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赵建

青岛银行经济学家,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闻道智库学术顾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青年学者

金融周期末端与全民财富幻觉


  无论是统计指标,还是现实异象,都在表明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型金融周期的末端。尤其是,周期末端表现出来的泡沫盛宴和投机狂热,让人们产生“一夜暴富”的财富幻觉。但是,当我们细思经过通胀和风险调整后的实际价值,以及账面财富背后的杠杆和流动性结构,就会发现在这个全民财富狂欢时代,在这个大型金融周期的末端,隐藏着非专业人士难以察觉的脆弱性和风险。打破财富幻觉,重塑财务稳健性,需要开启财富管理的专业时代。

  一、金融周期末端的主要表现

  如果用金融资产总量或债务总量/GDP来衡量金融周期的话,很明显这个周期正逼近一个临界点。历史的经验似乎不止一次的说明,无论当时在大类轮动…

Read more

老问题与新周期--银行风险形势及应对举措


 

  一、几个基本判断

  经过5年左右痛苦的风险出清(核销、置换等),我们初步判断以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为主的风险周期可能见顶,在商业银行大批量超配“平台+房地产”广义信贷以增厚分母的情况下,不良率持续攀升的动力正在衰减,但新的风险正在出现。

  金融去杠杆和MPA监管可能正在推动商业银行步入新的风险周期。进一步来说,有如下几个判断:

  1、信用风险压力仍然较大,但有阶段性放缓趋势。从指标来看,去年四个季度的不良率分别为75%、1.75%、1.76%、1.74%,不良率有趋缓降低的趋势。从五级分类来看,损失类和可疑类上升明显,从一季度的0.20%、…

Read more

商业银行如何构建大服务体系:内涵、问题与解决路径


  过去几年,在业务模式容易复制、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提升服务水平、突出服务特色,成为商业银行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策略。当前,在经济下行、利差收窄、跨界竞争、金融深化等多重外部变化冲击下,商业银行服务升级的速度跟不上客户需求升级的速度,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和大资管模式的刺激下,客户资产配置和场景体验意识快速觉醒,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商业银行管理、流程、思想理念和市场感觉,仍然沉浸在过去的业务模式里形成了路径依赖,对服务转型升级造成了很大的阻碍。面向未来,商业银行必须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从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重塑入手,抓住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契机,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