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肖知兴

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

企业家授权的三个阶段


  在战术上,“杯酒释兵权”确实是值得很多企业借鉴的做法,区别在于,宋太祖这样做是避免拥兵自重的大将威胁自己的地位,而在企业里,问题可能还不至于这么严重,更多的往往是为了“削藩”,把创业期间形成的诸侯格局(类似于分封制)变成郡县制的大一统国家。有时候,则是为了解决居功自傲的创业老臣的“骄娇”二气,为新人腾出位置,解决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动力问题。柳传志的着名的“秋后跟您送苹果”的故事,可能更靠近前者,而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48天之后即大刀阔斧推出的“干部轮休学习计划”,可能更靠近…

Read more

游戏的精神


  对于“游戏”不同的态度,是观察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首先,游戏,所谓“game”,在西方的语境中,与之最靠近的是游戏规则,大家都按照一个共同的规则来公平竞争(fairplay),才有所谓的游戏。所以,从运动,到行业,到政治,大家强调的都是游戏规则,必须严格按照游戏规则来做,游戏才有意思,才能一轮一轮地继续“玩”下去。既然是竞争,结果自然也重要,但比起游戏规则来说,结果是第二位的,甚至相当于是为游戏这个目的服务的手段了。所以,如果有人为了达到某种结果而不按游戏规则来玩,触犯规则,为了保护该种游戏的公信力和…

Read more

广播与集体主义


  在国内外旅行的一个最大差别是各种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内播放的广播。欧美国家的机场、飞机、车站、火车、地铁、公车内,无论人多人少,是否高峰期,除了简单的如报站之类的信息,都极少有播放各种文艺节目的广播。各色人等,听音乐的听音乐(用随身听或IPOD听),看书的看书,发呆的发呆,完全由自己决定。哪天耳边突然传来音乐声,则多半是卖艺人的喇叭或现场演奏的音乐,如果凑近去听,最后可能还需要给点钱呢。

  中国的这些公共场所一般是闲不住的。飞机好一些,但在等待的时间放一些轻音乐,也是非常正常的做法。长途公车上,一般都有电视,放一些根据司机的口味选择的港台烂片或者地方戏曲节目,你不看也得看。最热闹的…

Read more

中国企业需要怎样的价值观


  共享型与牺牲型价值观

  建设智慧型组织的第一步是实现精神资源的共享,也就是建立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这里的“共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方面,该核心价值观必须得到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内在认同,也就是英文中的“BUY-IN”,其意思是,不仅仅是员工口头上、在使用正式话语系统时认同,而且是在信仰层面、理性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全方位的认同。

  第二个方面,一种核心价值观,如果想让趋于无限多的成员在趋于无限长的时间内产生趋于无限的内在认同(三个无限),必须是一种博弈论意义上的均衡价值观,必须是一种基于最普世、最恒定、最可复…

Read more

生活中的宗教


  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中的宗教其实就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用则信,没用就不信,完全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什么东西最有用呢?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最有用。按照王学泰先生的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最大秘密就是,中国人真正的崇拜的从来就不是“文圣”,而是“武圣”,是关公。为什么崇拜关公呢?其实就是崇拜关系,崇拜义气,小圈子里朋友之间的义气。但这种世俗的义气其实并不值得这么崇拜。道理很简单,小圈子里的义气的代价或者反面就是剥削圈外的人、掠夺圈外的人、虐待圈外的人。好莱坞电影《完美陌生人》里…

Read more

从批判到建设:管理者的必备功课


  从《管理工作的性质》中抨击管理五功能论,到《战略计划兴亡录》中抨击战略计划论,再到现在抨击MBA教育体系,着名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大力呵护的其实都是真正的商业根本人的首创精神和合作精神。

  中国向西方学习管理的过程,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整体过程一样,也呈现一个从器具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的递进过程。器具层面包括各种分析性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制度层面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等具体管理制度,思想层面则包括价值观、信念和预设,集中体现在领导力、企业文化和社会资本等内容中。西方战略研究的两大派别中,以波特为代表的内容学派因为很大程度上属于器具层面,已逐渐成为中国管理界的常识…

Read more

“人“力资源?


  很多本来形迹可疑的说法在人云亦云之后,大家就习以为常了。如“长城是月球上肉眼所见的唯一人工建筑”这类话,满足的是大众的一种情绪,但经不起仔细推敲。如果要在管理学领域列一个“十大讹传”,“人力资源”这个概念当荣膺首位。

  我也曾经是这个概念的热心拥趸。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公司“人事部”报到,虽然庆幸它不叫老派的“人事保卫处”,但是羡慕更新派的“人力资源部”。员工好像都挺爱听“人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这样的话,我也人云亦…

Read more

中国企业需要什么价值观


  建设智慧型组织的第一步是实现精神资源的共享,也就是建立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这里的“共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方面,该核心价值观必须得到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内在认同,也就是英文中的“BUY-IN”,其意思是,不仅仅是员工口头上、在使用正式话语系统时认同,而且是在信仰层面、理性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全方位的认同。

  第二个方面,一种核心价值观,如果想让趋于无限多的成员在趋于无限长的时间内产生趋于无限的内在认同(三个无限),必须是一种博弈论意义上的均衡价值观,必须是一种基于最普世、最恒定、最可复制的原则的价值观,这个原则就是平…

Read more

蓝海战略如何落地


  《蓝海战略》的第一作者韩国人金伟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个中高手。

  1980年代从密执根大学商学院毕业后,他打破了美国大学一般不从本校博士毕业生中录用教师的规矩,成为密执根大学的商学院的教师。然后,通过从事了几年中规中矩的程序正义方面的组织研究,获得密执根大学的终身教职。这段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一个连带的收获:与他曾经的研究助理Renée Mauborgne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他们后来数十年的顺利合作打下了伏笔。1990年代初,金伟灿加入了正处与上升期的INSEAD。不久之后,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就以每年一两篇的速度稳步推出,开始建立他作为一个管理学者…

Read more

管理者:从批判到建设


  从《管理工作的性质》中抨击管理五功能论,到《战略计划兴亡录》中抨击战略计划论,再到现在抨击MBA教育体系,着名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大力呵护的其实都是真正的商业根本——人的首创精神和合作精神。

  中国向西方学习管理的过程,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整体过程一样,也呈现一个从器具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的递进过程。器具层面包括各种分析性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制度层面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等具体管理制度,思想层面则包括价值观、信念和预设,集中体现在领导力、企业文化和社会资本等内容中。西方战略研究的两大派别中,以波特为代表的内容学派因为很大程度上属于器具层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