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黑奴”原因的政经分析
马克思原理论在总体上是科学,不是神学,所以它是一把双忍剑。虽然马克思理论的普世济民的思想是伟大的,但是其理论的天生缺陷却使其这一伟大思想难以实现,且相反的结果更多。红色高棉、毛时代无辜死去的几千万人、唐山装甲车事件、广州孙志刚事件(暂住证事件)、福建红楼事件、上海陈良宇事件、沈阳刘涌事件等等都是活生生的见证。
如果我们只是看到山西黑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猛批市场经济,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应该看看事件背后的深处,个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黑奴事件特...
作者文章归档:曹国奇
马克思反比定律和劳动二重性中的逻辑问题
曹国奇
一、马克思反比定律不成立
马克思的反比定律是指商品的价值与其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即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无关,这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理,但是这个原理在实践中一直得不到验证。其实依马克思构建的逻辑体系也是推导不出这个反比原理的,马克思的能推导出反比原理是偷换概念的结果。马克思主要是将生产偷换成劳动、将生产力偷换成劳动生产力、将生产时间偷换成劳动时间这三个偷换(这里不讨论马克思是有意还是无意偷换概念的问题)。
(一),“商品的价...
经济学中的半调子——低成本论
曹国奇
黄焕金先生是一位对低成本情有独钟的学者,他的最小代价(耗费)理论讲的就是这个。在他看来商品价格趋于最小化,并以为这符合马克思的反比定律和主流经济学的递减定律而自信。这些所谓的反比、递减、最小代价(耗费)在本文合成为“低成本论”,并不考虑其细微差异,将统一予以批判。
不可否认,黄焕金先生在“低成本经济——是祸还是福?”一文中对他的最小代价(耗费)理论表现出不安(http://www.jjxj.com.cn/news_de...
论剥削的有理性和无理性
曹国奇([email protected])
连载《粤港信息日报》之“经济时评”,首载2003.12.19
(现证实此文未能刊完)
剥削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我们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当今正确认识剥削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何为剥削
简单讲,剥削就是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或产品。但是这不是一个很清晰的定义,因为真正要剥削的是产...
头规律决定利润追逐资本
曹国奇
利润的归属问题一直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其实马经也是西经)争论的核心问题,虽然理论上还分不出争论双方谁对谁错,但是实际中已有分晓。弄清利润的归属问题对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是十分且迫切重要。郎顾之争时曾有人请我谈谈看法,当时没有兴趣,现也借此文表献给友人。我认为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投入、利润和消费(终端)三者之间的关系。投入能收回是经济活动能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经济之本;利润是保证生产能扩大进行的条件,用于保证社会的长远利益;消费(终端)是保证生产的根本目的的,用于保证人们近期利益的,所以我们真正要处理的是积累和消费(...
马克思悖论及剩余价值论困境
曹国奇([email protected])
一、马克思悖论
如果马克思价值论是在于说明商品交换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那么,马克思价值论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悖论,他是:当从价值上看有“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时,则,从财富(商品)上看时有“工人剥削资本家的剩余财富”。
为什么有这个悖论呢?主要是由于价值与财富创造者不一致造成的。当价值与财富创造者不同一时,即当财富是由活劳动和物劳动共同创造的时,依马克思对剩余价值论的论证逻辑必然有&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