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玉珍

  王玉珍,字麒鉴.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和讯财经专家成员、中银网专家组核心成员、现为法律、经贸、金融硕士生导师。
   内蒙赤峰人,高级经济师,经济学博士。华夏银行广西分行行长。   曾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调统处副处长,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处副处长。
  华夏银行北京管理部筹资发展处处长、办公室主任、计划信贷处处长、发展研究处处长、复兴门支行行长、朝阳门支行行长,华夏银行秘书,华夏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现为华夏银行广西分行行长。1998年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在金融研究、银行家、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参考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制度分析》(1998年),《商业银行法制、道德与管理》(2005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导论》(2006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论文曾多次获得各级奖励,曾入选中国专家人才大辞典。多所学校特聘教授。

“草根”—民营资本的地位与反思


“草根”产业最早是从乡镇企业起源的,意思是它根植于农业,由农业产生出来,是从草根中生长出来的企业,当时叫“草根工业”,带有诸多褒奖和赞许,后来逐渐延伸到所有的民营企业。与之相适应,民营资本也被称之为“草根资本”。

目前,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已经达200多万户,从业人员达到2700万人。从投资方面看,1980—2001年间,民间投资7万亿元,占社会总投资的30%;从就业方面看,1991—2000年私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了260...

Read more

不能用“仕场经济”代替市场经济


大家都知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的过渡阶段,计划经济的集权体制已被打破,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或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行为约束机制和转型机制偏差,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仕场经济”现象。“仕场经济”就是官场经济,强权经济,权力经济,就是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部分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不顾后果地对资源进行利已化配置的“经济”现象。“仕场经济”形式上是“计划经济”,但...

Read more

一个贫困县县委书记大肆卖官谁为它买单?


据半月谈消息报道,福建省周宁县,一个人口仅19万的山区贫困县,一个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仅3000万元的小县,却出了一位通过大肆卖官腰缠百万的大贪官--县委书记林龙飞。有关部门查明,林龙飞涉案金额达600多万元,占该县一年财政收入的1/5强。当地群众私下里都叫林龙飞为三光书记:官位卖光、财政的钱花光、看中的女人搞光。

林龙飞大肆卖官的行为和金额是触目惊心的,他的个人品质和道德败坏也是无可置疑的。但这里要说的是,谁对林龙飞大肆卖官的行为负责?谁为林龙飞大肆卖官行为的后果买单?

一是谁给了林龙飞大肆卖官的权力?

林龙飞大肆卖官的行为主要发生1996年~2003年...

Read more

资金过剩与资本短缺:经济学的新悖论2


资金过剩与资本不足,看似是管理者、企业家和政府政策制定者的失责,实则是经济学家的困惑和迷茫,是经济理论失去了发展方向。经济学理论似乎永远都在解决一个命题,即有效需求问题,不是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就是有效投资需求不足。几年来的经济学理论表现为数理分析和虚空的设想,脱离了现实实际。几年来的经济学诺贝尔奖,表现出严重的技术化、数学化、概念化和细节化的倾向,有关“信息不对称”的理论三番五次获奖,经济学的政治化、企业微观化和技术工程化使经济学失去了发展方向和目标,面对资金过剩和资本不足的悖论而无动于衷和手足无措。

在国内,经济学的浮躁,比文学有过之而无不及,经济学的风光在于探...

Read more

资金过剩与资本短缺:经济学的新悖论1


资金不足一直是社会生活的主宰,正由于资金不足产生了纸币和信用。而当资金不足进化为投资不足和资本不足时,需要更多的社会信用。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投资变成了巨额的豪赌,经理人、投资召集人的品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投资技术的成熟度使积聚资金进行投资变得越来越难。解决投资不足的努力被社会秩序、社会信用、消费需求的日益减弱而消耗殆尽,金融衍生品、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投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延缓了资本过剩的进程。但近几十年来,投资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说纸币的发明和信用的产生使资金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和解决,那么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彻底解决资本不足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同时,也引发了投资的进一步不足。

...

Read more

经济过剩与经济学的短缺


  世界经济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结构性短缺似乎也不存在,地域性短缺也正在消失,经济过剩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什么都呈现出过剩、供过于求是当代世界经济面临的共同问题。但经济过剩反映的却是经济学的短缺和贫乏。日本经济让凯恩斯主义的颜面荡然无存,而通货紧缩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脸上无光,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把生产力潜能解放出来,落后国家的工业化,数以百计的产品和数以十计的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前所未有的产品生产出来,商品过剩,货币供给过剩,已经成为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又一根源。

  翻开经济学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经济的短缺史,经济学的前提之一就是短缺,始终关注和研究的也是短缺,但实际上,过剩对...

Read more

简单与复杂化:生活中的哲理与真实1


  我们不能直面事物的本质。我们都知道,奖金是超额劳动的报酬,只有付出了超额劳动,才能拿奖金,但现在大部分奖金已经成为第二收入,只要按时上下班,只要完成任务,就必须给奖金,完成得不好,管理者也不能扣奖金,从而使奖金分配变得复杂化,奖金分配成为利益分配,多劳要多得,少劳不能少得,人人有份,大家公平,从而忽略了奖金的本质。我们也知道,只有表现好的才能提拔,表现优异者才能得到重用,但我们现在的用人体制是,到了期限、年限,你就必须给职务,正职不行给付职,付职不行给虚职,以致于你不提拔还要给个说法,甚至质问领导:我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提拔没有我?理直气壮,好象不提拔就是领导打击报复,就是犯了错误。...

Read more

简单与复杂化:生活中的哲理与真实


  有一个广告说得好:简单问题复杂化,太累;复杂问题简单化,贡献。道理上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是使我们的生活、工作越来越简单:机械的发明代替人工、电脑代替手写和计算、电风扇代替了扇子、空调代替了冰块,都是简单的过程和结果。但现实中,却往往相反,许多简单的问题由于我们的习惯思维和处理方式、操作环节的原因而复杂化了。

  先看几个故事:

  一所高校的考试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1斤白菜多少钱?有人答:5角;有人答:北京1元、上海8角、广州9角、深圳1元2角;有人答:小白菜2元、大白菜1元;有人答:早晨1元、下午6角。各有所答,五花八门,千奇...

Read more

“缝裤子现象”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启示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一个男孩买了一条长裤,回到家后穿上一试,长了一点。他请奶奶帮忙把裤子剪短一点,奶奶说,今天手头的事太多,让他去找妈妈。妈妈也没空,她已经同别人约好去玩牌。男孩又去找姐姐,但是姐姐有约会,马上就要走。男孩担心明天穿不上这条裤子,他带着失望的心情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务事,想起了孙子的裤子,就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来想起了这件事,又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妈妈回来后也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当然,这条裤子是没法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每时每刻都大量地存在着和发生着,但都被我们忽略过去了,同时,我们也忽略了它给我们的启示,以致于我们经常不得不...

Read more

“喂牛现象”的启示与思考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喂牛的故事:村边,一位老大爷正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屋的屋檐上,这样,牛虽然在旁边,但因为离得远,很难吃到,必须伸长脖子才能够得着。路人见此情景感到奇怪,就问老大爷:“你为什么不把草料放到槽里,让牛很方便的吃得到呢?”老大爷说:“这种草料不好,我要是放在槽里,牛就不会吃;但是如果把草料放到牛勉强够得到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地去吃,直到把草料吃光。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珍贵的,它就在我们很难够着或者完全通过很大努力才能够着的地方……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我们确定的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能够实现的,否则如果达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