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彭小兵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人,管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访问学者,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公益慈善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研究、传播经济思想和管理智慧,就公共政策和社会视点发表评论。

城市拆迁:公共利益与博弈


 

    (本文的删减稿已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6月15日,见:http://www.cet.com.cn/20060609/FOCUS/200606093.htm

(一)城市拆迁中的公共利益界定

 

我国民法把公共利益原则作为立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公共利益对房屋拆迁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极为重要。

 

政府征地是动用国家征用权由于城市拆迁的目的是获得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因此,房屋拆迁权的合法性应当遵从土地征用的合法性。在我国,土地征用的合法性在法律上得到了确立,现行《...

Read more

从重庆持续的高温干旱中说起


2007.04.16,初稿

国际上公认的水资源开发比例是40%,超过40%就会给江河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

目前黄河水资源利用已超过60%,海河超过98%,生态状态非常糟糕。那么长江呢?尽管长江的水资源丰富,但长江的水资源开发及其开发程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任何讨论长江的论题,其主题必须首先是保护,其次才是发展。任何有关长江流域的发展,都必须首先给生态留出余地。

确实,长江的生态状况和生物多样性已经非常令人担忧了!来看看长江的河床,来瞧瞧作为长江最重要的支流的嘉陵江。从磁器口看过去,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沙滩裸露,生态非常脆弱,水也就好象马上要断流...

Read more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指导


 浅谈研究生的培养与指导 

 

研究生导师经验交流座谈会

200741初稿,2008110日修改,2011119日再修改

 

核心提示:从伯克利回国后,我对中国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故此对三年前写的这篇博文加以修改。我真诚希望我现在的一些新认识对我的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是有裨益的。就像重庆市的城市建设和民生发展一样,从暂时的离开到回国,短短一年的时间,我惊讶于重庆的发展和变化,我也有感于我的已毕业硕士生的进步和变化,我教会了他们一些道理——学业的、...

Read more

回乡过年杂记


回乡过年杂记

200734初稿

http://web.cenet.org.cn/web/lte/

 

我回来了,回到山城,虽然远离我的家乡,却因在这里呆得也算久了,因此也象回到久别的故地。有些开心,但又感慨良多!这离开的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期间,却经历了一些世事变化,或喜或忧、或酸或甜,心情复杂,一直酝酿着写下点什么,却不知该怎样去述说。虽不想多留下什么痕迹,可也不想就这样让它随风而逝……,从现在起又将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体验,我祈愿也相信它会是幸福的!

 

春运与铁路“不涨价”的争论

 ...

Read more

关于裙带资本主义


    裙带资本主义(Cronycapitalism),美国人创造了这个词,人们把它翻译成中文也非常贴切。当然,从汉语的角度来讲,中国人创造“裙带”(对应英文的Crony)这个名词,可能要比西方国家早得多,关于该词的涵义,演绎至今,也要远比Crony丰富得多。

    汉语中的裙带现象,最初指某人因自己女性亲属的关系而获得官职,后泛指因血亲、姻亲和密友关系而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利益,以及政治领导人对效忠者、追随者给予特别的庇护、提拔和奖赏。英文Crony是指一个集团中的成员,这个集团中...

Read more

(推荐)警惕改革被特殊利益集团引入歧途


警惕改革被特殊利益集团引入歧途
作者:袁剑;文章来源:光明网;发布时间:16/11/2006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鼓励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将采取措施抑制和防范由此衍生“特殊利益集团”,以免其损害公众利益和破坏社会和谐。

关注中国问题的人都会注意到,在中国GDP完美保持27年增长姿态的同时,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发散性的方式开始蔓延。严重的失业、让人气馁的贫富分化、几乎失控的腐败、农民的相对贫困化等等,都在中国经济奇迹的背景上投下了巨大而又黯淡的阴影。

特殊利益集团阴影

虽然这些社会问题在1990年代中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但其不可遏制的顽强性格直到1990年代末期...

Read more

论大学的独立自治学术自由之精神


论大学的独立、自治、学术自由之精神
2006-07-12

一流大学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呢?其中关联因素很多,我们来看看《中国青年报》(2006年7月10日)的一个“内地高考尖子为何选择香港高校”问题的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香港的大学:更加全球化(81.6%)、毕业生求职时更有优势(66.8%)、学术氛围更好(50.9%)、能给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46.1%)、师资力量更雄厚(44.4%)是内地尖子选择香港的五大原因。

这个调查结果应该对中国内地大学有所启发。中国内地很多大学,包括那些重点、一流大学,其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与设备等硬件,可能问题...

Read more

从女博士跳楼身亡看中国青年人的生存状态


从女博士跳楼身亡看中国青年人的生存状态
2006-05-20



最近一些年来经常出现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自杀、他杀或杀他的事件,这可能是中国在1990年代中期以来最为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之一。而那之前,虽不敢说绝无仅有,但事态之严重、频率之高、数量之多至少是少见甚至罕见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跳楼自杀的事件几乎每隔些日子就有听说,大概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了!有人把这类事件归咎于心理问题,因而呼吁加强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心理教育。不错,这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如果仅仅简单地从心理层面去解决,而不去探究并设法消除造成这种年轻知识分子普遍心理现象产生的社会及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