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行走在东西文化间的使者
看过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和《喋血双雄》,你一定会被他的魅力所吸引。那华丽而控制自如的镜头、舞蹈般的枪战动作以及英雄主义精神,无不令其为之倾倒。尤其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决战,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的精髓:那烛光中映出的圣母像,空中掠过的白鸽……这是他最想用镜头来表达出的东西,有着吴宇森哲学式的电影,骑士般的主角,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既体现了东方美学,又表现出了西方文化的美感,这种...
作者文章归档:赵晏彪
三
天灾隔不断血脉之情,大难泯不灭爱心涌动。大灾来临,我们的玛丽天使没有失语,他们迅速行动起来,伸出了救死扶伤的双手,奉献了他们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特有的人道主义爱心,他们用这种爱心点亮灾区人民的生命之光,他们用天使般的温暖焐热了灾区人民的心田。
救人,是天使们日夜奔赴的使命;生命,是天使们昼夜抢救的珍宝。在灾区、在绵阳、在安昌镇、在秀水镇,为老人、孩子和产孕妇疗伤,为震区的每处污染源清洁、消毒,为灾区的亲人分发药品……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每一处需要帮助的...
二
地震灾难,屋毁人亡,乃国之不幸,民族不幸;但天灾让我们看到了真诚的力量,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能够在天灾面前,迅速行动起来,万从一心,众志成城,捐款捐物,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谐关爱的伟大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说,天灾无情,人间有爱,这又是国之大幸,民族之大幸。
5月14日中午13点,在救援“黄金72小时”内,玛丽全体医疗队志愿者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当机场得知他们是去一线抗震救灾的医护人员后特别支持,立即为他们开辟了绿色通道,药品、设...
一
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历史,永远牢记这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一场震撼中国、撼动13亿人的劫难,轰然而至。汶川,血泪之地;绵阳,生灵之痛;“5·12”,国家之殇。她像一条迎风飘扬的黄丝带,高悬于中国。这条上书SOS的黄丝带,是亲人离散后的求助标志。
2008年5月13日上午10时许,在四川受灾消息传出的第一时间,北京玛丽妇婴医院紧急召开董事会,决定响应温总理的号召,发出动员令,迅速组成一支医疗志愿队在第...
吴宇森是个追求完美性格的人,对事业和国家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这促使他放弃五部好莱坞大片,耗时三年来拍《赤壁》这部电影。他说:“北京奥运能更全面、更具体地展现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影响力是电影及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及的,但是电影也是重要的方式,我希望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品质和情操。”吴宇森学贯中西之后,对民族文化仍有深刻的认识与固执的坚守,他对人、对事始终保持中国人特有的“感激之心”和欣赏的姿态。这使他对电影痴迷不悔,在戏里戏外遇到让他感动的事情都十分珍惜。有时也会情不自禁...
晏彪按:
近几日,有朋友告之,我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周瑜是理想男人 吴宇森:<赤壁>搭文化桥梁》文章被一些网站转载但却没有将我的名字刊登出来。网站转载我的文章本是一件好事,遗憾的是,在刊登文章时忘记了刊登上作者的名字。我得知后,与有关网站的编辑进行了联络,他们也表示尽快将我的名字加上去。为此我对他们及时改正的态度表示赞赏。现将我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周瑜是理想男人 吴宇森:<赤壁>搭文化桥梁》文章刊登在博客上,以飨读者。
吴宇...
晏彪按:
近几日,有朋友告之,我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周瑜是理想男人 吴宇森:<赤壁>搭文化桥梁》文章被一些网站转载但却没有将我的名字刊登出来。网站转载我的文章本是一件好事,遗憾的是,在刊登文章时忘记了刊登上作者的名字。我得知后,与有关网站的编辑进行了联络,他们也表示尽快将我的名字加上去。为此我对他们及时改正的态度表示赞赏。现将我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周瑜是理想男人 吴宇森:<赤壁>搭文化桥梁》文章刊登在博客上,以飨读者。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