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段拥军

新疆米泉市人,1980年至2000年在兵团222团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爱好哲学政治学研究,曾在《北京社会科学》、《九江师专学报》、《上饶师范学院学报》《中国财富》《资本市场》《杂文月刊》发表文章。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13402368025

时评论改革,忒多局限


  ——改革反思第三回   

                         段拥军

新时期一大文化现象是时评热。由于以小见大、紧跟热点、关注民生、议论时政,时评已成为众多报刊的拳头产品,成为读者报刊阅读的首选内容。说时评家在当下的政治经济讨论中拥有话语霸权,说眼下时评独步天下,丝...

Read more

好心的朋友,请注意反思改革的效果


          ——反思改革第一回

吴敬琏先生说,此番质疑改革的声音,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波,并且称一些老近卫军,试图利用大众对现状的不满,和学者对改革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正当质疑,将人们引导到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而在皇甫平先生看来,时间又到了类似92年那样的关键时刻,应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动摇不得。这些话,在一些反思改革的朋友眼里,简直是夸大敌情、神经过敏,有拿“反对改革”这顶大帽子压人的嫌疑。有经济学家提出“革命”和&...

Read more

国人为什么不喜欢排队


   段拥军

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排队》(《乌鲁木齐晚报》2004年11月3日)这篇短文中,作者周闻写到:中国人不喜欢排队,这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上公共车要抢,上火车要抢,上飞机也要抢。其实国人要抢要挤的还远不止这些,知青回城要挤吧(当然是前几年),买股票要抢吧,进城买户口,出国办签证,上车牌、买楼房,哪一件事不挤不抢按部就班能办成,想的美。旅美华人蔡世新先生分析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认为:一是法律上的,为什么外国人在没有警察的情况下,也不敢闯红灯。他们有一种法律的连续性,养成了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中国一直处于人治的社会状态,至今人们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强;二是历史上的,...

Read more

吴敬琏先生的观点春节前后没有变化


                             段拥军

在年后召开的50人论坛会议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了被许多媒体称之为“改革四大缺陷”的反思意见,主要内容为:一,从经济领域说,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如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制、国家垄断的基本经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由于障碍重...

Read more

张维迎教授的理性言论为什么激起轩然大波?


 上一回,吴敬琏先生关于“穷人”的一句话,引起社会上一片义愤,后来,吴先生的四句话又受到社会的一致欢迎。这一次,张维迎先生的两句话又让人目瞪口呆,引起呼声一片,立马成为网络与平面媒体关注的重点话题。

  读张先生的文章不多,但仅从读到的几篇(如关于“社会规范”一文)看,思想之深邃,观点之令人信服,还是显示出理论创新者的风采。尤其是前段时间张先生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所表现出的自信,比如他说,“一个好的商学院教授的创新观念,是应该经常被企业老总引用,能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影响的观念(大意)”,以及他要求商学院教师...

Read more

穷人反对改革?


  2005年12月12日,吴敬链教授在《财经》杂志2006年年会的主题演讲中引用了两位美国教授的观点:“什么人可能反对改革?一个是既得利益集团,一个是贫困群体。他们可能在反市场体制上结成联盟。打着弥补市场缺陷的口号,大众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会就此改变。”因而招来一片质疑谴责之声。其实,正如天_晓得网友所指出的那样:吴先生引用这段话,“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只有硬着头皮深化改革才有可能逐一化解当下突出社会矛盾的语境下说的。也就是说,只有继续推进真正的市场化改革,才能破解不彻底、不到位的市场化改革所已积累的种...

Read more

问题不是以GDP为中心造成的


               段拥军

在我们的社会中,经常出现一些带倾向性的现象,或者说一些热点现象,潮流似的现象,比如官倒现象、下海现象、炒房现象,比如种粮热、养牛热、炒股热、钢铁投资热等等。由于我们是一个行政权力为主导的社会,行政权力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无处不在,一些宏观现象和社会倾向的产生确与政府的倡导有关。因而我们习惯上,常常把这一类现象的出现,归结为政府特定的目标追求。比如最近,人们就把宏观经济过热、增长方式落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迅猛、宏...

Read more

改革共识——也是一个假问题


              段拥军

  近来经常听到人们说,这是个假问题那是个假问题,真正的问题如何如何。应该说,理论探讨注意真问题与假问题的区别,当是学人方法论上的一大进步。所谓假问题,我的理解就是:就某一现象的产生或原因来说,有这个因素的影响,但主要不是这个因素所至;与这个问题有关,但主要不是这个问题所造成。人们把这个非主要的因素当成主要的因素,非主要的问题当成主要的问题,来讨论和研究,此时所谈论的就是假问题。比如最近,关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