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志宝

主要工作经历在于人才招聘、用工风险控制、员工关系、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设计,对企业文化建设和组织建设有持久的思考,致力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和战略化,超越日本式的长期雇佣和年功序列,超越美国式的弹性、自由和个性,试图找回中国员工的创新意识、组织归属感和集体精神,也希望自己对HR的专注能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咨询顾问积累知识和经验。

劳动合同管理——老油田里的新油井(一)


劳动合同管理——老油田里的新油井

    劳动合同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人力资源仍然停留在人事和行政管理的年代,就已经有劳动合同、聘用协议和其他形式的劳动协议了。但在那个阶段甚至一直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所谓的劳动合同管理也不过是:从劳动部门领取统一的劳动合同文本——与试用合格人员签订劳动合同——鉴定劳动合同——合同存档,这样一个流程而已。可以说,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里,劳动合同管理就是一个老油田,没什么新发现,一切就是例行公事而已。

&nb...

Read more

你更应该感谢防火者还是救火者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谢克海说:“我们部门有明确的‘人才素质模式.它包括3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经验,三是能力。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商务知识、市场知识;经验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经验、项目经验、领导经验、跨文化经验;能力指4大方面的能力,一是推动能力,二是专注能力,三是影响能力,四是指导能力。”

  “真正的人力资源经理,应该从琐碎的具体事宜,转向宏观战略上的管理,竭力使HR部门从过去资源消耗的行政官僚部门,变成经营人才资本的增值部门。”马志坚介绍,将人力资源部门经营得十分完善的企业,一般会将程序型工作外包出去,...

Read more

日本商业文化谈


  日本的商业规范很正式,规定得很好。使用名字开玩笑是许多美国人的做法,在日本则被认为不恰当。即使交换名片,在日本也是很正式的:被看成一种仪式。名片被看成一个人的象征,交换名片象征两个商业伙伴间的新关系的建立。以下是关于恰当地交换名片的某些准则:

  1、随时带着你的名片,以便在遇到人的时候能立刻拿出来,而不必四处乱摸。

  2、站着用两只手递出你的名片。

  3、拿着你的名片有字的一面对着接受者,确保你的名字及你公司的名字被清晰地读出。

  4、到访的一方应首先给出名片。

  5、用双手接受新朋友的名片,立即浏览主要信息。

  6、在交谈的过程中,尝...

Read more

政府——你的范围有多广


  
  一、从商务局机构设置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鱼缸困境”

  秦皇岛市商务局位于海港区友谊路78号,在稍早几年的地图上,这个位置标注的是“省外经贸委”。这是一幢典型的海滨建筑,红墙红顶与碧海蓝天相称,小巧而不乏气派。走进楼里,迎面“您给集体一份荣誉,集体给您一份回报”的激励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国家机关的严肃,而是单位内部的某种工作风貌和精神气质。

  我暂时在局办公室实习,一次送报纸的经历让我对商务局的机构设置有了大概的了解。我抱着一大摞分别写着“阎局、汤局、李局、薛书记、&helli...

Read more

告诉我你需要什么


  有三个领导,我想一一道来。

  第一个是卫部长,作为一个有十几年国企党务工作经验的资深领导,他现在是总务部副部长。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咨询别人建议的民主作风。他总是喜欢用更多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意图和吩咐给下属的工作,作为他的下属,大家对此有苦难言。由于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咨询和解释上,卫部长常常不知道他应该让下属怎么办。他能做到凡事请示,所以他的下属也很难放开手脚。

  第二个是黄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同样有近20年的工作经验,四十不惑正值壮年。黄部长待人不偏不倚,口碑极佳,而且事业心很强,极力想为公司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对下属很关心,工作上要求也很严,他从来不批...

Read more

浅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意识


 (为了让我的朋友们未发表的文章能够实现价值,我特设专栏陆续将他们的文章介绍给大家。由于未发表所以无法转载,只能选择原创,故在此首先介绍一下作者。本文作者王金妮,山西长治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0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政治与中国共产党。)

摘要:当前,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或重或轻、或多或少地存在社会责任感的淡化、职业定位的主观性、择业观的趋同性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为此,教育工作者要通过职业道德的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链的建立以及教育氛围的营造等有效途径有计划、多层次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
...

Read more

对职业生涯的巨大恐惧


  上周末领导出差,将持续一周,本周我将在没有请示、没有汇报、没有指导也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开始工作。今天是周一,我意识到了自己情感的低落。

  领导临走前给我的任务很明确,我可以自己掌握时间,今天情绪不好,我不想强迫自己工作,想好好反思一下我初入职场的这四个月。

  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来说,需要吸纳更多的年轻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新公司是我的幸运。入职四个多月,人力资源部的工作给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切都不成熟,制度不尽完善,HR新的工作领域尚未开发,部长愿意听取建议,这一切使我如鱼得水。从招聘到合同管理到职称评定再到员工关系、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由浅及深,HR各大...

Read more

生命的现实与梦想



  对于喜欢的东西,我们或许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最终没有善待它或选择它,那都是我们错过的美丽风景。回首身后,我感觉自己错过了很多不想再错过了,同时感觉到了自己的时间和机会飞逝的速度,于是在大学里最后的时光我开始了真我的追求。

  我不排斥世俗,只是更喜欢理想、感性和平静。文字就是我的情感寄托,是容我思想纵横的天地。我愿像农民那样,辛勤地耕耘我的心田,种植我的希望,培育我的情趣,收获我的理想。

  这个世界很多人的信仰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利益为先,但这决不是我的信仰。我不逃避利益,我敢于面对现实的残酷,但生命的道路不是唯一的,你有你的选择,我也有自己的归途—&md...

Read more

中国崛起怎样赢得世界的尊重


  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宣传口号的中国政府逐渐接受了“中国崛起”的评论,温家宝总理用“和平崛起”的概念来阐述中国的官方立场表明中国政府对“崛起”的谨慎以及面对舆论所表现出的理智与清醒。实际上,政府高层非常清楚,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必将坎坷曲折而又充满了很大的变数。本文将从国际环境、地缘因素、国内形势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和平崛起的艰难。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 国际环境 地缘因素 国内形势

  大国崛起在西方传统的意识里始终被认为是对世界的巨大威...

Read more

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国家本质、国家职能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对于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愈演愈烈,《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80余岁高龄的老一辈中共党员谢韬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模式与中国的前途》(下文简称《前途》)一文,在理论界引起了重大震荡,对于谁是修正主义者,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人们突然变得无以言对。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是修正主义者?如此震撼的问题竟然在谢韬先生的文章中给出了更为震撼的肯定答复。谢老194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社会学系,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胡风的朋友和助手,建国后遭受过不少打击,无论他是否因此而对毛泽东抱有成见,但《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