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芦荻秋

芦荻秋

清华修复文科,找回来的不仅是另一半


      1952年的院系调整之后,清华大学在公众认知中变成了“以工科著称”。这些年来,“瘸腿”的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修复文科传统,“找回另一半”。当此百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宣布,计划在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这其中,“文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主管文科的副校长谢维和的话说,“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没有文科是不行的。”(《中国青年报》4月13日)

     ...

Read more

超市那一个个化妆过的馒头


      日前,央视《消费主张》记者在上海采访时发现,华联等超市多年来一直销售染色馒头,馒头标签上标注的白砂糖和维生素C,实际上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防腐剂山梨酸钾和甜味素,根据相关规定,这些添加剂并不适用于发酵食品。更让人担心的是,所谓的玉米馒头,竟然是“回收馒头+着色剂”制成的。(央视《消费主张》4月11日报道)

      看来,超市里那一个个外观漂亮的馒头,却也不免暗藏凶险。防腐剂、甜味素、柠檬黄……这些有着严格使用限制的添加剂,在工人...

Read more

公务活动“外包”是一种隔靴搔痒


       山东省旅游局日前联合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下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委托旅行社办理公务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计划从4月开始在全省推开公务活动委托旅行社办理的新举措。根据通知,山东省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可以将经批准的公务活动的交通、餐饮、住宿、会务、考察等事项委托旅行社办理。(新华社4月11日)

      政府公务活动“外包”旅行社,其目的据说是为了节约公务成本,加强公费支出透明度。有专家甚至认为,这一新政是“治理腐败的良方”。如...

Read more

海婴走了,这个世界好些了吗?


      2011年4月7日凌晨,82岁的老人周海婴走了。世事沧桑,1931年,鲁迅先生写下诗句“知否兴风长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时,“小於菟”海婴不过两岁。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这个童年失怙的孩子,无论是长于乱离,还是遭逢盛世,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无他,作为一个时代文化的、政治的符号,父亲鲁迅的光华无法躲避。

      也因此,周海婴的逝去,再一次让人们想到了鲁迅,也再一次让人们审视我们正在生活着的文化环境。在社会上“...

Read more

“特需豪华病房”疗治的是权力特需


      郑州人民医院新内科病房大楼2008年启用以来,普通病房供不应求,疾病高发期走廊加床是常有的事情,对此,患者怨声载道。然而,与此同时,设在大楼21、22层的特需豪华病房,却宁可长期闲置也不对普通患者开放。其中的豪华套房配备齐全,“装饰的像大酒店一样豪华”,还有专设的秘书房(陪护)。据护士介绍,这里住进的都是大领导,都是长期住。(中国新闻网4月10日)

      常去那些大医院的人,可能对病房加床、走廊加床并不陌生。很多时候,能够找到一...

Read more

严肃点,诸葛亮班上课呢!


      据说是“中国第一”的孔明学院,日前在湖北襄阳学院正式成立了。这个学院内设立了“诸葛亮一班”和“诸葛亮二班”,实行4—6年的弹性学制,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后,学校颁发与其所学及特长相适应的学历证书和孔明学院“诸葛亮班”学历证书。(《武汉晚报》4月7日)

      这个横空出世的“孔明学院”、“诸葛亮班”消息甫出,立即引起网友的调侃和奚落。...

Read more

宣南会馆老街区真的非拆不可?


      梁启超居住过的新会会馆终于不拆了。昨日,北京西城区新闻办郑重表态,根据规划,新会会馆将原址保留。此前有媒体报道的“梁启超故居饮冰室面临拆迁”一事,也被认为是报道失实。西城区新闻办表示,新会会馆只是梁启超的一处暂居之地,并非饮冰室,亦非严格意义上的故居。(《新京报》4月7日报道)

      新会会馆的去留,这些年来一直波澜不断,去年5月,曾有说法称不拆了,已经写在墙上的大大的“拆”字,亦被涂去。这一回,西城区政府明确表示原址保留,或可让关...

Read more

金钱多寡能否成为衡量成败的标尺?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发微博称,培养财富意识是其工作内容之一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轩然大波。多数网民对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不过也有部分网民则认为这是一种激励。(《天府早报》4月6日)

      学生4000万的身价,对于老师而言,可能确实是一种风光和荣耀;可对于大多数芸芸众生来说,不免是一种压力和刺激。人非圣贤,不可能餐风饮露...

Read more

又有驴友被困,不指责行吗


      3日晚7时30分,北京理工大学37名师生、北京科技大学一名大一学生及一名公司职员,在结伴攀登北京房山区猫耳山时迷路被困。接警后,北京警方和消防共派出300多名警力进山搜救。为寻找最后两名被困者,警方首次出动直升机。经过一夜的救援,39人被成功救下。(《新京报》4月5日)

      又有驴友被困,又是动用了数百人进山救援,这一次,甚至还首次出动了直升飞机搜索……我注意到,很多网友又开始指责那些被困的登山爱好者,认为这些人应该为警方此次行动的费用买单。有人甚至将...

Read more

河南庆生陕西追思,公祭也搞争霸赛?


      今年的4月5日是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恰逢清明节。巧的是,陕西河南都在这一天公祭轩辕黄帝。不过,河南新郑的祭祖大典是为黄帝庆生,而陕西黄陵县的公祭则是追思。两边的活动都热热闹闹,明里暗里较劲。这边说,新郑拜祖日子选择黄帝的出生日,本身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活动;那边讲,黄帝陵的祭祀更接近传统,更有祭祀的味道,无论国家还是普通民众,认可度也更高。(《西安晚报》4月5日)

      清明祭祀的传统,延宕千年,源远流长,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意识,要说认同感,确实是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