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大代表的昏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声讨,的确应该反思我们的人大代表制了。有些代表没有受过某领域专门知识的训练或对事情缺乏详细了解,就敢由着兴致发言,这难免要出丑了。
今年春节回到农村老家,了解到我们村的人不仅把远的差的耕地抛慌,而且即使家门前的好地也只耕种一季稻了。原因当然是种田不怎么赚钱了,只要种的粮够吃就好了,出去打工做生意会赚钱更多。
想到那些大片被抛荒的耕地,我的心就在丝丝作痛,我很怀疑中国粮食连续年年增产的官方数据。没有一定规模化耕种要想致富是不可能的,不能在土地上致富而又要鼓励农民和农民子女留在农村种地,这是做不到...
作者文章归档:刘正才

从限购令到禁购令:愤青的"胜利",政府的可悲
当北京4月份出台每户家庭只能新买一套商品房的限购令的时候,我就觉得北京政府有点很可笑了,不过其他城市没有效仿也就不想发言了。然而近半个月来,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厦门等各大城市纷纷出台了限购令,特别是当今天看到广州禁止没有在当地交税或社保满一年的外地人购房的时候,我不禁感到中国政府在住房政策上已经到了很可悲的境地。
改革开放30年了,难道中国政府的官员还不懂市场经济的监管之道,您们高举行政手段杀向房地产市场的理由何在?我不反...
孩子的血是否拨动了您们的法律良知?
近一段的连续杀童血案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有不少人发表了看法和分析产生血案的原因。有的认为是杀童者个人的心理出了问题,有的认为是这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冷漠造成的,有的认为是社会的贫富差距导致的,有的认为是因学校管理不力而产生的,还有的认为是由社会矛盾激发所致,甚至有的认为是新闻报道的错,等等。
以上分析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杀人尤其是杀孩子的原因不会是简单的。但是,在众多原因中,肯定有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如果抓不住主要原因,恐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果是单个独...
用土地套牢农民是愚蠢的做法
近一月发生的几起校园血案事件让我本已麻木的心有些许感慨,但让我感慨更深的是昨天去接我女儿的时候。一走到幼儿园门口让我惊呆了,门口一片混乱,比往常拥挤了很多,但并没有看到什么骚乱事件,倒看到了一个站在门口的警察。
看到那个警察,我并没有放心的感觉,反而是可怕的感觉,难道要草木皆兵吗?我真没有想到政府作出如此的举动,不仅要耗费本已稀缺的警力,而且还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添了不少麻烦。其实,学校本来就有保安,政府只要强调学校加强保安工作就可以了,有必要为几起校园血案事件作如此兴师动众吗?虽然社会上有些亡命之徒,但再怎么...
城市规模应该由谁说了算
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3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当然与中国政府的努力和作用分不开,但不要因此就把政府作用神化了。事实上,与政府作用相比,分散的市场力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更为主要的作用,因为是改革开放政策释放了市场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哪里更加市场化,那里的经济就更加发达,珠三角和长三角就是中国市场化的前沿地区。所以,与市场相比,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要起到好的作用,就应该尊重市场规律,不断促进市场化,而不是逆市场规律而行或限制市场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政府应该尊重城市的市场扩张,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去规划城市的发展,而不是用政策限制城市的市场扩张。过去,我国政府一直...
房地产政策变来变去是不成熟的表现
从我关注房地产的2005年开始,真的是每年都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甚至有些年份不止出台一次。比如征免卖方营业税年限从1年到2年,2年到5年,5年又到2年,这次又回到5年;再比如经济适用房政策从大建到小建,甚至不建,又从小建到大建,再回到大建。这样反来复去的政策还不少,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不是说房地产政策不能变,无疑应该根据房地产的运行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但总不能变化得太快吧,而且一些基本性的政策是不应该变的。比如保障性住房的建造比例问题是应该厘清的,而且也很容易厘清的。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市场提供住...
中国住房保障政策越搞越糊涂
房地产牵动亿万人民的心,因为它是一个大价钱的生活必需品,无论是购买还是租赁消费,对普通民众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人们对房地产充满情绪化的认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政府来讲,房地产政策应该是理性的和科学的,尤其是作为基本的住房保障政策不能因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尤其是大城市的房价容易呈现大起大落的特点,政府要想使其平稳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适当缩小房价的波动幅度。但是,无论住房价格的涨跌如何,基本的住房保障政策也不能因此变来变去。然而,面对09年房价的大涨,中国政府越发失去了理性,住房保障政策要一错再错下去。
我曾经对经济...
北京是谁的北京?
去年9月底北京首开了住房的限购政策,那时还算温和,没想到春节过后限购政策加码到了很雷人的地步了。不仅没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不能在北京买房了,而且即使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竟然要连续交满5年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才有资格买房。
北京真是太牛了,在保护北京户籍人员的购房利益上够爷们,我估计大多数外地人丧失了购房资格。如果北京房价跌了,很多外地人只能傻傻看着北京人买“便宜”房;如果房价还继续涨的话,也只能傻傻看着房价涨而将来要为买房付出更多的代价。五年啊,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北京是个官员云集的地方,也是一个中国知名经济学家云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