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肖永健

《东方服务模式》是应用模式语言管理方法,对服务行业个性化服务经验的系统提炼,源于实践也更容易复用于实践。本博客有全面分享。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16 基于人性
16 基于人性:
人性中总有许多共同点,在相同的环境中,人们倾向于作出大致相似的决策。以“经济人”为假设的管理理论只单纯地考虑“利益最大化”需求,而“ 人性化 ”管理要求 关注人的 广义 需求 ,不仅仅是经济的,还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种广义的需求是针对人的“共性”, 不是指 尊重人的“个性”,更不是 “规则因人而变”。
人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最多也只能称得上有限理性 。
◆ 如果从顾客或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13-15
13 共同思考:
企业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个体的集合。在统一模式的指导下,企业的整体改进依赖于每个人的工作改进思考,这些个别的改进聚集在一起,涌现出企业整体改进成果。
◆提炼出让团队成员共享的企业模式,在模式的参照作用下,员工会自然地思考“有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出台激励员工创新的奖励机制,员工就会自然地思考、实践,最后把成果贡献出来。
14 坦诚交流:
大多数企业的信息交流状况好比在保龄球道上隔了个帷幕,员工想尽力碰倒全部的球柱,但因为隔着那个帷幕,员工只听到球倒,却无法知道真正的结果。
如果员工不能及时知道公司的好消...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12 充分放权
12 充分放权
放权!让一线人员立即作决定。这不但是简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提高企业反应速度最直接的手段。
这是个速度为王的时代,顾客不耐久等,合作伙伴甚至我们自己的员工也不耐久等。
放权不是分权。分权是把一个人的权力分由几个人承担,放权是把权力下放一级,放到哪一级才算合适?由速度的要求来决定!
大多数管理者认为自己比下属聪明,什么事都要由自己“权衡”,方能没有一丝疏漏。其实,对于具体问题,下属比您更了解,您是怎样权衡的?您依据什么权衡?如果把您权衡的规则告诉您的下属,也许他会比您做得更好,最主要的,这样可以提高速度!
...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10-11
10 小组自治:
管理复杂的根源是基于控制的管理思想,一方面,一个制度引发了另一个制度,环环相扣,无穷无尽;另一方面管理层次随着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
对于底层工作人员而言,每多一项制度就多一条锁链,每多一个管理层次就多一座大山,失去了自我,动弹不得,更别提发挥了。
如果将组织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小组,在统一管理模式的引导下,自行在小组范围内约定管理制度(服务标准需要统一),不但大大降低了企业设计管理制度的难度,而且保证了制度的因地制宜。这是一条实现简单管理的捷径。
工作小组有明确的责任人(由小组成员推选),小组内的制度由所有成员共同约定,但责任由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利益由小组成员共...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9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模式摘要:
每个人都会有某种强烈的需求,并希望自己能控制部分未来,心理学家称这为“自主”。人类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会更健康、快乐,也更具有生产力。
管理者不是被雇用来做员工的主人的,他们的职责应是引导员工成为自己的主人,使他们对自己负责;
管理好自己是管理员工的前提。
人性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能够被管理,人只能自己管理自己。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别人不能成为他们的上帝,他也不能成为别人的上帝。
人们可以被引导,不能被强制,我们只服从自己的意愿。
自我管理以明确的目标和契约为前提。三级目标体系好比一个梯子,人们会自动爬上去。
◆如果我们能...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8 基于信任
8 基于信任:
信任是组织最基本的契约,它能让组织提高效率,并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团队的运作若缺乏信任的关系,就得依靠更多的规章制度与惩处办法来控制,耗费更多的管理成本,缺乏信任是管理趋于复杂的根源。
企业组织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要求管理者运用信任来获得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
传统的企业管理常常偏重于控制,而疏于信任,这是与大工业时期的管理需求相适应的,管理者认为可以象控制一架精密的机器一样控员工行为。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再象大工业时期那样长期稳定,复杂性和变化速度让控制渐渐失去效用,但是大部分管理者还没有转过弯,因为除了控制,他们没有其它的方法—&md...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5-7
5 关注优点:
在一个企业中,靠发挥每个人的优点产生效益,而不是靠避免缺点产生效益。隐藏缺点的最好方法是让优点发挥到极致,以至于没有展现缺点的机会,每个人的时间有限,每天只有24小时,注意力也有限,关注了优点就没有机会计较缺点。对团队成员的评价侧重于“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
6 一页报告:
从简单管理的角度,任何需要上司做出决定的报告,都应该把内容限制在一页打印纸以内。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促使报告者抓住关键,并能促使报告者用通俗清...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4 目标沟通
4 目标沟通:
企业的期望效益要分解为一系列指标才可能得以实现:
首先是财务指标;
其次是保证这一系列财务指标得以实现的顾客服务目标;
第三是保证顾客服务目标得以实现的流程改进目标;
第四是保证流程改进目标得以实现的团队能力增值目标。
这四个方面的指标会相应地分解到每个岗位。
企业的总体目标会随着市场情况而变,随着每个岗位所遭遇的情况而变,为了即时了解变化、适应变化,需要通过目标沟通模式来保证总体目标的适时调整。
员工和企业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是薪酬契约,标的是契约关系的核心,员工与企业主进行合作,“要做成什么事”是首要问题,对于目标需要有明确的约定,...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3 基于效益
效益导向模式摘要:
投资者以盈利为目的组建企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应以效益为首要的衡量标准。
§ 只说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确而不顾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 在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
§ 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实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