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07-06-13 20:02:44]
作为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和首家外资控股的银行,深发展的股改备受瞩目,从一年前被高票否决到上周近乎全票通过,深发展的股改之路告诉我们:即使在一个遍布阴影的市场环境里,仍然找得到营造和谐投资者关系的阳光通道。
6月8日下午5时,深圳发展银行大厦6楼会议室,深发展临时股东大会第二次股改方案的投票结果即将宣布。
董事长法兰克·纽曼在接到打印出来的投票统计数据时,略为迟疑了一下,没有立即宣布结果,而是…
作者文章归档:黄河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07-06-13 20:02:44]
作为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和首家外资控股的银行,深发展的股改备受瞩目,从一年前被高票否决到上周近乎全票通过,深发展的股改之路告诉我们:即使在一个遍布阴影的市场环境里,仍然找得到营造和谐投资者关系的阳光通道。
6月8日下午5时,深圳发展银行大厦6楼会议室,深发展临时股东大会第二次股改方案的投票结果即将宣布。
董事长法兰克·纽曼在接到打印出来的投票统计数据时,略为迟疑了一下,没有立即宣布结果,而是…
作者: 黄河
此刻的宗庆后似乎陷入了自己所设下的一个怪圈: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他渐渐模糊了自己的身份:究竟是做“披着羊皮的狼”,还是“披着狼皮的羊”?
记者手记
在杭州市清泰路30号,娃哈哈集团总部六层的小楼显得低调而平和,与门口保安员近乎倨傲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似乎也是娃哈哈今天的形象:在经历了长达20年的成功后,低调的外表似乎已经无法掩示其内在的“骄傲与野心”。
作为企业的掌舵者,宗庆后的形象…
记者 黄河 张春蔚
61岁的宗庆后,一位曾广受尊敬的企业家,在一个月前突然情绪激昂地与合作伙伴达能翻脸。这一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延伸演绎出“民族品牌存亡”的话题。但隐藏在烟幕后面的,其实是一场经营者向大股东发动的企业控制权争夺战
自称“读着毛泽东著作长大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总经理,61岁的宗庆后,在一个月前发动了一场针对跨国公司达能的“人民战争”。
作者:黄河 来源: 南方周末
[2007-04-18 15:55:42]
在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心目中,任何与人力有关的制造,中国都有着绝对优势。这是比亚迪进入汽车领域的底气所在。他们正致力于将电动汽车的整车成本降至10万元以下
今年4月12日,民营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深圳推出了国内第一款自主品牌的A级两厢车。此时距其宣布进军汽车业已经过去了4年零3个月——当时公布这一消息后,其上市公司股价两天之内“蒸发”了近27亿港元,没有人相信这家靠生产电池起家、全无汽车制造经验的民营企业能够在荆棘遍地的汽车…
作者:黄河 来源: 南方周末
[2007-04-25 13:51:07]
一面是过热的投资,一面是冰冻的消费,中国经济这一奇特的景象被林毅夫比喻为“煎焦的冻鱼”。而在樊纲看来,冷热不均的根源在于“藏富于企”而不是“藏富于民”的经济增长模式
博鳌“秀”
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看上去就像一场“秀”。与以往召开的6届论坛一样,4月21日-22日在海南小镇博鳌举行的这次会…
作者: 黄河 来源: 南方周末
[2007-04-25 13:54:08]
过去一百年的经验证明,(在开放的市场中)每一个人都是赢家,无论是德国、美国,还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有好处。在公司层面会有输有赢,但是我认为所有的亚洲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都会从中印崛起中受益。
——印度塔塔集团执行董事阿兰·罗斯林
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开始我们有点过虑,现在又变得有些过分自信了。五年前刚开放时,大家都叫“狼来了”,三年后这个说法变成了“与狼共舞”,…
作者:黄河 来源: 南方周末
[2007-04-04 16:38:20]
高达319%的净利润增长令深发展在上市银行中独领风骚,也令投资者疑窦丛生。巨额利润增长究竟只是深发展为取悦投资者玩弄的一个数字游戏,还是预示着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银行的诞生?
3月22日上午11时,深发展董事长纽曼出现在深圳发展大厦32楼会议厅,跟他一起出现的是包括新任行长肖遂宁在内的全体管理层。
“不是每一个公司的董事长都有机会报告超过300%的净利润增长,因此我们非常乐意跟大家分享这个机会。”与半年前宣布股改方案未获通过时疲惫的…
■记者手记
倘若以1994年为限,三九的发展正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十年的创业与后十年的并购,而在2004年崩溃之时,正是三九集团“并购十周年”。
在回顾三九集团“十年创业、十年并购”的兴衰过程中,记者脑海里闪现过一系列经历相似的企业名称——长虹、TCL、健力宝……
它们同样诞生于1980年代中期,同样经历了辉煌的创业阶段,并不约而同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了多元化扩张。虽然随后这些企业的命运各…
作者: 南方周末 记者 黄 河
[2007-03-28 16:12:40]
两家大型央企,分别注册于深圳罗湖桥的两头。它们均从1990年代开始大肆扩张,以凌厉之势攻城略地,吞并无数小企业,造就两大“巨人”。但二十多年过去,一个“巨人”颓然倒地,另一个“巨人”却风光无限地去接收它的地盘。
是什么样的神秘原因,毁灭了三九,却成就了华润?
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宣布,已经“初步选定华润集团为三九企业集团资产重组的战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