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钟加勇

关注宏观经济和金融理财,试图报道转轨过程中国家或企业在做出关键选择、决策行为时所表现出的合理性及不合理性。大国崛起金融是最后一道鬼门,理财是推动中国民主进程的重要途径。曾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部、商务周刊和中国企业家工作,现为职业传媒人、财经评论员,开富网创始人、《银行界》主编、银联信公关事业部总监。
1999-2003,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
2003-2006,商务周刊杂志高级记者;
2006-2007,中国企业家杂志财经组召集人;
2008至今,《银行界》杂志、开富网总编辑、银联信公共事业部总监。

印象深刻的文章:
1,对2004年那一轮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做了系列准确的报道,包括《中国经济过热大争论》(2003年7月)、《中国经济如何灭火》(2004年5月封面文章)等,体会了走在前面的感觉,也因此受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参与录制了《记者见证2004中国经济》节目;
2,在财经媒体同质化的今天,力图从资金流向和全局的角度进行差异化报道,做了《陈久霖揭秘》(封面文章)和《汇率改变一个世界》(专题)、《2007新金融版图》(专题)等长篇文章;
3,对中国区域经济报道作了深入探索,比如《800里长江商业行记》(特别报道)、《浦东转身》、《海南复苏》(封面文章)、《厦门新世界》(封面文章)等;
4,对中国经济转轨做深入剖析,一系列“重思改革”(后改成“改革论衡”)的专家访谈引起广泛关注,包括《从俄罗斯的不幸中窥探中国国企改革》、《贫富差距源自“权力掠夺”》等;
5,一些备受好评并广为转载的文章让我感受到记者的使命感,比如《让穷人分享中国的gdp》、《铁本再调查》(封面文章)等,后者被《中国领导文库》收录。
6,持续关注银行业,曾写过《招商银行“颠覆式”转型 图谋金融控股集团梦》、《招行老了吗?》、《灾后还债拷问银行风险管理》、《警惕并购贷款山寨化》等,策划执行“城商行跨区经营”、“现金管理战胜金融危机”等银行业内活动。

项目经验:
1,开富网策划创立并运营,理财信息咨询报告和理财产品导购服务;
2,创立《银行界》杂志并运营,整合沟通银行渠道资源;
3,中国首届现金管理行业峰会暨第一本《中国现金管理行业白皮书》;
4,第七届中国银行业年会暨系列银行创新之星系列评奖活动;
5,出版《2011行业授信政策要点通用手册》、《商业银行小微业务竞争力评价》等银行实务丛书;

更多的文章请直接输入“钟加勇”进行搜索。

褪色招商局长


失落的招商局长

  招商局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辉煌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尴尬,在中国告别了一切以GDP为本的时代后,他们又该如何转型

  文/本刊记者 钟加勇

  历史往往会以惊人的相似出现,在那个曾经激动人心的大炼钢铁时代,很多人就此成为伐木英雄,后来,环保重要了,很多人又成为植树英雄。我们无法否认两代人截然相反的努力,他们身处不同的历史背景,没有对错,只是完成了一个轮回。

  招商亦然。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现在的招商局长处境尴尬。这些人是第一代功臣,但他们的辉煌过去了。改革开放之初招商当道,一切放胆大干,这些人很吃香,但现在,他们面对的形势是:国家在千...

Read more

中国股市打喷嚏让全球感冒是个伪命题


中国股市打喷嚏让全球股市感冒是个伪命题

钟加勇

 

春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中国股市遭遇了1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瞬间蒸发了万亿资产,随后出现全球股市的暴跌。

那么,是中国股市的暴跌导致了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二?还是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二巧遇了中国股市的暴跌?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近两天媒体同行们都在讨论它,甚至拿今年的黑色星期二与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黑色星期二相提并论。

有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说“美国的经济打个喷嚏,全世界的经济就会感冒”。但是这话如果变成“中国股市打个喷嚏,全世界股市就会感冒”,这就有待考证,不能人云亦云了...

Read more

2007新金融版图


本文原载《中国企业家》,在此特供初稿为网络版本

 

2007新金融版图

 

记者 钟加勇

 

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年代,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

自从2006年以来,中国的股市就没有停止过单边上扬的姿态。在给股民带来翻番的收益后,2007新年伊始,出现了市民抢购基金或买不到基金的情况。银行营业厅的经理们随口就对闻讯前来的市民说,“现在只要是买进,都赚钱。”

尚福林,这位中国第五任证监会主席,一时间从“无为而治”变成了众人拥戴的“明星”。他不仅荣获“2006十大经...

Read more

2007中国企业天气预报


1978-2007年,中国的市场化、国际化和社会转型已经迈过了29个年头,“激荡30年”不断地被人们总结和提起。一个崭新的阶段似乎开始了:曾经被认为技术性破产的银行如今受到来自全世界投资者的追捧;曾经被认为灾难深重的中国股市却迎来了“全球最牛”的发展;入世虽然过了断奶期,但似乎并没有给国人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整个转轨的成就在中俄比较中被全世界认可,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

  预测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既便技术发展得近乎完美的天气预报也不例外,但基于对未来的向往,人们总希望对并不一定准确的预知有所预防和准备。...

Read more

中国软实力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困境


 

反思以“儒商”的姿态走出去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谈中国软实力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困境

 

/本刊记者 钟加勇

 

凭什么崛起

 

《中国企业家》: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崛起,软实力的问题被业界提了出来,一些新儒家学者声称要“以夏变夷”、“用中华文明整合世界”。对此,您主要持怀疑或反对态度,我们看到您为此专门撰写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透过金融学的分析方法,指出传统“孝道”背后其实是养子防老的事实,并进一步揭...

Read more

800里长江商业行记


阅读提示:文章分三部分:1,大上海圈;2,江苏版三国演义;3,学者和政府官员对话

 

800里长江商业行记

 

/本刊记者 钟加勇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富活力的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培植了特色产业,同时也孕育了作为载体的城市。美国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区域、德国莱茵河流域、英国泰晤士河流域、法国塞纳河流域以及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都是这些国家产业最集中、城市最发达的地区,体现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沿着长江入海口上海溯江而上,经苏锡常,到长江三角洲最西部的城市南京,是万里长江整个流域中最繁华的一段,过去R...

Read more

汇率是纲,加息只会本末倒置


又是经济过热。


又有人在喊加息,忘了过去我们在通货紧缩年代连着六七次降息也无法启动经济,难道我们还要再反着重演一下连续六七次加息也无法把经济降温的历史吗?


其实,中国人对利率不敏感,利率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我以为,汇率是纲,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本,加息只会本末倒置。


如果我们能长达五十年、一百年持续地谈论“经济过热”,那将是国民的福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天经济突然嘎然而止,所以政府总是自以为是的频频出手宏观调控。


我曾经试着问过几个经济学家,中国目前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经济过热是否总是会常态地表现出来?他们的回答都是这个问题需要...

Read more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变迁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变迁
——经济学家赵晓谈房地产掠夺式发展模式与有道德的市场经济


     记者 钟加勇


     有人说中国人一恨日本帝国主义,二恨开发商。构建合理的规则,有利于改善开发商的形象,有利于扭转他们已经被妖魔化的形象


     增长的导向,效率的导向,市场化的导向,成了中国房地产发展唯一的方向;民生导向被忽视了,公平导向被忽视了。房地产变成了瓜分全国土地资产和掠夺居民储蓄存款的道具,整个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就是“你发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