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琼

希望中国的豆类蛋白能够与欧美的同类产品相抗衡

想找回丢失的童真


几天前,偶尔路过朋友的小店,便进去听听音乐,聊聊天,忙里偷闲放松片刻。她兴致勃勃地聊起她去香港如何逛街,并很开心地向我展示她买的好东西 ---- 两个小娃娃,而且马上上网告诉我有很多这种小娃娃的迷,她告诉我了名字,可我已经忘了。通过她,我才知道有那么贵的小娃娃 ---- 有的售价竟然要1000多元人民币!她看到我吃惊的样子,很不以为然地说:“还有比这贵的呢!”我哑然、沉默。半天,我说了句:“我有了自己的博克,但和小娃娃相去甚远,都是谈些商业上的事。”“没法和你比,你干的都是大事儿。”她的话并没有什么别的含义,但在我听...

Read more

欧盟“货币使团”的到来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恐慌


近日,出口商们常谈的话题之一就是欧盟“货币使团”的到来是否会强制人民币对欧元也升值?这种恐慌造成的结果就是各企业尽量不签或少签远期合同 ---- 即便是以欧元结汇!

在以出口为主的小杂粮市场,出现了怪现象:买方追着卖方报盘,而卖方则因种种原因不愿报远期发货的价格,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汇率的变化。 刚刚适应了从美元转为欧元的报价方式,却又因该使团的到来而胆怯裹足不前:一致的说法:等等,看看中国政府会怎样。在小杂粮市场,由于基本上都是初加工产品,利润空间非常薄,汇率稍有波动,就会造成亏损。报盘时赚钱、发货时持平、结汇时亏损 ----- 吃过亏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因此...

Read more

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小对策


自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来,许多企业都因以美元成交而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对于出口企业,尤其是签订远期合同的出口企业,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办法规避汇率变化的风险:

1- 对欧元区出口:这不言而喻,以欧元作为结汇货币单位,签订欧元价格的合同;

2- 对非欧元区的出口:

a) 如果是通过欧元区的贸易商向第三方出口,可以要求买方以欧元作为结汇货币单位,按欧元签订合同价格, 因为在欧洲,基本上所有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都和银行签订一些远期锁定汇率的合同,所以,对于这类的贸易商,只使会产生一些换汇成本,不会产生汇率损失。

b)观察人民币对进口国的汇率变化情况,如果可能,可以考虑以进口国的货币单位作为...

Read more

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思考


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有许多人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压力和阵痛冲击着每一个与出口有关的企业。

 

人民币的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单一出口型的企业向技术型、高附加值、多元化企业转化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急剧升值,没有留给这些企业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转化,给大多数来不及转型的企业都将带来重创。人民币升值这一事实-----无论中国人是否已准备好、是否愿意接受,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正确”升值,似乎不完全取决于中国人想怎么做,因此,如何积极正确地应对人民币升值给国计民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每个相关企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