神类社会的逻辑形式。那么极乐世界就类似人类创建的信息世界,天堂世界就类似人类创建的网络世界。网络世界是由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构成的复合世界,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连接是通过物联网来实现的。

由此可见,无论是神世界里的天堂,佛世界里的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六方世界,还是魔世界里的地狱等,都是神采用科技工具创建出来的世界。神话人物使用的法器本质上就是高科技产品工具。

4、在网络空间里创建人间天堂社会

天堂和极乐世界是不同的地方。天堂是神的本体生存生活的场所,极乐世界是神的摹本生存生活的场所。极乐世界是神类社会采用高科技创建的逻辑世界,而天堂是由神的本体所在的现实世界和神创建的逻辑世界共同组成的复合世界。尽管这种技术高出人类当前的技术很多,但是这种逻辑模式可以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创建的网络世界里进行模仿。

也就是说,随着云计算革命的出现,人类社会的模式即将发生重大的改变,会出现三类不同的世界,一类是身体所在的物理世界,另一类是人类创建的信息世界,第三类是由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构成的复合世界。人们的行为活动将发生在这三类不同的世界里。

天堂和极乐世界是人的灵魂的处所,并不是人的身体的处所。身体是人的存在载体,是不可能进入天堂或者极乐世界的。所以人如果希望身体摆脱苦难,就需要通过科技工具在物理世界里创建“人间天堂”。

尽管人类当前的科技文明水平无法创建“极乐世界”,但是目前可以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创建“人间天堂”社会。具体的做法就是,采用云计算技术创建一个类似佛世界结构的信息世界,信息世界的结构与物理世界的行政区划对应,每个行政区划单位在信息世界里有一个独立、完整、封闭、自足的空间,空间里的信息事物是该行政区划单元内物理事物的摹本;通过物联网技术把物理事物与信息摹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事物。这样就可以通过人类创建的信息世界来控制管理物理世界。

关于“人间天堂”的社会特征,中国古人在梦想的大同世界里有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马克思主义期待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也有描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解放的实现,人类从支配自己生产和生活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脱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迁,开始自觉创造人类自己历史的真正人的历史。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高度和谐,通过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来实现。”

5、中美在网络世界争夺领导地位的过程将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内在发展规律决定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空间层次结构的产品,不同层次的空间的尺度大小不同,人是最底层空间结构里的构成成员。人类社会的产品形式类似银河系的形式,作为最小构成成员的地球,是无法影响和改变银河系的运行轨迹的,即便是规模更大的太阳系,也不能改变银河系的运行轨迹。同样的道理,个体的人或者力量强大的利益集团,只有顺应人类社会的整体运行轨迹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即便是国家层面的力量也无法改变这种发展趋势,任何逆势而为的局部空间尺度的社会体系,都无法抵抗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的力量。

尽管现代科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人类当前的科技文明层次仍然很低,与前人一样,现在的人们同样会盲目地认为拥有了可以改变人类发展历史的力量,可以自由地设计符合各自利益集团需要的发展方向。正是因为这些称为“阶级”的对立的利益集团的存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在利益对立的双方的博弈过程中发展成长的。

科技文明的层次是出现“阶级”的本质原因,科技文明的层次越高,因为科技工具的力量而形成的利益集团的空间范围就越大,当科技文明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就可以通过科技工具的力量把全世界的劳动者有序地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具有命运共同体特征的利益集团。

云计算革命改变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博弈形式,从物理空间里的博弈变成了在网络空间里的博弈。而这一次的博弈将把人类的科技文明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基本问题将得到科学的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不再依靠对立双方的利益博弈推动,而是在同一个目标蓝图下,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个场景就是中国古人描述的大同世界,也是马克思主义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了对立的利益集团,也就没有了阶级。

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修昔底德陷阱是人们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代表利益对立的阶级只有通过激烈的博弈才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更高的层次。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利益对立的两大代表是中国和美国,中国是新崛起的大国,强调共同富裕,创建具有命运共同体特征的大同世界,美国是现存的大国,强调私人财产的个人所有权,特别是生产工具的私人所有权,创建由私人控制生产工具为主体的自由世界。

从时间上看,这次博弈发生在云计算革命出现的时代,所以修昔底德陷阱里的战争已经不是传统的物理空间里的战争,而是发生在网络空间里的战争。战争的目的不是争夺物理空间里的物质资源,而是争夺网络空间里信息资源的主导权,以便重新建立物理世界里的物质资源的配置模式。

这场战争的主战场是信息世界的科技产品工具的创新能力,而不是物理世界的物质产品工具的创新能力。尽管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物质武器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当前的世界里,大国之间的物质武器即便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在毁灭人类的生存能力方面没有本质区别。所以从人性上讲,没有人愿意在毁灭对方的同时也毁灭自己。

这次的战争将是人类以物理空间里的物理行为为主体的最后一战,之后的主战场将进入到信息空间,所以这次的战争意义非常重大,决定了人类未来社会的形态和走向。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无法回避、必须要正面应对的战争。而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成就伟大事业的机会。

6、大量独立的土地区块连接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是创建“极乐世界”的基本条件

从技术原理上讲,天堂社会与极乐世界是有区别的。天堂社会是神生存生活的社会,是由两个不同逻辑类型的世界形成的复合世界,一个是神的载体生存的现实世界,一个是神创建的用来控制管理现实世界的逻辑世界。而极乐世界只是神创建的逻辑世界。

在神生存的现实世界里,土地按照行政区划规则进行划分和管理,但是这些土地本身并没有技术意义上的边界标志。佛世界是这些按照行政区划划分的土地创建的逻辑土地,存在技术意义上的边界划分标志。也就是说,佛世界是由大量封闭独立的空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类似人类观察发现的宇宙存在形式一样,大量的星球聚集在一起。


土地是事物存在的载体,也是事物逻辑行为发生的场所。佛世界之所以成为了极乐世界,是因为佛土的特殊存在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为十万亿佛提供了生存生活场所,也为每个佛土区块的管理者提供了实现“所发宏愿”的场所。

关于佛土和管理者,佛在《阿弥陀经》里有描述: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门+众)裨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告诉舍利弗说,佛的数量相当于恒河沙的数量,分布在三千大千世界里,都有自己的国。然后列举了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世界里的一些级别很高的佛的名字。不过佛在这里没有提东方世界的管理者。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

佛告知这些佛国管理者名字的目的是增强善男子、善女子的信心,这些佛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幻的,进而相信佛所说的这些人世间难以置信的方法。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悉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对于人来说,来自身体的苦难是最直接的,所以在佛所说的方法里,人们最容易理解和相信的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所以佛在《阿弥陀经》里只介绍其它各方世界的佛,因为这些佛的方法可以消除众生更高层次的苦难。

按照百度百科里的解释,东方琉璃世界是药师佛的净土,药师佛即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简称,据佛经记载,药师琉璃光佛手持药钵,医治一切众生之病源---无明痼疾,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条就是“除一切众生病,令身心得安乐。”

很明显,不同空间层次佛国的管理者发的愿是不同的,这是由佛国的功能特色的差异性以及管理者的专业特色差异性决定的,比如药师佛的一条愿是“除一切众生病,令身心得安乐”,目标内容很具体,属于“术”层面的方法,对实施者的个人能力要求不高,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而观音菩萨愿里的“南无降邪魔除妖怪 观音如来 能除危险愿”则比较抽象,属于“法”层面的方法,对实施者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学习起来难度很大。

土地是实现愿的场所,所以发愿者必须有自己的土地。比如尽管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辅弼,但是也有自己的道场。

由此可见,成就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需要拥有自己的“土地”。没有“土地”承载的任何宏伟蓝图目标都是虚幻的妄想。

佛所说的六方世界并不是对三千大千世界进行的方位划分,而是根据大千世界里事物的功能类型创建的逻辑映射世界,比如东方琉璃世界是聚集了大千世界里所有与治病有关的事物的世界,与人世界一样,是一个逻辑映射的功能产品聚集的世界。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和东方琉璃世界的功能是不同的。

7、如何通过EM258信息土地实现类似佛教发愿的梦想

在佛世界里,发愿的都是拥有佛土的佛。他们在所管理的佛土上创建功能平台或生活场所,通过宣传介绍吸引众生前来使用或居住,来的众生越多,佛的成就越大。

这种情形或许现在的人很难理解,佛付出劳动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成果,居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众生来享受。其实马克思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场景时也说,劳动是一种享受。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从提出来的时候开始,就一直遭到了人们的攻击和嘲笑,因为人们并不知道真正决定社会财富数量的是科技文明的层次,而不是个体人的道德境界。所以当人类的科技文明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人们就会赞叹马克思的伟大。

事实上,人类现在的财富大多数上是通过科技工具的力量创造出来的,人自身的劳动能力所创造的财富数量所占的比例已经很少,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自身劳动能力创造的财富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人类的财富基本上是由科技工具创造出来的。当人们不再为物质财富担忧的时候,劳动就成了一种享受,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更好的平台或者生活场所,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或者生活。

很显然,如果想实现这个愿望,就需要拥有自己的土地。拥有土地并不一定是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也同样可以实现这样的愿望。

对于人类来说,物理土地所有权的分配结构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状态,这种基于物理土地所有权的分配结构就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拥有物理土地的方式创建服务大众的高质量平台场所,似乎相当困难。这是因为随着人类数量的增长,在物理土地数量固定的情况下,人们获得物理土地区块的机会越来越小。

信息土地是人类采用科技工具创建的逻辑世界里的事物,是物理土地的信息摹本,同样是人们工作劳动的场所。事实上,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在信息土地上工作劳动的人,比如软件人员、电子商务人员等。


EM258信息世界是采用颠覆性的云计算技术创建的类似佛世界结构的逻辑世界,是按照行政区划创建的物理世界的摹本,每个物理行政区划单元将在信息世界里形成一个独立、封闭、自足的空间,这些空间按照物理土地行政区划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命运共同体特征的整体世界。

中国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佛教所说的“发愿”本质上就是有能力的佛描绘的“兼善天下”的目标蓝图。

几乎每个人都渴望能够象佛那样发愿,通过帮助更多的人来减轻自己人生的苦难。但是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条件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实现“愿心”的场所,也就是佛教里所说的“道场”,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土地”。比如马云的心愿很宏大,因为他有一个很大的平台,比如淘宝网等,可以帮助大量的店主赚钱。这些店主就是众生,马云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介绍平台的功能,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平台。对于马云来说,并不考虑自己赚钱的数量,而是考虑如何提供更好的产品,吸引更多的人来他创建的信息世界里工作生活。

当前的网站平台基本上只有一块信息土地,因此只能解决一个管理团队的“发愿”行为,因此对于其他有“愿心”的人来说,只能通过创建新的独立的网站平台来实现自己的“愿心”,于是在信息空间里就出现了大量无序分布的、孤立的小规模信息土地,采用自由市场竞争模式争夺“众生”资源。

EM258信息世界里的信息土地是按照物理世界里的行政区划模式创建的物理土地的摹本,在知识层面与物理土地具有同一性特征。尽管当前的科技水平无法真正实现物理世界的母本和信息世界的摹本的同一性,但是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摹本对母本的管理和控制。也就是说,尽管不能获得物理土地,但是可以用所管理的信息土地实现“发愿”的效果。

在人生的过程里,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的技术本质就是大脑逻辑世界里创建的渴望得到的由逻辑事物形成的逻辑图像场景。梦想能否实现,首先需要对形成逻辑图像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如果所有逻辑事物的变化过程是连续的、平滑的,并且初始的逻辑事物存在对应的物理事物,那么从逻辑推演上讲,这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可以把逻辑世界里的逻辑图像变成物理世界里的物理图像。如果发现逻辑过程出现无法越过的断层,就需要分析是否存在创新的科技产品连接断层,如果存在,就说明这个梦想是可以通过创新实现的,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连接产品,那么这个梦想就不可能变成物理世界里的物理图像,只能是只有自己知道的“妄想”。

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身体的物理逻辑行为是由大脑逻辑事物的信息逻辑行为控制驱动的,信息指令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的。由此可见,梦想的格局决定了人生事业的格局。梦想越小,空间范围就越小,细节就越多,越容易被别人理解,人生的成就也就越小;梦想越大,空间范围就越大,细节就越少,别人理解起来就越难,人生的成就也就越大。没有财富基础的那些赚大钱的人大多数都是梦想格局很大的人,也是很会讲故事的人,这些人在刚开始讲自己的梦想故事的时候,很容易被那些理智现实的人贴上“骗子”的标签,比如马云、牟其中等。

只有格局很高的梦想才能达到佛教所说的发愿高度,才能出现佛教修行的效果,获得的个人成就也是很高的。比如马云的梦想并不是追求个人的财富数量,而是建造一个平台,帮助全世界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当这个梦想实现的时候,马云自己也成了有很多钱的人。

人如果想模仿佛发愿的形式既能达到修行的效果,又能享受人世间的幸福,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掌握适合云计算新时代发愿的方法,在大脑逻辑世界里创建适合自己能力的逻辑图像,然后通过自己的劳动在所管理的土地上创建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平台或者场所。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每个人内心的基本愿望,但是绝大多数人的这个愿望在大脑逻辑世界里的逻辑图像是模糊的、混乱的,无法引导身体产生清晰明确的物理逻辑行为。大脑逻辑世界是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则创建的科技产品,类似人类利用计算机创建的逻辑世界,所以人们内心的这个愿望也是可以采用科学的方式预先创建的。这个愿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梦想,当格局更大的时候,就是佛教所说的“发愿”。

(1)首先,需要在大脑逻辑世界里创建顶层的目标图像。这些目标图像是抽象的,在当下的物理世界里没有对应的物理图像,属于未来才能出现的场景图像。

目标图像的内容可以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马克思主义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场景内容,第二是中国古人描述的大同世界场景内容,第三宗教描述的关于灵魂处所的场景内容。

创建目标图像的目的是最大化地在“道”层面上提升梦想的格局。为接下来的创建工作提供足够大的发挥空间。

(2)其次,在目标图像的引导下,各层级信息土地区块的管理者开始创建具体的蓝图规划。根据信息土地的特色以及个人的能力特色描绘出可以帮助大多数人获得美好生活的逻辑图像。这是“法”层面的梦想,逻辑事物的变化过程展示了到达梦想场景的具体方法。创建这一层逻辑图像的目的就是为人的行为活动提供具体的路径。

比如村级信息土地的管理者的愿心,就是创建一个物质财富丰富、人与自然和谐,人们生活悠闲轻松的场所,尽可能多的吸引人们到这个场所里工作、生活。

世俗的人在世俗的生活场景里发愿属于新兴事物,目的是为了满足身体和精神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而传统的来自宗教的发愿是解决灵魂在轮回结束后的处所问题。因此发愿的方式也存在不同,传统的发愿是在宗教信仰或者其它信仰的指导下建立的,核心思想是减少和控制对个人欲望的追求,而这个新兴的发愿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技工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世俗欲望需求。

(3)所发的愿越大,服务的大众越多,个人所获得的利益回报就越多。

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由产品的内部技术规则决定的,如同火车、汽车、飞机的运行方式由产品的技术构造规则决定一样。但是似乎绝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这个规律,因此所发之愿的格局很小,基本上是考虑个人利益或者局部集团的利益。

人类社会是具有空间层次结构的金字塔形状的整体事物。人分布在金字塔底层的不同的基本单元空间里,同时也是上层更大逻辑空间的组成成员。受空间的连接结构的约束,基本单元里的人也因为这种约束力的存在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如同在地球重力的约束下,人成了地球不可分割的构成成分一样。

愿的大小是由人的格局的大小决定的,人类社会金字塔的层次越高,需要的结点位置权力代理人的格局就越大,如果格局太小,就会出现“德不配位”的现象。所以发愿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只有在最合适的情形下才能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在云计算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金字塔的层次正在增加,只有站在新的顶层位置,才能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而在新的顶层位置,就需要服务更大范围里的更多的人。而美国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提出“美国优先”的愿心,很显然,这个位置约束了能力的发挥,其国际领导地位也可能会被位于上一层位置的国家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