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简史--咨询行业的运作机制和前景
管理咨询简史
管理咨询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存在的一项古老的活动,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容。根据《圣经》记载,希伯来人的领袖摩西(公元前1300年)的岳父亚斯罗可称为世界上第一位著名的管理顾问。因为正是根据亚斯罗的建议,摩西运用管理的“例外原则”建立了一个包括十夫长、五…
作者文章归档:闫军

上海社科研究院特约专家顾问
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Insight专家顾问
核心业务分布地区:台湾 香港 广东 福建。
CPC不向企业提供短期的外训服务或无价值的初期咨询或解决方案。-powered by CPC UNION
历史上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
→ 历史上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
1、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
学会告别过去--当品牌竞争跃上新平台 用什么演绎演绎核心价值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市场的竞争是轻量级的,矮子当中挑长子,能让我们轻易成功,如果面对竞争跃上新平台和入世后国际品牌虎狼环伺的新挑战,我们陶醉于过去与眼前的辉煌,并仍然沿袭造就这些辉煌的经验(如缺失的管理能力和流程 也照样实现几十亿销售额),衰败与灾难就不会再遥远。
品牌核心价值之于品牌有如灵魂之于人生。没有灵魂之人不可能有成功的美好人生。
同样一个品牌没有清晰的核心价值是不可能成长为强势大品牌。
品牌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清晰地规划勾勒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并且在以后的十年、二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始终不渝地要坚持这个核心价值。只有在漫长的岁…
知识管理是组织变革的核心--关键在于系统运作机制,以及所演化出的学习、应变、创新能力
→2006-2008 人力资源战略的影响研究:绩效管理应用现状
→2006-2008 人力资源战略的影响研究:绩效管理应用现状
前言:
绩效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90年代传入中国,以其完善的体系、优美的流程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深得管理者们的喜爱,被管理学家誉为管理者的圣杯。然而经过中国企业这几年的实践,绩效管理在中国却犹如一座围城,城外的企业如饥似渴地祈求这幅灵丹妙药,而城内的企业却对药效信心渐失,逐渐对绩效管理有了质疑声,甚至有人列出了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的五宗罪。那么中国企业究竟该不该用绩效管理这副药?
根据对国内众多企业管理现状的研究,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它确实会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管理…
企业家的另类[资本]:咨询散记-人力资源开发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企业家的另类[资本]:咨询散记-人力资源开发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全球一体化、高度整合而又高度竞争的时代。而竞争则主要是针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将来谁能拥有具高度竞争力的各类人才,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先机和主动!
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又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
“第一资源因素”。因此,怎样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任何企事业单位迎接新世纪
挑战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建立学习型团队
一个企业要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保持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其能够持续发展
的最关键因素…
→ 知识员工的管理挑战 -21世纪管理挑战主攻目标
见解: 国人的误解---解度新《劳动合同法》
今天就是07年最后一天,从明天起就正式实施新法。
现在网站上出现最频繁的字眼应该是:劳动合同法。
很多HR和企业老板对它可以说是谈虎色变,有相当一部分人正在为了规避它而辛苦劳作。
根据我们的研究:
&nb…
→ 新经济的50个新热点:技术发展 应用创新的10年
→ 新经济的50个新热点:技术发展 应用创新的10年
10多年来,新经济一直沿着“技术发展”和“应用创新”这两个方向奔跑。 这两个方向可以被看作既分立又统一的一对“双螺旋”——技术发展创造了应用的创新环境,而应用的创新往往很快就会触到技术的极限,进而鞭策技术的进一步演进。 在技术和应用这两条线上都可以… |
→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现状调研研究
→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现状调研研究
2004年时,北大国际MBA和世界顶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光辉国际合作,对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职位的350多名企业高层、中层管理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得出了中国企业的高管对企业领导者、企业文化、激励和绩效评估制度等多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并在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为探讨中国企业高管流失问题提供了一些结论。 被调查者来自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职位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