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力丹

陈力丹,男,1951年2月生,江苏通州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

喜闻《假若明天来临》播出全剧


    看到汤唯广告被禁播的消息,官方的解释是“对事不对人”,不明白这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关心的是“有人”指示,其法律依据是什么法?20年前,这类事情不断,20年来,这类事情还是不断,历史不断重演,什么时候能结束这类事情没有法治的管理局面呢?我企盼着。

                  喜闻《假若明天来临》播出全剧(1989年)*

            ...

Read more

自由的心灵——五四的文化精神


 

这篇文章写于1989年五四70周年,没有发表。19年后拿出来,仍然没有过时,这说明了什么?

           自由的心灵——五四的文化精神*

                      陈力丹

 

  近几年每逢五四,科学与民主这两个口号出现的频率会突然陡升,五四一过,一切照常。科学只是在力量的意义上被敬畏,而民主又只被理解为政治工具。尽管如此,这两个口号一年能被重复...

Read more

感受人对生,对美的顽强渴望


感受人对生,对美的顽强渴望

    这次抗震救灾的图片报道很充分,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抢救的场面、悲恸的场面太多了。我们还需要人们对生,对生的美好的追求。所以,当我看到《北京晚报》5月22日16版“绵竹五事”照片中的第一张,即从地震逃生的女中学生吴金莉,面对废墟上尚存的衣柜镜子梳妆,油然感受到一种人对生,对美的顽强渴望。这,再强烈的地震也无法泯灭。这种美好,需要记者找寻,北晚的记者张风找到了。

             &n...

Read more

时刻牢记共产党是人民的公仆——读王兆山《江城子•


              时刻牢记共产党是人民的公仆

——读王兆山《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所想到的

陈力丹  黄伟

    四川大地震发生已经一月有余。面对巨大的灾难,我国媒体以开放姿态进行了及时、透明的播报,使得国人在悲恸中迅速动员起来,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有外报评论说,“四川地震使得中国民族精神重新展现。在被商业大潮冲击了数十年之后,中国人再次感觉到了生命之脆弱和人的价值之重要。全球在关注中国,国际社会得到一...

Read more

陈力丹、王辰瑶著《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出版


   陈力丹、王辰瑶著《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294千字。这是为大学本科一二年准备的新教材,字数比原来的大大减少,出于对读者群的考虑,本书力求在不长的篇幅里,做到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语言平实。本书还收录了100张图片,并穿插了一些新闻传播史上的故事与趣闻。材料截至2007年。

 

写在前面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小说《笑面人》中,曾经对历史与未来做过一个富有诗意的比喻: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

Read more

陈力丹著《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8》出版


         陈力丹著《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8》出版 

     这是继2006年出版第一本《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之后,第三次出版个人的年度文章分类汇集。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时间2008年6月,字数412千字,定价35元。主要读者对象:新闻传播学界,以及准备考研的新闻传播学大本毕业生、在读研究生

写在前面

    本书是我《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7》一书的续篇。全书分为十章,收入2007年写的大小文章57篇,展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