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崔喜庆

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

房地产成本------不能说的秘密!


最近关于房价与地价的问题又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实人们关注的不单纯是地价在房价中所占比例的问题,人们更加关注房地产成本当中究竟包含了哪些部分,房地产是否存在暴利的问题,政府的很多收费是否合理的问题。至于国土资源部的那些关于地价房价的数据,不说还好,说了反而引起了公愤和质疑。因为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而看不到过程,就好像我们做一道数学题一样,只写一个答案,没有解题的过程,那结果不论对错,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会被怀疑是抄袭的。也就是说,我们想看的没有看到,一直怀疑的没有消失,可能房地产成本将成为我们心中一个永远的秘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想起了冯仑在他的野蛮生长中写过一句...

Read more

看“南京!南京!”的精神胜利法


  抽时间在网上看了早已上映的陆川的“南京南京”,本来不是太喜欢看这类的片子,但还是被众多的媒体及陆川们忽悠了,想一探究竟,看看到底他们是怎么个独特的视角解读那段历史。但片子看完,我也开始失望了,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人的看点,没有什么新鲜的玩意,要说新的可能也是个遭人非议的角川。片子号称大制作,但我没有看到大场面,至于情节更是凌乱,至于那个日本军官的角川的死,更是一大败笔。真的不知道陆川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观点,是日本武士的人性善良,还是妓女小江的英勇献身,是处男日本兵的单纯爱情,还是国人明哲保身后的笑脸。我不知道,也无法理解。

  看完电影,很巧晚上中央三套...

Read more

解毒"易中天跑单事件"


易中天买别墅跑单了,当我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是半信半疑的,甚至是不太相信的。这怎么可能呢?别墅都买得起了,还在乎中介费吗?再说那是易中天,可不是王中天,李中天,易中天可是一名人?还是一个名校的名教授,还是曾经风靡百家讲坛的明星,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公众人物!其实笔者最初本不想就此事件发表什么看法,因为我不能确定此事件的真实性。但当我看了很多相关报道之后,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因为此事件和我“有关”。首先易中天也是我曾今很喜欢的一个人,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再有就是我也是个中介人士,所以我不得不说了。

 首先站在一个中介人的角度去分析这个事件,我...

Read more

论地产中介与妓院的异同


地产中介与妓院有什么异同呢?这异在何处?同又在何方呢?请听鄙人分析给各位看官,纯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同,可以讨论。

1》同为服务型行业,不生产任何有形的产品。
2》行业发展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没有消亡过,尤其是今天更加繁荣,更加专业!
3》要求从业人员嘴上功夫一定要好,外表也一定过得去,至少不要让人看着恶心。
4》一定要懂得微笑服务,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更要深刻理解顾客就是财神爷的要义。
5》同为备受争议的行业,无论从法制,还是道德。有无照经营的暗娼,也有无照经营的房虫子。
6》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以便应服形形色色的顾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着流氓就会打架。公,检,法,国,地,税,坐台小...

Read more

是谁在愚民?又是谁在欺民?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是点击率。
互联网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那么到了二十一世纪它也毫无争议的成了

影响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最具杀伤力的武器,甚至超过了核武器。无法想象没有网络人类

将会怎样?世界将会如何?

BLOG,博客---个人网络日志,作为网络的新生儿,在短短的时间里以接近核裂变的

速度风靡全球,成了二十一世纪网络的新宠。

二十一世纪不懂网络的可能只剩下外星人了,而在网络世界还没有加入博客大军似乎也

成了一种落伍的行为。哥们!今天你博了吗?

随着博客大军的爆炸式的膨胀,博客这个原本属于个人世界的方寸之地也迅速发生了变

化,成了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明星隐私,幕后交易,口诛笔伐,破口大...

Read more

今天你博了吗?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是点击率。
互联网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那么到了二十一世纪它也毫无争议的成了影响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最具杀伤力的武器,甚至超过了核武器。无法想象没有网络人类将会怎样?世界将会如何?

BLOG,博客---个人网络日志,作为网络的新生儿,在短短的时间里以接近核裂变的速度风靡全球,成了二十一世纪网络的新宠。

二十一世纪不懂网络的可能只剩下外星人了,而在网络世界还没有加入博客大军似乎也成了一种落伍的行为。哥们!今天你博了吗?

随着博客大军的爆炸式的膨胀,博客这个原本属于个人世界的方寸之地也迅速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明星隐私,幕后交易,口诛笔伐,破口大...

Read more

解毒:红楼梦重拍海选------中国跟风到何时?


中国人喜欢跟风,由来已久,当然完全否定跟风意识也无理由,好的东西大家都学习,模仿,也没有什么错误。错就错在,盲目,不切实际,不从自身条件出发,完全照搬照抄地一味地模仿,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第一个描写女孩脸蛋像苹果的人是天才,第二个用苹果形容女孩脸蛋的就是蠢才。再说再好的东西看多了,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都会腻,就像电影《手机》中讲到的审美疲劳一样。总是一副面孔,没有任何新意,最后终会成为人们唾弃的对象。这就联系到了今日中国的电视媒体,电视作为最平常,最大众化的媒体,发展到今天已到了让人感到审美疲劳的时刻了。

看看那些节目吧,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换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