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贺雪峰

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从事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研究。

贺雪峰:宅基地退出应是一个自然过程


  • 宅基地退出应是一个自然过程
     
    贺雪峰
     
    最近几年,农村宅基地突然大热,其中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因为经济发展,城市幅射力增强,带动农村住房的升值,农村宅基地因此具有越来越高的价值,宅基地成为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二是中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耕地资源十分稀缺,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城市化必须要占用土地,包括耕地,如何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大问题。目前中国农村有大约2.5亿亩宅基地。如果能随着农民进城,将农民宅基地退出复垦为耕地,就可能在保持耕地总面积不下降的情况下,增加城市建设用地。...

Read more

贺雪峰:正确看待耕地抛荒


 
一、
中国人多地少,耕地有限,有限的耕地能否养活中国人,可谓举世瞩目的大事。正因为耕地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最多粮食,就会牵动国人神经。也是因此,谁来种田,弃田抛荒,都每每引发媒体高度关注。
当前中国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务工经商,留在农村人口以老弱病残为主,农业已然变成老人农业,因此,谁来种田就成为了问题。不过,在农村仍然有近七亿人口,其中接近3亿农业劳动力的当下,谁来种田不是问题,因为就是按21亿亩耕地来平均,劳均耕地也只有不足10亩,而在当前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面,劳均耕种30~50亩耕地是比较适宜的规模。
虽然劳均耕地规模仍然比较小,...

Read more

贺雪峰:为什么路线之争重现土地问题


  • 贺雪峰:为什么路线之争重现土地问题
    ——“路线之争·新三农辩论”系列之一
     

     一、

    因为对国情和农情的判断不同,当前中国学界和政策部门在三农领域已经形成了观点对立、主张迥异的两派,派主张其中一在当前中国快速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加快农村改革,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业基本经营制度、财政支农政策各方面同时推进彻底改革,以在短时期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快速城市化,并最终将中国由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变成与欧美日并驾齐驱的发达国家。这种主张...

Read more

贺雪峰:三农决策中的错位现象


Read more

贺雪峰:农业还是农民?


  • 贺雪峰:农业还是农民?


     

    ——“路线之争·新三农辩论”系列之三


     

    字号:
    2014-07-06 11:19:44

    当前三农问题的优先项究竟是农业问题还是农民问题,或者是农业兼农民问题?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对策在哪里?这就要分别对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辨析。


     

    一、...

Read more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文章应该怎样做?


  • 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贺雪峰
     
    一、
    2008年底曾到贵州湄潭县调研。湄潭自1987年开始进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试验,湄潭试验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国家农地政策的制定。从笔者调查情况看,湄潭试验几乎没有在一个方面达到了当时预定的政策目标,但这不妨碍湄潭试验在全国范围推广。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也就是说,全国农村要按湄...

Read more

贺雪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文章应该怎样做?


  •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文章应该怎样做?
     
    ——四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一、
    本来,政策部门尤其是中央决议中很少关注农村宅基地。最近几年,社会上希望借农村宅基地来做文章的舆论越来越强烈,最高层也异乎寻常地关注起农村宅基地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关于农村宅基地的规定中,也有很多新的内容,集中在决议的第21条: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相对于十八届三中全...

Read more

贺雪峰:农村金融制度如何创新?


 
——六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一、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一个老话题,如何创新,一直难以展开。我以为,讨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需要有对当前小农经济的环境有深入理解,不然这样的讨论又要落空。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和“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这两个问题值得讨论。
 
二、
先讨论如何发展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财物流出农村的情况长期存在,因此有农村失...

Read more

贺雪峰:论利益密集型农村地区的治理


  • 论利益密集型农村地区的治理
     
    ——以河南周口市郊农村调研为讨论基础
     
    贺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430074)
     
    内容提要:经济发展或土地征用产生密集利益,密集利益导致利益博弈。利益密集型地区治理的首要问题是解决钉子户问题,由此展开利益密集型地区治理的内在逻辑。为了解决钉子户提出的问题,利益密集型地区目前大多采用“摆平术”,且往往会援引体制外的社会势力。体制外社会势力进入正式的治理过程,可能导致...

Read more

贺雪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喜新厌旧”


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喜新厌旧”
 
——一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一、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甚至出现了农业经营主体唯新了之的情况,忽视了家庭经营尤其是2亿多户小农经营的基础地位。实际上,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即使对比一号文件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也会发现中央在关于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上的政策转向。
相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条款,一号文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是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而不再是三中全会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