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上周在纷繁的地缘政治、经济数据、央行政策和企业消息的轮番轰炸下,风险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美元汇率近期大幅上升,阿根廷央行需要将利率抬升到40%来制止资金的涌出。美国联储如预期没有政策举动,非农就业数据依然强劲不过较之前几个月有所回落。欧洲增长明显放缓,通胀不兴,市场下调了对欧洲退出QE的预期,欧元跌至今年最低位。美方叫价过高,中美贸易谈判未能取得重大突破。以色列披露大量的伊朗核计划文件,美伊核协议掉链机会进一步增加。巴菲特披露增持令苹果股价大升,马斯克不屑分析员提问让特斯拉股价受伤。上周市场有三条主线,美元升值、央行政策此消彼长和科技股盈利,总体来讲股市动荡,债市美国略弱欧洲...
作者文章归档:陶冬

我拥有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经济学硕士学位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我曾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作出过前瞻性分析和预警。我曾于中国、美国及日本任职,自1994年起长驻香港。
特朗普救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敌意,有目共睹。从他在竞选言论,到推特留言,再到政策宣示,遏制中国、打击中国的意图跃然纸上。他对钢铝产品课征,还是一个全球政策,还可以勉强扯上国家安全,对500亿美元中国科技产品征税,则绝对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扼杀中国的产业升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及至禁止美国电子元件和系统售卖给某家中国手机公司,令该企业“立即进入休克状态”,手法之利索堪称“一剑封喉”。
美国对中国政策,其实在奥巴马第二任已经静悄悄地出现了巨大变化,从通过出让市场来换取中国进入市场经济轨道,转变为军事...
中国经济政策重心正在转向
中共十九大落幕未几,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战略性框架便浮出了水面。在稳中求进的前提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去杠杆防范金融系统风险、精准脱贫和改善生态环境乃是未来五年的三大政策主题。
从政策策略上看,这是中国经济的一次重大转变,其意义十分深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政策的着墨点始终放在GDP增长上,高速增长既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也是长时间政策的目标。中国的高速增长期前后分成两段,第一段靠出口带动,建立经济特区和加入WTO是标志性事件,第二期靠房地产拉动,银行改革和强力货币扩张乃两大动力。
然而,劳工成本大幅攀升,全球化逆转,出口机器已经无法维持持续高速的增长了。...
回归后香港经济哪里出错了?
朋友寄来一张很有趣的电子中国地图,上面标有香港和十余个内地城市,每个城市有一个小视窗,视窗里动态地演示着该城市交通网络的变迁,从九十年代开始直至今日。这二十年中,香港的城市布局与道路交通网没有什么变化,内地城市却全部出现了一次飞跃式的发展,不仅北京、上海、深圳如此,郑州、重庆、西安也一样。
交通网络建设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唯一指标,不过这张地图却直观地、清晰地反映出香港与内地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此消彼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香港经济错失了中国经济腾飞所带来的黄金窗口期、转型期。
回归后的香港经济并非一无是处,金融业更是一枝盛开的奇葩,香港金融在过去二十年完成了从地区金融中心向...
年中看世界经济大局
“La République en marche”(前进,共和国),前进党的马克隆力斩极端政客、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于马下,成为新一任法国总统,法兰西没有爆出黑天鹅事件。美国总统怒炒FBI局长,国会山大哗,白宫在解释原因上前言不对后语,特朗普再次显示出制造负面新闻的天份,一场水门事件式调查可能在所难免。
2017年上半场临近中场,扰动人心的政治黑天鹅事件事件没有发生,不过从“科米门”,到英国脱欧的巨额罚款,再到一系列恐怖袭击,世界并不太平。这段时间里,美国劳工市场强势复苏,中国GDP增长反弹,不过最有趣的故事来自欧洲...
人民银行缩表了,你怎么办?
春雨润无声,大自然的起承转合来得柔和、低调,但是其背后所昭示的节气变更、周期轮回,却又是毋庸置疑的,无可逆转的。
货币环境的起承转合,其实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今年二、三月份一举收缩了1.1万亿元,降幅达到3%。这是继去年十一月来央行第二次缩减资产负债表,从银行体系内抽取资金流动性。再上一次大规模缩减流动性(不计节日后回笼资金),则是两届政府之前的事情了。
美国联储谈了三年的加息,结果中国的市场利率上扬得比美国的市场利率更多。美国联储开始谈论缩表了,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出声,结果却已经做了出来。美国央行光说不做,中国央行只做不说,倒是货币政策上一道奇特...
这两个政策定调将终结中国房地产历史
陶冬先生从目前最热的房地产话题谈起,基于流动性视角理性分析了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周期,并认为在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展望中,我国经济已经企稳,拉动经济靠PPP、Property及PPI这三个P字,在三个P的共同作用下2017年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可能明显快过政府目标,但仍要注意调动民营投资的积极性及国企改革的未来走势。本期报告由巴曙松教授和陶冬博士共同整理。
首先从目前最热的房地产话题谈起。“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若干年后历史学家回过头来看,会指出这句话是本轮房地产市场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句话的历史意义在于颠覆了过去两届政府的政策逻辑。这些年房地产都被当作支...
2017年世界经济,记住这十个日子
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
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胜出,是2016年国际政治领域最大的黑天鹅事件,特朗普的政策当属2017年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美国股市叠创新高,市场对特朗普新政的期待甚高。在经济政策上,特朗普新政聚焦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税,估计3-4月可以见到特朗普财政计划的细节,他如何找到足够多的资金来填补预料每年超过1万亿美元的财政敞口仍是未知数,而此对美元走势、美国债市、联储政策、全球资金流向均至关重要。同时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的取态,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贸易也极其重要。
2017年3月法国总统选举
上次法国中间偏左与偏右两大主流政党联手,才绞杀了国民阵线的选举胜...
经济企稳,改革还远吗——2017中国经济展望
本文作者陶冬,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2016年的中国金融市场,始于一场股灾,终于一场债灾,间中人民币汇率还有几次颇大的波动,人民币利率在第四季度开始攀升。不能不说,这是意外横生的一年。
意外,顾名思义就是意料之外的事件,其实有其内在规律。当政策绷得太紧之时,当投机过于炽热之时,当估值大幅偏离基本面之时,往往一个小的事件可以触发资产价格的极端波动。此时此刻,中国经济和市场便处在这样的环境中,2017年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
与2016年相比,中国还有几个重要的新特征。
第一,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换届之年。中国领导...
中国陷入不止是流动性陷阱,更是改革陷阱
某上市的大型建筑机械公司,在通向办公室大厦的道路两旁堆满了机器,因为仓库里早已堆满了。今年第一季度,银行大力发放贷款,三月份订单数量有明显的改善,公司加大了生产的力度,以为企业盈利会大幅改善。然而,民间企业的订单根本没有出现,不少地方政府下了单子却不来提取。其实今年第一季度的贷款力度,可以与当年“四万亿”刺激政策时媲美,但是对经济的提升却只维持了大约一个月。这次政府登高一呼,企业投资却没有跟上。
反腐败和降薪之下,政府人员中怠政的多做事的少,工程启动不利,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不少仍躺在理财产品上收利息。至于民间资本,工资飙升、营商环境恶化、产能过剩、国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