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一年,似乎并无太大的事件,只有各种青萍之末的微风时时拂动。时值岁末,这一年让我回想起的不是“大事记”,而是“小事记”。这一年,“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有些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十年前,我曾经引用《万历十五年》开篇这段文字描述2005年的文化领域;十年过去了,能够准确描述2015年文化状况的依然是这段话。回顾这一年,似乎并无太大的事件,只有各种青萍之末...
作者文章归档:王晓渔
回顾这一年,似乎并无太大的事件,只有各种青萍之末的微风时时拂动。时值岁末,这一年让我回想起的不是“大事记”,而是“小事记”。这一年,“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有些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十年前,我曾经引用《万历十五年》开篇这段文字描述2005年的文化领域;十年过去了,能够准确描述2015年文化状况的依然是这段话。回顾这一年,似乎并无太大的事件,只有各种青萍之末...
今年春节,我在新加坡度过。抵达新加坡,我立即想起“美丽新世界”。碧海青天,洁净的街道和清澈的空气(据说印度尼西亚“烧蕉”期间也有雾霾,但那是特例),夜间灯光闪烁的写字楼,无数的立体停车场。每个街区几乎都有学校,组屋和组屋之间有长廊相连,即使烈日灼人、暴雨将至,也不用携带雨伞。“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似乎更适合新加坡国民。
看到这种景象,我有些怀疑乌托邦已经实现,仿佛行走在不真实的空间里。“美丽新世界”,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回到上海,读到作家唐颖发来的小说《和你一起读卡佛》,小说中的两位...
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介绍15世纪以来欧美列强的崛起经验。90年代以降,我们经常被告知列强崛起是因为不择手段,这次则被告知它们的崛起是因为制度建设。《大国崛起》重新接续了80年代的传统,表达了两重含义:第一,中国应向欧美各国学习,尤其是学习制度;第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依然属于第三世界,有待“崛起”。
就在电视片播出之后,世界形势突然发生变化。2007年次贷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欧洲,2008年中国主办奥运会,两厢形成鲜明对照。于是,在一些人心目中“大国崛起”的思路宣告作废:盛世对中国而言不再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