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海斌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逆周期监管之惑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业和实体经济造成了自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冲击。痛定思痛,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对监管框架和理念做了深层反思,有两个教训成为共识:

  一是货币当局应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的失衡问题。长期以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大多数中央银行认为,央行只应该关注通货膨胀,而对资产泡沫和金融市场失衡普遍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它们过度相信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和修正能力,也低估了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这一观念在金融危机之后已渐渐遭到摈弃。

  二是金融监管对宏观审慎观念的引入。传统银行监管体系着重于对单个银行的监管指标,比如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一版和二…

Read more

解读中国经济数据谜团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一大风险,而对中国经济数据准确性的怀疑更加重了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担忧。最近一段时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经济数据的波动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水泥、钢铁等行业的下滑情况比整体经济下滑更加严重。此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MI数据一直高于数据研究机构Markit公布的PMI数据,有时两者间的差异之大,似乎已很难通过数据抽样和统计方法的不同来合理解释。

  6月22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数据掩盖了经济放缓的严重程度”的文章,称中国捏造的经济数据低估了经济放缓的程度。这篇文章称中国地方政府可能夸大了发电量数据,由此得出…

Read more

2012如何调结构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3月5号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7.5%,这也是2004年以来中国首次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8%以下。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将2012年的通胀目标设定在4%,与去年持平。这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符合市场预期,表明今年的工作重心是稳中求进。

 
  首先要澄清的是,中国政府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通常仅具有象征意义。以十一五时期(2006-2010)为例,十一五规划的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而政府每年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均为8%,但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率达到平均11.2%。 因此,年经济增长目标通常被解读为一个最低目标。以今年为例,大部分经济…

Read more

楼市调控喜忧 地方博弈加剧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中国70个城市房价数据显示,与去年12月相比,今年1月房价下降的城市有48个,而房价环比上升的城市数首次降至零。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5个,而同比涨幅回落的城市达到50个,最高涨幅降至3.9%。

 
  伴随着房价稳步下行的是房地产投资的快速放缓。去年12月的数据显示,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8%(11月为+2.6%),商品房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8.4%(11月为-3.2%),房地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加12.3%(11月为20.1%)。市场的忧虑也因此日益加深:楼市的持续调控会不会导致崩盘?鉴于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在内…

Read more

房价必下跌 崩盘可能性小


  2012年将会是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都比较复杂的一年。就近期而言,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两个:首先,欧债危机迟迟未能解决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实体经济的衰退对出口行业带来负面的冲击;其次,在国内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可能会造成投资和内需增速的大幅减缓,从而增加经济的下行风险。

  欧债危机是2012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12月9日欧盟峰会宣布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支持、对政府债务的支持和进行财政整顿的决心,向最终解决欧债危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市场的担忧仍持续发酵。一方面,欧元区内部各方对于解决政府债务危机的意见并不一致,其内部各方博弈的结果造成其在处理欧债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