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磊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的表现引起了公众的好奇,他采取了颇受非议的“群体免疫”措施,而他本人也身先士卒地成了这种做法的“尝鲜者”,感染新冠病毒并住进了ICU。人们在发掘他的过往经历时,意外发现他居然以前还做过记者、编辑,出版过十部书,还担任过外交大臣,这这些过往经历和英国历史上另一位首相相似—领导英国抗击纳粹德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温斯顿·丘吉尔。这并不奇怪,约翰逊2016年出版过《丘吉尔的精神:一个人如何改变历史》。这本书和其他传记不同之处填补了我们对...
作者文章归档:郑磊
郑磊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的表现引起了公众的好奇,他采取了颇受非议的“群体免疫”措施,而他本人也身先士卒地成了这种做法的“尝鲜者”,感染新冠病毒并住进了ICU。人们在发掘他的过往经历时,意外发现他居然以前还做过记者、编辑,出版过十部书,还担任过外交大臣,这这些过往经历和英国历史上另一位首相相似—领导英国抗击纳粹德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温斯顿·丘吉尔。这并不奇怪,约翰逊2016年出版过《丘吉尔的精神:一个人如何改变历史》。这本书和其他传记不同之处填补了我们对...
2008年金融风暴过去之后,世界并没有就此安然无忧,实际上,各国采取的放水措施带来的通胀隐忧存在,同时,债务杠杆的下降是非常有限的。美国之后自觉采取加息和紧缩资产负债表措施,曾让大家略为安心,而在新冠疫情和石油价格冲击之下,美联储一口气连续推出大幅降息叠加加码量化宽松,无限量购买国债和放宽对银行监管等应急举措,是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以平均每周5000亿美元的速度扩张,截止4月2日总规模高达近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美联储的对策可以简单称作无底限“大放水”,承诺提供无限量的流动性支持。这一次,美国和美元的问题又一次需要全球各国买单。但是,我们不仅要担...
摘自:重庆大学出版社新书:时尚的受害者(引言)
时尚的死亡陷阱:现实?抑或故事?
1996年8月14日,卡伦·维特汉姆(Karen Wetterham)正专心致志地进行化学实验。这位48岁的达特茅斯学院化学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有毒金属的研究,那天也不例外。当天,教授的手套上无意中溅上了几滴汞化合物,不到一年,她便与世长辞了1。维特汉姆教授当时深信,医用手套对皮肤有极强的保护作用,因此并未在意外发生后及时脱下手套。然而,正是透过这双手套,剧毒物质二甲基汞在15秒内钻进她的皮肤,浸入她的血液中。可怜的教授当时一切正常,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六个月后身体状况却急剧恶化。她...
郑磊
对人类发展过程的研究正在向两个方面拓展,向前追溯到人类的起源,中间是族群和社群的网络,向后是人类与宇宙的关系。人是从哪来的以及怎么来,人类学考古研究正在揭示这一过程。本书作者是“古人类学第一家族”成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直立人化石。他的母亲玛丽·利基发现了东非第一件早期人类化石。这本书是古人类考古领域的名著。
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露西,距今约350万年,曾长期被认为是最古老的人类。不过,后来在非洲又陆续发现了年代更久的古人类化石。前者认为距今1500-2000万年以前,人类与...
郑磊
作为行为经济学研究者,赫伯特·西蒙一直是无法忽略的伟大学者,被誉为二十世纪罕见的“文艺复兴式科学家”,这可以从他荣获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得到印证。他不仅在心理学、组织理论、管理运筹学、政治学、人工智能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出的“有限理性”使其成为行为经济学思想先驱,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之前看过他的自传《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最近因为研究大脑认知,看了以他在1980年代为北京大学做的认知心理学讲义为蓝本的新书《认知:人行为背后的思维与...
郑磊
研究人类行为与认知的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人类为何感性多于理性?在经典经济学理论里,总是假设人具有超级理性、认知能力极强,随时掌握完整信息,因而总能做出符合最优决策。而心理学家认为这个假设是天方夜谭,如今,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大量事实,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自己。三位医学博士、神经疾病治疗专家撰写的《爱的起源:从达尔文到现代脑科学》,前六章解释了人类情感对于认知和行为的决定性影响,另外四章指导如何用爱帮助自己和亲朋过好一生,值得每个人阅读。
人类大脑伴随进化而分成三部分:爬行动物脑、哺乳动物脑、新皮层,分别在人类情感活动中有不同角色。爬行动物脑是...
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 郑磊博士
经过全民“抗疫”两个多月时间,中国本土新冠病例终于实现了“零新增”,标志着疫情防控的第一阶段结束,转向应对境外疫情蔓延造成的“输入新增”病例。在这个艰苦卓绝、牺牲巨大的战役中,中国的下沉到社区的全民防疫模式,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样板。
数字技术是防疫强大引擎
这次形成的全民防疫抗疫网络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拉网、划片和布点,做到360度无死角防控。街道、社区遵循上级政府统一防控标准,发挥基层一线人员的智慧,因地施策,千方百计解决人员排查、行程登记、疫情报告、上门服务...
郑磊
创新是当今最受关注的主题,但创新研究往往侧重技术和经济,卡莱斯·朱马独辟蹊径,从科技创新如何被社会接纳角度,在600年技术发展史中选取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制冷、录音技术和转基因等几个方面的典型案例,详尽分析了这些重大技术革新在被认可前受到大众或利益相关者怎样的抵触。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展示了新技术的出现、生根,以及建立有利于自身的新制度生态的过程。《创新进化史》对更好地解决创新及新技术普及过程中的阻碍非常有借鉴价值。
约瑟夫·熊彼特指出:“创新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创新可能“被社会排...
郑磊
大数据权威专家、可穿戴设备之父阿莱克斯·彭特兰写了一本书,详细介绍了他所做的穿戴式社会化信号测量仪研究成果。这本书名为“诚实的信号”,提出了一个既大胆又符合逻辑的观点:人与人之间不用语言也可以交流,人与人之间会发出社会化信号,无需语言就能做出回应。在语言出现之前,人类就是这样交流的。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人类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信息不需要通过语言,否则人类在出现语言之前就无法生存和繁衍。语言可能只是用于确认人们对信号的理解。真实的信号(无意识)比语言更可信,人发出的社会化信号较难作假,一位女性知道面前的男人可以感受到自...
郑磊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恐怕大多听说过算法。打开微信,我们经常会看到定向发送的广告;在网店买书,后面会有一系列想你推荐的相关图书;打开网页,最显著位置是推荐给你的阅读链接。这是一个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也是算法时代。
《被算法操控的生活》的作者是来自英国、定居瑞典的一位数学教授,策划编辑知道我是数学科班出身,而且从事金融科技研究,所以请我帮忙看看。数学家写科普书,本身就是个卖点,我印象中除了数学教材,很少有读过数学教授写的畅销书。这本书有很多有趣的例子,有些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个人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对个人数据的分析同样会暴露个人隐私:消费者画像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