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奎

曾任新华社记者、《了望东方周刊》主笔、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助理、北京和君创业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合伙人。长远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佛为代表)的研修,并深入研究西方心理学及管理学的前沿问题。著有中国首本原创幸福学专著《幸福的六道门》。他以丰富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创见,被有识之士誉为“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德鲁克’”、“最具感召力的企业心灵导师”。

胡奎关于达能与娃哈哈事件的核心观点


  • 本文最早发表于2007年06月28日17:05  人民网-跨国公司频道http://mnc.people.com.cn/GB/73952/83300/86732/index.html

      一、这起事件,是达能违规在先,而不是宗庆后违规在先。达能一再违反了有关同业竞争的基本准则,极大的伤害了娃哈哈的利益和情感,宗庆后以娃哈哈商标搞体外公司,既是迫不得以的,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可以理解的行为。

      二、娃哈哈商标所有权一直是属于娃哈哈集团的,合资企业顶多只是出于双方的&ldq...

Read more

经济观念领域的“拔乱返正”——关于“绿色GDP”的思考


一、政治干扰导致绿色GDP报告无限期推迟

二、绿色GDP呼唤新的经济观

三、回归东方人的经济观

四、经济观念领域的拔乱返正

 

 

政治干扰导致绿色GDP报告无限期推迟

 
  原本应该在今年第一季公布的2005年度中国绿色GDP研究报告,至今生死未卜,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来自有关官员的消息说,由于地方官员的政治施压,研究报告“肯定会无限期推迟发布”。

  中国绿色GDP研究报告由环保总局和统计局联合编撰,首份2004年度报告在去年向社会公布。第二份2005年度报告原本应该在今年第一季公布,但是却一直延宕至今。

...

Read more

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关于绿色GDP与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


一、三个基本问题
  •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发出的著名论断。对于这一论断,人们早已没有疑问和争议了。

       然而,什么是发展?发展到底为了什么?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对于这三个基本问题,我们并没有一下子搞清楚,也一直没有真正搞清楚。与此相应,许多有关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和矛盾,长期以来在理论领域和实践战线困扰着我们的党、政府和人民。

       对此,老人家高瞻远瞩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rdq...

Read more

从拳击到高尔夫——新时代的商道变革


  “以前做生意就象拳击比赛一样粗暴地用蛮力,今天做生意要象打高尔夫一样优雅地使用巧劲”,这是2001年派克兰蒂童装公司董事长罗建凡在接受我的采访时,用的一个比方。我深以为然,所以一直记着。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罗建凡,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然后在华尔街大公司做过四年的软件工程师,按说他在美国有着很好的职业前景。然而,命运的按排使他一不小心回到国内,做起“低智商”的服装批发业,并很快锁定了童装行业。从94年创业,到2001年时,派克兰蒂在国内童装市场的占有率已稳居前三名,而前两名分别是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国际上市公司。所以,我在报道中大胆...

Read more

学《论语》,到底学什么?


   任何经典著作,其开头和结尾往往都蕴藏着统帅全篇的深义。所以,对开篇文句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第一句话理解错了,后面的理解恐怕都会受影响。这正如写毛笔字,起笔没起好,整个字都会难看。所以,学习《论语》,应该从对开篇第一句的正确的理解开始。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在这里,人们通常容易犯一个错误,即把学习的对象理解为知识,这就要了命。大家可以稍微想想,现在的中国也好,世界好,知识已极大丰富,有知识的人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知识丰富和高学历的人,却走向了违法...

Read more

“社会企业家”吴士宏能为困境中TCL带去什么?


社会企业家吴士宏能为困境中TCL带去什么?

(根据本人在第117期奇正管理俱乐部周例会上的发言整理)

胡奎

 

   被誉为打工女皇的吴士宏,在离开TCL五年后,近日再次重返TCL,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然而,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对待。吴士宏此次为何要吃回头草?她图的是什么?TCL图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一要从吴士宏与众不同的思维、眼光和境界去考量;二要分析TCL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以及李东升...

Read more

寻找“朱德”式的企业家


  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改编后不久,八路军要通过国统区到抗日前线,成千上万的国民党官兵涌挤在道路两旁,想目睹一下如雷贯耳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风采。

  然而,在数小时热切的观望中,想象中的朱德却迟迟没有露面,国民党官兵们只看到的只是清一色灰土军装的八路军战士们队列整齐地从他们身前昂首阔步地前进,却始终没有发现朱德的高大身影。

  他们好不容易从八路军队列中看到了一匹高头大马,然而骑在马背上的却是一个年轻的伤病员,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朱德吗?惊讶困惑的国民党官兵禁不住纷纷问道。哈哈哈哈!昂首行进的八路军士兵大笑着告诉他们:他怎...

Read more

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国企业家”?——评《中国企业家》杂志


近日翻看了5月份的两期《中国企业家》杂志,有关万科的封面文章,其文笔超出我预期。多数文章都反映出记者和编辑是肯下功夫的。但这种表扬性的话不是我这里要说的。我想就这两期杂志的阅读感受谈谈它的缺陷与不足。

一、             生意味很浓,生活味太淡

 

“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我一直很欣赏这句口号。但整体看,中国企业家杂志对“生活”主题的关照和发掘不够,有些苍白无力。

在我看来,就多数而言,企业家...

Read more

从竞争力到共生力——谈谈新的企业观


  一、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基本问题:企业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一般人都理所当然的回答:企业的目标就是赢利,赢钱嘛!这难道还有疑问吗?

  但是,还有一种回答我们其实都并不陌生、但却常常有意无意忽略:企业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服务来满足客户和社会的需要。

  这两个答案看上去都无可置疑。但正是在这一个价值基本点上如何取舍的差异,决定了不同企业最终的命运走向。

  世间万法皆空,但因果律不空,凡事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律就是“道”。做事顺因求果,就是依“道”行事。否则,因果巅倒,其乱必生。...

Read more

中国只能成为“体力国家”吗?


  一、韩国记者眼里的“中国制造”

  《“体力国家”中国,“脑力国家”韩国》,这是9日韩国《朝鲜日报》经济部部长朴正薰在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今天的《参考消息》8版转摘了这篇文章。

  根据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的分类,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是“体力国家”,一是“脑力国家”。前者指靠制造业过日子的国家,后者指靠研发、设计、营销谋求发展的知识型国家。

  朴文认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成就了完美的“体力国家”模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