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华生

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价格双轨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积极推动者。1984年9月在首届全国中青年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因与同伴首次提出放调结合的价格双轨制改革思路并被国务院采纳成名。1985年,以华生为首的研究团队提出建立政资分离的国有出资人体系,竞聘企业经理人,国家按出资分享收益,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改革方案,并推动其后在全国的试点和国资局的设立

中国房地产市场“四大怪”


  “房价比兔子跑得快,进城人口关在外,政府改行把地卖,开发商收钱房子自己不会盖。”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诙谐地以上述诗句囊括了中国房地产的“四大怪”。他认为,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远超中国人平均收入的增长,甚至直追人均收入是我们5倍10倍的发达国家,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怪现象。他说解决高房价问题应当从供需两个方面入手,我国的房地产税收管理存在很大漏洞,而“土地财政”需要予以废除。

  需求管理存重大漏洞

  记者:从今年起,上海市和重庆市已经开展房产税试点,您如何看待税收工具的房地产调控作用?未来如...

Read more

变个税改革多输为多赢的替代方案


  ——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的问题与出路
   自从政府提出提高个税工薪所得一般减除额和税率调整的改革以来,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热议,也出现了各种不同乃至明显极端的利益诉求,这既说明了收入分配改革的难度,同时也说明了个人所得税的调整不能脱离整体税负和税收体制总体改革框架设计。目前提交审议的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及调整部分税率。根据现在网上征求的逾20万反馈意见和媒体上表达出来的“民意”,普遍认为上调标准太低、减税力度不足。那么,是维持草案还是顺应这种要求,再大幅提高工薪所得的一般减除...

Read more

中国改革:做对和做错的


  改革的锐气正在丧失

  意见中国:最近意见中国邀请了秦晖教授做了一次访谈,他是解释了一下他对中国改革的看法,他觉得中国之所以高速发展是因为低人权优势,您怎么看他这个观点?

  华生:我觉得是这样,低人权,你可以这么讲,发展中国家都是低人权,是不是?因为所谓发展中国家,其实就是不发达、落后的一个委婉的称呼。发展中国家权利的保障,包括你的工资福利,经济发展程度都比较低。但是低人权是不是就一定发展呢,那恐怕不一定。因为你从全世界来看,比我们低人权的恐怕也很多,亚洲国家了,非洲国家了,低人权的多的很,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发展呢?这说明低人权本身恐怕还不是优势。它只是说明了一个状态。所...

Read more

中国房地产需求为何失控


  全面向普通自住房倾斜的日韩楼市需求管理

  与我国长期并不区分自住房和投资投机购房,最新的限购令仍对城市户籍人口多少网开一面、只是严格限制外来移居人口购房,而且完全不触动现有多套存量房完全不同,日、韩在城市化过程中一直向移居人口的首套普通安居住房倾斜,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和杠杆严格限制非自住房和高档大户型住宅,同时无论在保障房供给还是商品房市场上,都全力确保小户型自住房的发展,从而保证了在大量人口进入城市特别是大都市圈的社会转型时期,相对稀缺的有限住宅资源能优先满足基本民生的需要。

  如日本政府在人口向中心城市移居的初期阶段,就已经认识到住宅价格,特别是三大都市圈(东京、名...

Read more

楼市呼唤重大制度变革


  随着新国八条要求各地公布今年房价控制目标的期限已到,绝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已陆续公布了自己的调控目标,同时也引起了舆论大哗。媒体上充满了对各地房价控制目标变为预设或容许的房价上涨目标的不满,以及对地方政府囿于利益原因而对真正控制房价不热心不真心的批评指责。舆论界的这些评论,应当说大多都有自己的几分道理,但如果是就事情本身的逻辑而言,我们却不能不说这多少偏离了认识和解决房价问题的正确方向。更进一步说,但凡房价上涨,便归咎于地方政府,问罪于地方政府,也会陷入一种“地方政府责任论”的单一逻辑,或可解气一时,但却于事无补。

  三个挂钩目标常常难以兼容

  公...

Read more

收入分配的七大流行认识误区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国民财富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财产急剧增加。同时,由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速度是如此之快,我国社会不同阶层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也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收入分配问题引起了各方面关注,也摆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不过,贫富差距扩大的关键何在?收入分配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现在的认识并不明晰。许多现在似乎已经形成甚至写进“十二五”规划文件的共识,还可能是偏离问题症结的误导,因此大有澄清之必要。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剖析目前流行的若干主要观点。

  1.收入分配不公和不均是贫富分化的主因。因此,当前抓住收入分配...

Read more

关于解决创业板的三高问题


  央视《财经论剑》创业板篇录制,把问题集中在创业板的三高,即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问题。我把相关问题完整的思考记录于此,遂成此文。

  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节节攀高,风险积聚是否已到极致?这其实还很难说。前一段市场不好,新股纷纷破发。但过一段市场好了,新股高价发行可能还会受到追捧。这样的情况已不是一次出现。中国股市炒小炒新历来就有传统。所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前,我就写文章说过,如果真搞市场化发行,估计新推出的创业板上的微型股,股价可到百倍市盈率的极致(2009年5月27日《中国证券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几个核心问题”)。所以,今天创业板的三高一点也不...

Read more

内需不足源于财富分配失衡


  现在,对于中国经济的真正挑战是有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内需。大家把内需说得那么复杂,就是没有抓住主要的线索和矛盾。

  财富分配比收入分配更失衡

  中国的内需不振,关键在什么地方?马克思早就说过,需求不足都是因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为什么?肯定是因为贫富差距太大,所以才要转变结构,转变中国最失衡的城乡结构。

  表面上看,中国的工业化率已经到了60%,城市化率也到了46.6%。但是,减去1亿多农民工,实际上也就34%左右,大大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城乡结构这么扭曲的时候,服务业肯定发展不起来。

  而城乡贫富差距的扩大,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现在天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