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江濡山

江濡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员;香港环球经济电讯社(GEDA)首席经济学家。

对中国来说,一个川普比十个奥巴马更难对付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难产阵痛后产下一愣头男婴“川普”,全球各地随即一阵骚动:新闻媒体大放厥词,政治家及智库机构无边猜度,金融界投资投机者神情恐慌,各界民众调戏神侃。类似我这等“不自量力”的小知识分子,也自作多情、指手画脚。然而,淡定一想:川普当选管你我屁事!地球依旧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转,世界照样随着地球转动。

  “正统”的民主人士情绪大落,似乎民主的康庄大道上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来当领队,他们质疑:为什么上帝给我们的民主贵族世界,送来这么一个家伙,他会不会把美国搅合得一塌糊涂?

  阴谋论者认为,这是美国犹太资本财...

Read more

为什么很少有人敢跟吴敬琏叫板


  去年以来,被誉为“良心经济学家”的吴敬琏先生,显得比较活跃,他频频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用“泣血般的嗓音”为中国的改革发展之命运鼓与呼。这位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不受任何利益集团绑架的、没有学院门派标签的中国经济学巨匠,仍然在苦苦思索着中国改革发展之命运、中国社会发展演进之趋势。他出现在公众视野时,令人油然而生敬重之情。尽管从学界到官方,总有那么一些人物不喜欢他的面孔和主张,但很少有人敢出来公开跟他叫板,为什么呢?

  因为:每每到改革关键时刻,吴敬琏一旦发声,就直指要害,且与中国社会演进的轨迹“高度吻合”;实...

Read more

当前经济最应警惕楼市过冷


  近几个月来,中国地产市场实在是乱哄哄。一方面诸多热点城市的政府,纷纷出台限购政策;另一方诸多城市的楼市交易场面异常火热,有些本来不打算买房的居民,觉得自己不是限购对象,也动了买房的心思。目前已经有近20个热点城市出台了风格相似、手段各异的“限购”政策。在此背景下,各路专家、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炮轰各地政府的“限购”政策。与此同时,几乎所有“手中有房”的居民都开始关注房价趋势,特别是有多套房的业主,开始考虑要不要择机将部分房产变现。一些海外机构及媒体,也开始就中国持续高涨的房价频频发声、指指点点。

  难道中国地产...

Read more

中国地产市场的两大“怪象”


 

  近两年来,中国地产市场呈现出两大“怪象”:一是限购政策产生了“饥饿营销”的效应,地产市场热浪滚滚;二是在房屋销售价格上攻的同时,房屋租金价格却在“闷声”下降,张贴“旺铺招租”的告示充斥于大街小巷。这两种现象足以印证: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已经深陷“病态运行”之中。

  9月18日杭州市政府出台《杭州部分区域实施限购政策》前后,直接怂恿杭州房价直线快速攀升。该规定看似设定了限购门槛,实际上却在暗示预留的抢购通道:“在市区限购范围内暂停向拥有1套...

Read more

中国经济深陷困局的核心病症是?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这样一个明显特征:一方面中央紧锣密鼓发布诸多强化经济改革的政策举措,央行货币发行的规模在不断加大,财政投资的力度也在逐渐加码;另一方面,整个实体经济持续疲软,科技创新的步伐明显放缓,产业领域及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在埋怨:钱越来越难赚了,事越来越难做了;地方各级党政公务人员的心态和情绪,也变得缺乏信心。

  钱到底去哪儿了?经济困局到底困在何处?问题的根本症结到底在哪里?

  可以说,自2013年开始,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已开始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并而难以自拔,其核心病症是经济结构的极度扭曲和诸多利益矛盾的纵横交织。其背后有九个喜忧参和的特征:

  一是几乎每一种消...

Read more

林毅夫张维迎争的是里子还是面子?


  一个人的利益立场决定其思维逻辑及一言一行。2016年中秋节期间,经济学界两位新锐大咖张维迎和林毅夫,通过网络媒体的“对阵”,吸引了学界及产业界诸多人士的眼球。其实,这两位北大教授争辩的出发点有本质区别:林毅夫教授是戴着一顶红帽子的官厅经济学家,其名利收获仰赖于权力,是政府的利益代表,其言行不仅要顾及体制内上方的思维逻辑,要为政府站好台,唱好调,又要搜肠刮肚地、东拼西揍地寻找“科学”的理论根据,不致于太离谱,让学界太瞧不起

  而张维迎教授则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学派,他的名利主要来源于民间的认可和企业家群体的推崇,必然会顺应历史规律和...

Read more

警惕:已经闻到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焦糊味道!


  突然之间,美国股市急剧跳水,华尔街充满恐怖气氛:纽约时间上周五,美股几乎所有股票遭遇恐慌性抛售,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指数的跌幅均超过2%,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大跌超过3%。而前一天的中国股市,临近尾声,也出现了“诡异”的急剧跳水迹象,想必本周一(9月12日),A股也会出现剧烈震荡。

  可以肯定地说,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恐怖气息已经“飘逸”出来,何时全面爆发,虽然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同样会从美国资本市场引爆,但受伤最厉害的却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

  到底如何认识这一危...

Read more

在习近平眼中全球经济有何风险


  毫无疑义,全球各国精英阶层,站在不同的高度和视角对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及态势,都有不同的认知和判断。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上,坦言了自己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局势的最新“判断”:

  “今天,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主要经济体先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率下降,给各国经济社会带来压力。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金融监管改革虽有明显进展,但高杠杆、高泡沫等风险仍在积聚。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世界经...

Read more

悲哀: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效用大打折扣


  在一个相对封闭循环的经济体内部,传统经济学的很多理论和工具,都能产生一定的效应。这是因为:一国的进出口贸易虽有一定的规模,但并没有改变这样一个基本格局:经济体内部的“组织生产--物流商贸--购买消费”循环主要满足本国市场需求,成品的进出口贸易只是一定程度的补充。在这种传统的市场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货币运营业务与一国的实体经济循环关系比较密切,央行面对市场波动采取的货币干预工具的效用也比较明显。

  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国际分工半径的拉长,以及资本跨国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假设条件及市场化前提,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经济干预手段和货币政策工具...

Read more

全球经济秩序及利益格局已开始加速重构


  英国脱欧,很多人开始“质疑”全球化进程,这种情绪显然是一种悲哀。“战后”以来,全球化进程就具有“不断累积且不断加速”的特征,中国入世,则标志着全球化进程开始加速改变全球经济秩序及全球利益格局,亦即: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及全球利益格局,必将被“全球经济形态”所打破,并逐渐形成新的全球经济秩序和利益结构。并不是说中国多么牛逼,有能力改变世界格局,而是因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从意识形态到经济行为封闭了数百年,一下子国门洞开,必然会对既有的全球格局产生巨大冲击效应,而紧随其后的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