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江濡山

江濡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员;香港环球经济电讯社(GEDA)首席经济学家。

当前经济运行的五大特征


最近各方面朋友咨询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到底如何判定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投资发展还有哪些机遇?我的回答是两个意思:一是从经济运行客观状况来看,大趋势当然是向好发展,但投资陷阱越来越多;二是从投资发展主体来看:财团忙布局、富豪忙投资、穷人忙创业,国有企业忙着捆绑重组,民营企业忙着避险求生,各级政府则是一边“把脉”一边“随机应变”。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到底如何,我简要“点睛”几点,仅供好友们参考。

 

1、对外形势一派大好,内部问题亟待消化

 

“亚投行”...

Read more

普京大阅兵的台前幕后


普京精心操办的、“盛况空前”的大阅兵,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各种嘈杂的声音应有尽有。从阅兵前的“运筹和准备”,到嘉宾的策略邀请,再到不惜代价的演练,最后到现场效果和国际舆论,都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看点。敬佩和盛赞、冷眼和讥讽、旁观和沉默,各种情绪和态度,把这次活动渲染得“五彩缤纷”。静下心来观察思考,的确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地方。

 

一、俄罗斯真的开始依赖中国?

 

在我看来,个子虽小野心很大,但内心空虚且日益被西方孤立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足足过了一把&ldquo...

Read more

目前局势下国资委如何作为?


传言不可信不可行

 

最近,有传言称,国务院国资委在未来几年可能将一百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合并为四五十家,可信吗?如果高层真有这样的意图或者说国资委真要“没事找事干”,这样的思路行不通。有人称,南北车合并是因为高度类同,合并后便于资产和市场集约管理,有利于压低运营成本和免得自相残杀。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南北车合并”有其不便言表的特殊性,我也不便评价。既然能给资本市场带来超乎想象的极大空间,当然有其特殊性。但中长期看,必然会在管理和竞争力方面逐渐弱化。南北车合并对其他多数国有大公司而言,基本不具备可借鉴性。如果不是头脑过渡发热,...

Read more

15年后我们已成“老古董”


15年前是2000年,中国还没有加入WTO,现在来看15年前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多言行实在是荒唐可笑。那15年后呢?15年后不过是2030年,再权威牛逼的50后、60后都是傍观者,7080后在政治舞台施展拳脚---但是,不要忘记,他们不得不被90后和00后牵着鼻子走,因为90后、00后根本不尿90年代以前的“老古董们”。未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无不生存于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的网络时空,而90后、00后才是移动互联的真正主宰者。我说过,我们今天的手机、即便是明年面市的iponge715年后不过是三流的电子产品,根本承载不了未来的移...

Read more

判定高层对待重大改革的态度


如果要对目前中国改革局势做一个大致判定的话,可以这样表述:改革派与既得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已经到了“胶着”状态,其“严峻”程度,已经不是简单的利益冲突了;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为了解决矛盾,还有一股顽强的力量是为了激化和利用矛盾。对于我们今天在坐的中小企业家和投资人来说,我们只需要有三种“自觉意识”就行了:一是不添乱不瞎掺合所谓的“大是大非”;二是辨清到底什么是机遇什么是风险;三是要看风向、吃准高层的改革意图。我今天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三点最难,因为我们的领导人讲话都很含蓄,需要你静心去猜他们的真实想...

Read more

面对此轮牛市,传统思维定式基本失效


目前股市牛气冲天,令许许多多资深人士“大跌眼镜”。证监会主席肖钢喊话:要注意股市风险!股市却不给面子,却持续大涨?随着股市股指持续上扬、屡创新高,许多质疑、困惑和争论纷纷扬扬。A股在争议中节节攀高。近期,股市牵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神经。关于此轮牛市的内动力、持续性及风险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疑惑和交锋”:

 

实体经济持续下滑,为何股市“牛势”冲天?

 

此轮牛市的背后,到底有哪些神秘资金和力量推动?

 

是否为了弥补社保基金缺口而力推股市?

 

股市泡沫到底...

Read more

张育军再次警示:人类金融史就是一部诈骗史!


用“身材矮矮、眼睛溜溜、急急匆匆”来形容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先生,似乎很恰当。2013年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学时,我恰好与他在一起,可是每次走过他的办公室时,几乎看不见他的踪影。有一次我问他:从北京躲到波士顿来了,怎么还看不到你的踪影。他说:在哈佛时间太短,既要看书又要调研。他在短短两三个月走访了全美几十家财团及金融机构,从纽约华尔街到西海岸旧金山,访谈了六七十位美国资本市场的资深人士,回国不久就纂写出了若干份报告和一部“大块头”著作。对于他这种从证券行业基层摸爬滚打出来的“60后双料博士”来说,他到美国...

Read more

“高层”要对“灰色”资本睁只眼闭只眼?


背 景:不知道谁出的“好主意”,高层日前做出这样的决定:413日起,取消自然人投资者开立A股账户的“一人一户”限制,允许自然人投资者根据实际需要开立多个沪、深A股账户及场内封闭式基金账户,上限为20个。A股“一人一户”全面解禁,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券商利益格局大变?: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权,倒逼证券公司降低佣金,提升服务。有分析称,此项改革,将会使券商每年少收六七百亿亿元。这一说法多少有些道理,而且有利于股民开户,但是要看到,今后券商竞争的“核心要素...

Read more

A股进入“疯牛”阶段如何“投资布道”?


A股自20137月以“慢牛”的姿态启动以来,到今年3月“两会”后,开始爆发牛脾气,饥饿已久的“疯牛”本性似乎显露出来了。但是,最近几十天,不少资深投资者在关键节点上“心态脆弱起来”,出出进进,错过不少机会。我接触到的机构投资者及一些资深投资人士,往往困惑于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此轮牛市背后的无形“推手”之能量到底多大?

 

二是此轮牛市的“大势”还能维持多久?

 

三是实体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及现实经济的...

Read more

应理性判定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和陷阱


【导言:最近走访了广东和北京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拜访了一些财经官员和产业界精英,心情比较沉重!因为,在全球经济及利益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和产业精英面临很多投资发展机遇,但是,国内经济运行也正在积累和发酵着一些危情要素。管理者和投资者向前看的同时,也要小心“院内着火”。目前中国经济到底处于怎样的运行状态,各级政府及产业精英到底如何解读、判定和投资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运行呢?】  

 

首先声明:本人又多嘴了,可能要说一些相当一些人不爱听的话,但不说憋屈得慌,说出来至少给产业界的好朋友提个醒:小心踩雷!粗略“扫描&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