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沟通具体业务时,王刚总提出他做业务有三个要求:一定要熟悉的行业,第二公司的模式要清晰,第三公司管理要上档次。
谈到某公司时,他特别强调:这个公司每每都是逆势拿地——只要他们一旦开始规模性取地,这波行情几乎就结束了——如今他们又开始规模性取地了。
评论这个公司的管理时,刚总提出了他的困惑:公司的基础非常好,公司的管理制度既齐备、又高大上,公司就是无法获得应该的业绩。
形同虚设的制度和流程
业内有一个很著名公司,决策体制和机制非常完整,先民主后集中。
只是这个公司的老大不是专业出身,多轮民主之后,最终还得要老大集中——最致命的是,老大无法根据参谋们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快速推动决策,决策效率就会低下,这要比X创的几小时决策要慢得多。
刚总就评价:如果最终还只能是老大来“拍”,那还不如最早就拍呢。
向管理要效益
很多公司在运行,但没有真正意义的运营。经济趋冷的时候,运营和管理就非常关键和重要。
公司要确定要什么,确定最基本的优先级,确定什么级次的事情由什么人决定,而不是事无巨细,都要老大来具体过问、具体要求决定。
理念之下,有咱们的金鸿表格来支撑。通过事前预见、事中不断诊断和补充,事后的反思和复盘,形成项目运营中的最关键要点、最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集合,匹配上时间和责任人,就可以在事前织出一张控制网,给最不确定的事情圈个圈,实现性就大大加强。
公司运营不只有方法,还得要有好工具,比如金鸿表格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