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彭晓旭

工作于湖南株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力自动化中心.爱好广泛,主要有写作、集邮和股票.已发表小小说、散文、新闻100多篇.现在崇向投资,希望寻找一种稳定的模式,可以轻松获利.

磁卡收藏,尴尬的市场


 一九九七年,邮币卡市场全面火爆。当时,磁卡收藏与邮票、钱币三分天下,而且价格也是一天一天往上涨,很多玩磁卡的瞬间变成百万富翁。但到了今天,很少有人说磁卡,磁卡的市场到底怎样?


 

胡子是株洲市收藏品市场中唯一有磁卡的柜台老板,说起磁卡,他感慨万干。测试卡九七年的时候三万多,去年他卖五干,今年跌到三干多了。他玩得最多的是茶文化卡,最高的时候几干,最低的时候几十,现在面值附近。


 

 


 

其他的卡,面值二到三折他也收,他说:“卡跌到现在已经不算钱了,现在收,一是价格便宜;...

Read more

买退市股的老洪



 

2015年8月18日,长航风凰复牌上市。这一天,做为股市小散的老洪,他达到了自己的人生巅峰,股票帐户的资金从不到30万变成了107万多。老洪拋完股票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100万转到银行,但不到十分钟,他又把钱转回了证券公司。

老洪是学化工专业的工程师,他大学毕业后先在研究所工作,后来领导要他下一线锻炼,结果就一直在一线。2015年的时候,工厂已经停产,工厂大多数人处于待岗状态。老洪知道要靠自己了,工厂给他的将来估计就是十多万补偿。

老洪没有买房,住的是单位福利分房,六十多个平房。老洪有一儿一女,最大的读初中,老婆在服装店打工,工资不交。老洪父亲去世早,有一个母亲...

Read more

看见:生活的卑微


  认识这个人,是书友和他熟。那天晚上九点钟的样子,他从书摊过,手里拿着一袋小花片,书友说:“你晚餐吃这个?”这个人满脸地笑,边笑还边咀嚼着小花片。

  书友说:“这个人扫马路的。”和他交流,他说:“四十块一天,租房三百一月,养不活老婆,老婆就回乡下种田去了。”

  有一次,和书友去废品收购站看书,居然在废品收购站前面的马路上看见他。他手里拿着扫把和撮箕,正在马路中细心地清扫。和他聊了几句,旁边一个小饭店的老板娘说:“这个人脑子有点不清白,他管的是前面一段马路,但他总扫到别人的地盘。”

...

Read more

废品站里的寻宝人


 搞纸品收藏的人,一定会和废品站打交道,至于成就怎样,一看运气,二看坚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谭满哥很早的时候就跟废品站打交道,那个时候喜欢翻里面的连环画和早期的书籍。但家里房子不大,加上这样的书放家里有味道,老婆嫌弃,就慢慢减少了收藏。

前几年,谭满哥下岗,先后在外面做过保安、小工和站街苦力,但因为谭满哥脚有点瘸,给谭满哥的工作机会并不多。谭满哥重新走进废品站寻宝,这一次是为解决生存问题。他在自己的家门口摆一书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废品站里宝贝很多,有看起来很新的书籍、有近期的新杂志,还很多是成捆...

Read more

走进湘潭白石古玩城


 昨天看天气预报是多云,但今天早上看天气预报突然变阵雨,只是因为是计划中的事,还是前往白石古玩城。齐白石是著名画家,也是湘潭市的文化名片,把收藏交易场所叫白石古玩城也是可以联系得上的。今天整个上午阴天,下了十来分钟小雨,总的来说,这样的天气对逛古玩城的藏友来说确实不错。

白石古玩城露天市场为主,店铺就二、三个开门,店中人气并不好。露天市场有好几十个摊位,杂七杂八的,但人流量尚可。有卖铜器的、有卖钱币的、有卖玉器的、有卖旧书和连环画的,也有些只是交流的或者是问价的,甚至还有卖白茶。市场有少量交易,但总的来说属于淡市。

今天同去的书友买了些连环画,连环画现在已经成为收藏品种,文...

Read more

小小说:韩信之小人


 韩信起得很早,却不知道要干什么,于是,背着一把长剑,来到本地最大的一个集市。

今天,是本地的赶集日,很多农家把家里多余的蔬菜、鸡蛋和自制的手工农具在街上叫卖。韩信并不需要买什么,但看到人家讨价还价还是很有乐趣的。韩信在集市上逛了几圈,抬头看看天,发现太阳已经老高。他摸摸肚子,肚子已在咕噜咕噜地响。他看看近处的一个饭馆,那里有热腾腾的面饼,但他没钱,他咽咽口水,就快步去亭长家。

亭长是他的远房叔叔,在当地算条件好的。有一天,他路过亭长家,亭长正在吃饭,就问了句:“韩信,吃了没?要不要吃点?”韩信没讲客气,就说:“来点吧。”

...

Read more

小小说:死亡游戏


 老陈退休后,突然爱好起唱歌和跳舞。唱歌是和一些同龄人组织唱歌组;跳舞则是偶尔跳跳广场舞,跳广场舞的人大多是女性,老陈站在队伍里有些碍眼,所以只能偶尔。

六一前的时候,老陈和唱歌组的人商量说:“大家都说我们老小孩、老小孩的,我们也一起到公园里去过过六一。”大家都笑,但大家也都同意。因为这一天,大家只是把唱歌的地点从社区活动室改到公园,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要求大家戴上红领巾。

六一那天,十几个老年人戴上红领巾走在大街上时还是引起了注目,但大家也是笑笑,目光里充满包容,老陈想:“要是在十年前,会不会有人议论我们老不正经?”

唱歌地点...

Read more

小小说:赛嫦娥


 一九二八年的秋天,湘潭乡下的陈家大院热闹非凡。陈家大院的正门打开着,但帮忙的人都走侧门,所以说,大门虽然宽敞,也很显空旷。陈家老爷坐在堂屋的大师椅上,虽在闭目养神,但还是让人感到很有威严。

大概早上十点钟的样子,外面突然锣鼓响起。陈家大院帮忙的人都跑到外面看热闹。陈老爷睁开眼睛,但身子没动。一顶小轿在陈家大院前停下了来,在一个小丫头的帮助下走出了一个绝色女子。

看到这女子,围观的人睁大了眼睛,但也有小声私语的:“这就是赛嫦娥啊,真好看。”赛嫦娥今年二十五岁,是湘潭城大老板李济的四姨太。据说赛嫦娥原来是个裁缝,她的手艺极高,还有一外号“陈...

Read more

虎哥


 虎哥是化名,但故事是他自己说的。

虎哥六十来岁的样子,实际年龄他说不清,因为他的实际年龄、身份证年龄、档案年龄都不一样。档案年龄53岁多,还差一年多退休,实际年龄应该早退休了。

虎哥说他小时候喜欢看水浒,水浒里的人最讲义气。应该说从小学开始,虎哥就经常打架,但虎哥身子并不壮实,打架有赢有输。那个时候,虎哥只是觉得打架好玩,因为一打架,看热闹的,相互帮忙的人多,人多就好玩。

虎哥并没有特别铁的朋友,但总有人喜欢叫虎哥,一是因为虎哥好玩;二是因为虎哥讲“义气”,也就是虎哥喜欢帮忙,叫他打架从不拒绝。

一九八几年的时候,具体年份虎哥不讲,说不记得了,...

Read more

散文:总想懒惰


 从今年1月1日下岗到如今已经满五个月了,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碰见熟人总会问:“怎么不选择去衡阳工作?”除了身体的问题,其实心里还有向往,就是改变一种生活方式,或许人生因此改变。

但现实是,越休息越懒惰,而且越到后面越心安理得。

记得刚下岗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是有规划的。如用十年的时间写一干篇小小说,可现实是写上几篇后居然没有了题材。开始时说:“不管有没有题材,每天写上一干字,写多了,说不定变成了长篇。”但写的时侯,发现不修改,一干字都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怎么有看新闻、看小视频轻松?有的时候就说:“反正写了也没什么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