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凯

某报编辑。关注财经。

“杨帆门”折射师生关系的异化


  1月4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在上“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选修课的最后一节课时,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与一名欲离开教室的女学生肢体冲突。第二天,杨帆在学校官方网站发布“致有关院领导的信”,对前天晚上的事件作了简要说明,并要求学校处理相关学生。同时委托其研究生公布了该课堂“未坚持听完课学生”的名单,称“原则上缺席者不能及格”。

  对于这起颇有些惊心动魄的师生冲突,媒体将其称之为“杨帆门”事件。其实,对这起事件起什么样的名称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是,这起本不该...

Read more

熊培云:杨帆门是道什么门


  有个笑话,讲的是一个人去看电影,由于迟到了几分钟,电影院的门已锁上。于是,他央求看门人:“只要给我开点空隙,我悄悄溜进去,不会影响别人的。”然而,看门人还是拒绝了他:“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我只要一开门,里面的观众就会全部跑光的。”

  如你所知,这只是一个笑话。然而,你也得承认,当笑话以一种诙谐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时,它们又是真实的。只要你细心,就不难发现,这种“电影院故事”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最近发生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门”。

  1月4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在上...

Read more

南方日报:从“杨帆门”事件中能找到大学精神吗


  看到中国政法大学“杨帆门”事件发生,成为了新年高校第一“门”,倒是一点也不惊讶。由于不少学术界的朋友和杨帆教授相识,当年在学校帮忙操办人文讲座的时候笔者也和他打过交道,因此对他的个性略知一二。此番在大学课堂杨教授和逃课女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在我看来不过是一次稍显极端的表现罢了。

  杨帆建议全校师生大讨论,说明他对大学教学环境是不满的,他可能希望通过大讨论来改变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真理不辩不明,大讨论当然有必要,只不过局限于中国政法大学,就显得过于谨慎了。“杨帆门”事件虽然发生在那里,却是高校教学与学习之间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