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近日,人民币对卢布交易同步交收机制正式启用,标志着石油人民币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危机十年之间,单一的石油美元体系逐渐落后于全球经济的新趋势,引致了矛盾重重的“三方困局”。
随着当前全球复苏“换挡提速”,这一困局不仅侵蚀石油出口国的经济稳定,抑制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空间,更将加剧全球复苏的转换风险。破解 “三方困局”,关键在于发展石油人民币,进而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计价结算体系。一方面,石油人民币将推动人民币全球支付规模的强劲增长,助力人民币...
作者文章归档:程实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近日,人民币对卢布交易同步交收机制正式启用,标志着石油人民币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危机十年之间,单一的石油美元体系逐渐落后于全球经济的新趋势,引致了矛盾重重的“三方困局”。
随着当前全球复苏“换挡提速”,这一困局不仅侵蚀石油出口国的经济稳定,抑制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空间,更将加剧全球复苏的转换风险。破解 “三方困局”,关键在于发展石油人民币,进而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计价结算体系。一方面,石油人民币将推动人民币全球支付规模的强劲增长,助力人民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走过欲说还休的危机十年,全球经济终于渐次摆脱危机阴影,进入复苏换挡的关键阶段,并有望借助政策搭配的重心转移,实现从“脆弱慢增长”向“稳健快发展”的长期状态转换。2017年10月10日,IMF公布年度经济展望,将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较7月上调0.1个百分点至3.71%。我们认为,复苏换挡是强势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中美经济的双核稳定作用持续显现,科技进步、政策微调、治理改善、信心趋强和微观崛起将有力促进全球经济内生复苏动能的自我修复。
...“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近期,随着央行公布定向降准新政,中国商业银行股价出现强势上涨。我们认为,从宏观层面分析,这一现象不仅仅是政策利好引致的短期行情,更是业务结构升级驱动的估值水平回归。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保持稳健运行,特别是以资管、托管和投行业务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中间业务,取得了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抬升了银行股票的合理市盈率,促进了银行估值潜力的内在改善。这一过程积累了价值反弹动能,在宏观环境的催化下将得到渐次释放。有鉴于此,我们判断,中国银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估值再发现”。短期来看,当前的政策利好将拉动银行股市值,...
今年以来,以美国股市为代表的主要金融市场指数屡创新高,全球金融“波动率下行”似乎成为了阶段性趋势,VIX指数从4月的高点(接近16%)渐次下降,8月底以来更是徘徊在历史低位附近(10%)。
自VIX指数开始编制以来的近30年间,其数值低于10%的情形在今年以前仅出现过10次,而今年截止9月22日却已经出现21次。事实上,之前两轮VIX指数触底徘徊的时段分别为1993年12月底到1994年1月底(1995年全年稳定在略高于10%的水平),以及2006年11月底到1月底,像今年这样VIX指数低位下降并维持在极低水平附近的情况非常罕见(详见附图)。
从历...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在变幻莫测的汇率世界中,强者定调,弱者跟风。从大国崛起的角度看,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也是获取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关键的成长之路,其实质在于建立以自身实力为信用背书的锚,并为其他国家所认可和采用。
但要想成为国际锚货币,或许难免经历“脱锚”和“换锚”的坐标转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正是这一过程的生动体现。十二载风雨兼程,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已到了“脱锚”向“换锚&rdq...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九年前,雷曼兄弟轰然倒下,宣告本轮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浩劫余波至今犹在。九年后,乐观的全球市场和新政乏力的特朗普政府,似乎已经淡忘了历史教训,跃跃欲试地推进着金融监管放松。不仅耶伦和德拉吉在Jackson Hole发出的警告收效甚微,费希尔的提前离去也使特朗普重塑美联储成为可能,新一轮的金融监管风险山雨欲来。
从雷曼事件审视当前局势,我们认为,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流动性的平衡是金融稳定的核心支柱。以修复金融活力、推动经济复苏为旗号的金融监管放松,不仅可能引致深重的危机,更将触发“监管竞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7年,在金融危机十年之际,全球金融风险取代复苏风险,再度成为全球经济的首要挑战。面对这一变局,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做出积极应对,将金融安全从技术层面上升至治国理政的战略层面,确立了“金融稳、经济稳;金融强、经济强”的发展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依靠监管框架的适时调整,也需要基础工具的锐意革新。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提出,当务之急是建立“超级资产负债表”,以全视角、全覆盖、全口径的方式反映金融业运行状况和风险实质。基于国家金融安全视角,我们认为,这一前瞻性变革...
随着人民币汇率围绕均衡水平的双向波动成为一种常态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再加速,美联储加速加息和择时缩表的行动将继续增强紧缩的预期,美联储的鸽派时代或将一去不返。虽然市场对欧洲一体化倒退的担忧暂时缓解,欧元由此迎来一波强势反弹,但欧洲一体化倒退的潘多拉之盒并未真正盖上,鉴于危险系数高得多的意大利、匈牙利和塞浦路斯大选几乎都集中在2018年,欧洲民粹主义今年秋冬有可能再掀高潮,进而使市场预期由松转紧。
烟花易冷,人心易变,浮躁、短视的金融市场更是难有常情。年中之际,回望过去,细思现在,市场的基准预期相较年初已有天壤之别。预期变化最剧烈的是人民币汇率坚挺和美联储的紧缩节奏。年初市场普遍认为...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2005年至今,中美经济对话机制不断升级,经历了从无到有、由低至高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一系列基础性、长期性的重点问题久拖不决,制约了中美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直面这一挑战,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顺应历史任务的演进,强化了对话机制的精准性和务实性,通过着力于贸易再平衡、中美BIT协议、高新技术合作等要点,有望逐步形成全局性的机制突破,进一步释放中美经济的内生吸引力。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虽然短期内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仍将产生负面冲击,但是中美经济合作的中长期前景稳健可期,值得市场保持谨慎乐观。
直面挑战...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值得留恋,但是经济周期的内生演进不会裹足不前。根据周期并存视角,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周期的异动,呈现“短周期回落+长周期企稳+超长周期崛起”的新状态。短期来看,随着上轮政策刺激效果退潮,中国经济的短期表现将有所回落。
长期来看,供给侧改革的红利有望逐步显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渐次上升将推动中国经济的长周期企稳。长短周期交叠之下,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减速增质”将进入白热化阶段,促使宏观政策保持定力,延续“积极财政+中性货币+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