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有大用


 房地产税就在眼前

早年间大家都在讨论房地产税的法理依据,如今讨论的则是房地产税何时来,税率是多少、税基如何定等等。

房地产税试点一经启动,必定会影响了大家对于购买、持有物业的成本考量,更有些人会对手中的物业进行相应的处置。

回报不一样

作为生产资料,商办物业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品:只有能够产生回报才是其价值的体现,只关心其好与不好(能产生价值的就是好,不能的就是差),而贵和便宜不重要。

一直以来,商铺的回报相对较高,虽然当年商铺的单价可以卖到住宅的五倍上下,甚至更高;而投资回报率仍然可以达到6%~8%或更高;写字楼一度也有很好的回报。

住宅的投资价值主要在于物业价格的上涨,而如果只是从出租回报来说,多数住宅的回报只能达到商铺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到。

剔除了涨价因素、可能对冲通货膨胀等利好因素,住宅类的物业只赚租金,基本上没什么价值。

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商铺的租售比在稍然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商铺和住宅销售的倒挂——商办的销售价格普遍低于住宅。

房地产税的影响

房地产税的到来,再次严格区分了商办和居住物业。

房地产税的到来,让本就回报不佳的住宅更是雪上加霜,放在家里的多余住宅就没有太多的意义——未来很难再有那么大的升幅。

未来房价大幅上涨只是小概率事件,住宅快速入市、脱手就是上策,判断这也是施行房地产税的初衷之一。

房地产税一经实施,就把公司的运营捡到了前台;有公司运营的支持,商办物业凸显了其自身的价值——那些卖不掉的物业就自动转成自持了。

房地产税的实施,真的是让桥归桥、路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