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国均

刘国均,男,1954年8月生人,北京市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北京云志源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市密云区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密云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古代用人通鉴》《超越韦尔奇》《以史为鉴用人艺术》《遗失的头盖骨》《故乡的老槐树》《谍战云蒙》等,并主编了《檀营乡志》《白马关村志》《黄峪口村志》《东邵渠村志》等10余部志书,其美术作品多幅在北京参展并获奖。名字被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Email:[email protected]; QQ76348716

诚信是企业家的生命


俗话说,人无信而不立,不讲诚信的人在社会上是无法立足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欺诈对人换来的是被欺,以诚信对人换来的是忠诚。

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都不会忘了以诚信来争取人才。

魏文侯喜欢打猎,经常与负责打猎的官员约定午时到郊外去打猎。有一天早朝,下起了大雨,天气特别冷,文侯与群臣在一起喝酒。君臣喝得正高兴,文侯问大臣:“时间是不是快到中午了?”大臣说:“现在正是中午。”文侯急忙命令撤酒,催促负责驾车的人赶紧备车。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雨,大臣说:“下大雨打不了猎,何必要空跑一趟呢?”文侯说:“我与负责打猎的官...

Read more

竹有低头叶,梅无仰面花


谦虚是一种美德。保持这种美德,对于企业家来说,不光是为了独善其身,它还是协调企业上下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企业领导者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以谦恭的态度对待遇员工,在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员工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同时,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集中大家的智慧才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作为企业领导者来说,要经常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向员工求教,向群众要智慧,向群众问计策,群策群力,有这样的企业家,你想让企业不发展也难;如果企业领导者企图以一人之智掩盖大家的智慧,自以为是,听不进群众的意见,除非他想把企业搞垮了,不然的话没有第二个理由解释。

古代帝王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但有作...

Read more

企业也要讲回避制度


生活中夫妻是越近越好,工作上夫妻还是离远点好。生活中的夫妻太远了,不但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而且还容易致使感情淡化,时间长了还可能出现移情别恋的危险。工作中的夫妻太近了,也会给工作造成不便。因此有必要在企业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一种制度。它是指主要领导干部或重要工作岗位的人员,如果有直系亲属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单位工作就要回避的制度。实行回避制度,一是有利于领导干部开展工作;二是避免营私舞弊的现象发生。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还不一样,企业管理的对象直接是人财物,因此,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干部更应该实行回避制度。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把回避制用在吏治管理上了。

...

Read more

不要让人才“上错花轿嫁错郎”


对于一个人才来说,最悲的是“上错花轿嫁错郎”。“上错花轿嫁错郎”就意味着自身的一身武艺也只好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再从头做起,不知又耽误了多少年。因此,用人一定要人尽其才,适合干什么工作就让干什么工作。同时为弥补开始定岗不准确,应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试用制度。所谓试用制度,就是员工招进来之后,不是马上确定岗位,而是有一定的试用期。企业不同,岗位不同,试用期长短也不同。有的企业三个月,有的企业六个月,有的企业一年。为什么要有试用期呢?我们选拔聘用人才,再看得准也很难一点问题不出,很难对一个人看得那么准,试用一段时间,不行再退回去。这样就可以避免因...

Read more

水不流则腐,人不流则“死”


流水不腐,活水养鱼。流动的水永远是清洁的,活动的水更适合鱼的生长。同样的道理,员工队伍如果死水一潭,也就失去了活力,更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因此,必须在保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一下岗位的交流。为什么呢?一是有利于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个人在一个岗位呆时间长了,随着兴趣的减弱,逐渐产生惰性。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最好是五年左右,超过这个时间人们就容易产生惰性,对工作就失去了兴趣,工作也就没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一个人特别是干部在一个岗位时间长了,人事关系就会变得复杂化,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三是有些人的岗位开始安排的并不一定科学,不一定适合这个人的特点,不...

Read more

关爱是一杯香醇的美酒


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也是尊重人才的重要表现。企业领导者对员工一定要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感情上体贴,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用真情呵护人才。

三国的孙权对属下可以说是关怀备至。大将吕蒙从小当兵,没有文化,当了大将以后,发布命令,起草文件都得让别人代办,有些人睢不起他。孙权为了维护吕蒙的威信,培养吕蒙的才干,就让他下功夫读点书。在孙权的督促下,吕蒙下功夫读了很多书,很快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将领。吕蒙生病以后,孙权非常关心。他把吕蒙接到内宫,让御医亲自给他治病。每次御医给他扎针,就象扎他的肉一样难受。他关心吕蒙的病情,想看看他,又怕吕蒙累着,就偷偷把门帘掀起一条缝看他。看到吕蒙能吃点饭了,就格...

Read more

尊重人才从小事做起


尊重人才有许多种情况,可以从大的方面入手,如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或者在精神方面给予隆重表彰,或者给予提拔重用,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尊重人才也不要忘了小节。有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小节问题伤了人才的心,人才就会弃你而去。明智的企业家尊重人才总是从细心做起,他们从不放过一件小事。

古代帝王尊重人才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周公是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早年协助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开国功臣。武王去世后,成王即位,当时成王年龄还小,由周公负责摄政辅佐。

周公知道,周朝之所以能推翻商纣王,主要是得益于吕尚等一批贤臣的辅佐,而吕尚原来不过是渭水河边一个钓鱼的老头,是先父...

Read more

批评是为了成其才,使用是为了尽其才


爱才之心人人有之。每一位想有所作为的企业家都会把人才视为掌上明珠。他们对人才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工作上关怀,对忌妒人才,打击人才,诬陷人才的现象毫不手软的给予处理。这样做是对的,如果一个企业领导者不能很好的保护人才,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者。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庇护人才不能护短。人才也不是完人,不是一点缺点没有。对人才的缺点也要给予帮助教育,也要无情地指出来,帮助人才改正缺点和弥补不足。否则,不但会毁了人才,还会影响其他员工的情绪和积极性。

宋朝有一个侍御史叫程元凤,为人刚正,喜爱人才,但爱才不护短。对人才有了缺点毛病,必会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甚至向皇帝弹劾。所以,在任侍御史...

Read more

用人重在扬长避短


  世界上没有完人,没有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用其长处,人才就会有使不完的劲;用其短处,人才就成了“牛追兔子--有劲也使不上。”正确的方法是扬长避短,在发挥他的长处的同时,对他的短处还要有所抑制,防止他的短处造成负面影响。这是需要我们企业领导者时刻注意的。

  光武帝刘秀深知每个将领的长处和短处,他用人总是扬长避短。他手下有一名大将叫贾复,这个人的长处是作战勇敢,短处是容易轻敌。因此,刘秀不让贾复为主将,而是让他在有名望的将军手下为副将。如果必须让他为主将率军远征,必得派一名德高望重的人做监军,给予必要的节制,免得轻敌失事。刘秀这样做不是看不起他,而是为了保...

Read more

关爱不溺爱


  对人才的关心是应该的,无论是关心政治上进步、生活上困难,还是工作上顺利与否都是应该的。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主管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作为企业领导者,要从各方面关心人才。但是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不等于放纵溺爱,不等于有错不管,听之任之。那样的爱是溺爱,溺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

  清朝雍正皇帝有一个得力大臣李卫。任云南布政使,李卫作风泼辣,雷厉风行,且廉洁勤政,克己奉公,他为官一处造福一方。可惜他缺点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他生性骄纵,对上级粗率无礼,对下属又十分刻薄。弄得上下左右关系紧张,经常有人向雍正皇帝告他的状。雍正皇帝没有因为李卫是他的爱臣就娇纵溺爱,而是在肯定他的成绩的同时,对他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