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震

1997年9月-2004年7月,云南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法学硕士; 2004年7月至今,在某银行供职。

贷款利率放开在制度缺失下可能功亏一篑


 
2013720,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对于利率市场化进程而言,这被广大专家学者解读为一大利好消息。然而,贷款利率放开却也暴露出尽快加紧制度建设的迫切要求。
传统认为,贷款利率放开意味着银行间竞争加剧,因为银行贷款的自主定价能力以及借款人的议价能力有大幅提升。然而,这只是从贷款利率本身的“应然”来看,而现实存在的“实然”却难以保证出现真正的银行间竞争,在极端情况下,“实然”甚至会导致艰难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功亏一篑。
什么是“实然”?
“实然”就是...

Read more

美联储贼喊捉贼


2013717,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就货币政策作证时表示:“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平衡水平之下操控汇率,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出口。即经济学家们说的‘零和博弈’;基本而言,他们获得的正是我们失去的。(China has managed its exchange rate and kept it for many years below its equilibrium level, in order to increase its exports. That's what economists call a zero-sum game; wha...

Read more

白宫请愿书要求调查美联储


2013712,美国白宫请愿网公布了一份题目为“调查联邦储备系统”的请愿书。请愿书指出,联邦储备系统是享有美元独占发行权的私人金融机构。自2009年起,美联储实施垄断行为,通过量化宽松注入了33万亿美元。量化宽松以所有美国人的利益为代价,使美元实际购买力缩水,将导致长期通货膨胀。2013319,美联储应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被一位女士在中国云南起诉。

 

在现代市场中,竞争是基本原则。请(奥巴马政府)调查量化宽松对公平竞争的扭曲以及对社会福祉的影响。

 

网址:

https://petitions.whitehouse...

Read more

对《人民日报》关于利率市场化需解决两个基础性问题评论的补充


 201378,《人民日报》刊登评论文章“国债期货将推进利率市场化(经济聚焦)”。文中指出:“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需要解决两个基础性问题。一是如何定价;二是如何避险。”

 

令人遗憾的是,《人民日报》评论员只看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面,却忽略了在国际金融界,法律制度基础是最为重要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FMI)。

 

具体而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除了需要解决以上两个基础性问题,在市场经济是制度经济已取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时代背景之下,尚须尽快解决另外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构建以打击垄断为目标,...

Read more

总理不救“钱荒”的深层意图


         上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分利率(Shibor)一路飙升,各银行出现了史上鲜有的流动性紧缺;与此同时,金融当局却按兵不动,任凭事态发展。实际上,当局静观其变更多体现的是新一届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新态度。

值得回味的是20124月,温总理指出“温州金融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垄断”。尽管之后破垄断由于多方面原因而力度有限,但国家决策层打破金融垄断的决心已然传承。

实际上,从全球范围来看,对于破除金融垄断一直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破除金融垄断会加速金融市场竞争,必会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挤兑等系统性金融风...

Read more

同业拆分利率飙升背后或潜藏垄断行为


一周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分利率(SHIBOR)飙升,意味着银行资金紧缺。但事实如此吗?2013年6月17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载评论文章“热钱离境不会导致市场失血”,从头至尾均表现出,担心金融市场资金缺紧是杞人忧天。《 人民日报海外版 》的评判与SHIBOR迥异。
 
实际上,SHIBOR报价机制是参照LIBOR和TIBOR设计的,而LIBOR和TIBOR因在金融危机期间遭遇人为操纵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调查和处罚,查处的入手点正是”反垄断“。
 
回归到我国,SHIBOR飙升的同时,与”市场...

Read more

对吴敬琏先生第二步改革设想的延伸思考


吴敬琏先生第二步改革设想的延伸思考

 

日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十八大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中国改革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完善竞争性的市场体制”,“对财税体制、金融体系、国有经济、市场监管、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职能等方面都要做出改革的方案设计,而且把这些方案设计综合起来,明确改革的重点,做出各项改革的实施步骤和配套关系的安排”。此外,“还要克服既得利益所带来的阻碍”。

 

的确,对于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而言,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市...

Read more

对易宪容先生观点的不同看法


易宪容先生观点的不同看法

 

(特别说明:本文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112,中国经济学家易宪容在《我财经》节目中对银行高利润的成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值得仔细品味。

 

先生认为,银行高利润不是垄断所致,管制才是根源。实际上,垄断到底是不是银行高利润的原因早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总理4月在温州调研时做出的表态中就已经可以找到答案了。本周,央视等媒体普遍认为,银行运用了霸王条款,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那么“霸王”是什么?其折射出的不正是与消费者相比,金融机构绝对的优势地位吗?某种程度而言,这不正是金融...

Read more

破解金融领域既得利益者固守垄断利润问题更加迫切


 

《财经国家周刊》近日刊文指出,既得利益者固守垄断利润是收入分配改革的纠结点。

 

实际上,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由于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打破垄断应从打破金融垄断为入手点。极具现实意义的是,推进金融反垄断更是调整收入分配差距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

 

在金融领域,既得利益者固守利益问题更加复杂、更加严重、更加隐秘!!!既得利益者们会提出种种貌似合理的借口(例如国家经济安全、金融机构都属于国家等等),迷惑社会大众,维护金融垄断利益;既得利益者们还会利用占有众多社会资源的绝对优势地位,向当局甚至是向国家决策层游说,以确保金融垄断地位不被撼动。值得注意...

Read more

长沙市长言论引发对金融垄断的十点疑问?


长沙市长言论引发对金融垄断的十点疑问?

 

日前,长沙市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银行存贷比全世界最高,存款利率是3,贷款利率是6,所以中国的银行全世界效益最好。老百姓存款并没有得益,而银行实际上是得益的,这是以加重地方财政负担为代价的。现在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甚至还要提高利率。全国人民都在给银行打工。”而在今年4月份,温总理强调,中央已经对打破金融垄断形成了共识。那么,不由得让人萌发出十点疑问?

 

一、存贷利差是否是市场化的选择?如果不是,应如何才能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

 

二、金融垄断是否使社会整体受益(因为老百姓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