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贵成

   喜欢研究历史,谈论教育,评点天下小事,多写杂文、随笔,主要发表在《杂文报》、《书屋》、《文史天地》、《山西文学》、《搜狐》等十几家报刊网站。曾获2007年搜狐教育博客群年度人物,2008年搜狐教育十大名博等荣誉。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如需转载本人文章,网媒请注明作者,纸媒请与本人联系。方式如下: 邮箱:[email protected]

温州版“彭宇案”:老人摔倒 司机送医汽车被扣


      刘子龙真是一个好司机,面对摔倒在自己车前的老太太,不仅下车扶起了老太太,还叫了一辆三轮车送老人去医院。可惜,在现在的这个世上,好人没好报。事后,老太太的家属认为,是刘子龙驾驶的越野车将老人撞倒的。尽管事发现场的多位目击者也出面作证,老人是自己摔倒的,但老太太的家属为了赚几个赔偿钱,不惜昧着自己的良心极尽无赖之能事。以后,谁还敢再助人为乐呢?

Read more

校长为落实助学金追着县长签字 被停职拘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助学金要在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发放到学生手中,但现在学期快要结束了却还没有到位,年底了,一个负责的校长能不焦急吗?所以,绥德县职中校长追着县长签字, 不走运的是,这位校长被责令停职,要向县长道歉;公安部门也以妨害公务为名将其拘留……现在的校长也真不好当啊!碰上这样的县长,我们还贝宁说什么呀?!

Read more

初中女生装疯三年逃避老师和父母重压


    一个17岁的瘦弱女孩装疯三年为了逃避老师和父母重压,竟然装疯三年,这真是新世纪的天方夜谭了。现在的学校生活给人的压力是够大的,一味的看成绩确实让人的负担很重,但让我想不到的是,这个初中女生逃避压力的智慧,这些本来是古代的圣人才会用的。而今却被新中国的学生运用自如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Read more

哈佛大刀阔斧砍学费 贫困生可免费上学


    美国哈佛大学不愧是世界一流大学,本月10日宣布出台新的财政计划,大幅减少学费,幅度从数千到上万美元不等。哈佛此举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让他们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和研究上,而不是出去打工为家里分忧。这样一来,即使是贫困生也可免费上学了。看看我们国内的大学,只管收高额的学费,根本不管你贫困生能不能上起大学(那微弱的贷款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此缺乏人文关怀,这可能也是中国的大学成不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吧!

Read more

易中天:最好家教是不教育 励志和培优摧残人性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不教育”,“我对励志和培优深恶痛绝,这是摧残人性”。 读了易教授的这段教育名言,我不禁热血沸腾,同时也为他对中国现今家庭教育弊端的体察之深而折服不已。这种家教观就是以家长的“无为”来求得孩子的“有为”,这是一种高明无比的教育方法,对现在那些热中于对子女励志和培优的家长应该是一副清醒剂。

Read more

于幼军:当官不能明哲保身种花不种刺


   前几天,我还向别人感叹:山西省的好干部于幼军走了,这是山西的一大损失。别人说,于幼军走了是升官了。我却不这样认为。果然,近日文化部网站开设十七大代表风采栏目,于幼军以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身份出现了。铁腕治理小煤矿,在全省范围内整治优化对外开放发展的环境,整顿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公布了政府制定的行政纪律,由于受“黑砖窑事件”之累,这位好省长才在陕山西呆了两年就不得不走了。真是好官不长久啊!

Read more

中国电视剧制作一年浪费30亿


   中国的文化垃圾本来就多,但如果是一个文人作家写个垃圾作品,自己自费出版,那这个浪费还是小菜一碟。可是,电视垃圾的浪费就太可怕了。2007年,内地拍摄的电视剧数量近17000集,而实际上电视台一年播出的电视剧数量只有7000集左右,普通现代剧每集制作成本在20万至40万元左右,古装剧每集制作成本在30万元至80万元间不等,而仅以未播出电视剧平均每集制作成本30万计算,一年有一万集电视剧未播出,就有30亿元资金无法回收资本。谁说我们中国没有钱呢?钱多的都制造了垃圾!

Read more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受助资格


   现在的企业家真有意思,刚刚资助了贫困大学生,就急着要人家对他的大恩大德表示感谢。没有及时表达感谢,他们的善心就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受资助而不感谢并不能说明大学生的道德就有问题。学生们虽然得到了一点钱却失去了更多,首先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平等和自由。企业家们,如果你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树立良好形象的话,那么就应该表现的大度和宽容点。要知道,我们中国古老的传统是:情深不言谢。

Read more

北京教材改革中的金鲁之争


       今年9月1日,北京9区县新版的语文课本已经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孔雀东南飞》……新的当代作品大量增多,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网络语言包括“:-)、:P”等符号也进入课本。

   教材改革当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理,现在的孩子喜欢什么,教材也应该迎合他们,尊重他们的需要。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简单而不是厚重的东西,他们更喜欢快餐式的东...

Read more

首份民间高考改革方案解密:弃“3+X”推套餐


   尽管民间对于高考制度改革的争议不断,改革的呼声却也日益被重复和放大。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他们表面上看似乎更为稳健一些,总是强调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众口难调。实际却是太过于保守而无所作为。幸运的是,民间的改革力量一直在努力——7月18日,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院最新研究成果——《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据悉,这份出自民间研究团体之手的方案是目前公开亮相的第一份具有完整框架的高考改革方案。 其主要执笔人是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