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长杰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
乌丹一中90届文科班,内蒙古大学90级国民经济管理(90计划)专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

沈阳万达商业广场拆除重建的背后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九篇》

  沈阳万达商业广场拆除重建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2006年11月05日09:54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长杰  沈阳报道

  一个动听的主意,不一定就是一桩挣钱的生意。

  在沈阳,万达集团历时四年的商业地产轮回,似乎验证了这句话。

  从9月28日拆掉沈阳万达商业广场精品商铺(下称万达广场)中间步行街天棚的第一根横梁开始,日夜赶工至今,这个曾在2002年叱咤风云的地产项目,拆除工作已进行过半。

  万达集团一位高管透露,拆迁后的土地,连同一直未开...

Read more

环渤海治污主体谋变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八篇》

  环渤海治污主体谋变

  2006-11-59:45:27

  经济观察报记者  刘长杰  沈阳报道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5日讯:一个企业,就污染了一条河流。这种现象,在辽河上游的支流中,很常见。

  辽宁省康平县八家子河就是这样。这条流量有限的小河,仅仅上游的一个草浆造纸厂,就让河水水质成为劣五类。

  而像沈阳细河、抚顺李石河这样的支流,其异常糟糕的水质,则是由上游众多的重化工企业排污所致。

  2005年,辽河上游的43条一级支流中,有24条是五类或劣五类水质。...

Read more

大庆找到新的大型油田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七篇》

  大庆找到新的大型油田   原油储量达8到10亿吨

  2006年10月29日11:36

  来源:经济观察报   刘长杰  勾新雨

  找油,不停地找油,这是中国产量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的头等大事。

  “大庆油田又发现4大含油区块。”

  海拉尔盆地的探明原油储量有8亿到10亿吨,产量可达每年几百万吨,差不多是一个新的华北油田”,10月11日,接受本报独家专访的大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冯志强博士向本报证...

Read more

内蒙古反思高载能发展奇迹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六篇》

  内蒙古:消退中反思曾经的奇迹

  http://www.jrj.com2006年10月21日12:30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长杰  内蒙古报道

  一场寒流之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最低气温迫近零度。树上依然有绿,冬季突然来临。

  10月19日,在乌兰察布市新丰热电厂平静的厂区周围,一个月前金黄的向日葵和翠绿的玉米地,已被干枯的秸秆所替代。这个本轮宏观调控中声名鹊起的热电厂,在被紧急叫停时,已经投入了22.5亿。“然而它现在一钱不值。”附近的村民说,“要...

Read more

医改大庆模式调查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五篇》

  医改大庆模式调查

  2006年10月16日9点57分  来源:经济观察报

  勾新雨  刘长杰

  【本文摘要】去年,总医院门诊量130多万,比社区医院成立时的2003年增加20%,在黑龙江省内排行第一。

  24岁的护士刘巍峰敲开大庆市让胡路区希望社区居民的家门时,迎来的常常是一张张冰冷的面孔。

  “当时是99年的年底,我们都穿着白大褂上门登记,很多居民觉得丧气”,刘巍峰回忆说,现在这里的居民和她都成了朋友,她所负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诊量也从当年的两三个人发展...

Read more

辽宁省300亿回购不良金融债权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四篇》

  辽宁省300亿回购不良金融债权

  www.eastmoney.com2006-10-0209:47

  刘长杰  马宜  经济观察报

  这是一纸让签约双方都很满意、都有抱怨的合同。

  从5月12日延期到6月12日,再延期……9月22日,经过9个月的马拉松式谈判后,辽宁省政府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最终签署了《债权转让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长城公司打包转让商业性不良金融债权总额为336亿元,首次转让债权163亿元,其中本金97.38亿元;而债权受让方辽宁省,将出资33...

Read more

东北金融中心:沈阳大连暗斗明争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三篇》

       东北金融中心双城记  "秋波"两送沈阳大连暗斗明争
     
  经济观察报  2006年09月25日07:29

  刘长杰

  沈阳,大连。

  中国东北两个最为引人注目的城市,同样都以“东北老大”的心态,注定要在增强自身对东北的影响力、控制力上,进行一番激烈的争夺。

  先有东北银行的明争,现在,随着伦敦金融城的辽宁之访,又曝出...

Read more

“东北制造”品牌突围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二篇》

  “东北制造”品牌突围

  http://www.sina.com.cn2006年09月17日10:43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长杰  沈阳报道

  尽管这个从9月4日开始、历时20天的宣传活动只给每个企业家不到10分钟的演讲时间,但在商务部组织的“品牌万里行,东北振兴行”的各种论坛上,东北的企业家仍然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的企业品牌。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在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三年之后,初步摆脱了发展困境的“东北制造”,悄然确...

Read more

重归央企 东北大国企改革轮回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一篇》

  重归央企  东北大国企改革轮回

  http://www.sina.com.cn2006年09月03日11:55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长杰  沈阳报道

  因为找到了新的婆家——中国铝业公司。连续三年巨亏、资不抵债的抚顺铝厂,最近将投入巨资进行环保改造,并扩大一倍产能。

  截至目前,辽宁省有近4成的国企重新加入央企。而那些本身已经做到行业老大、又没有央企对照的地方大型企业,比如东北制药、沈阳机床、沈阳鼓风机等,产权多元化改革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

Read more

新丰电厂事件调查


  《2006年新闻笔记第三十篇》

  新丰电厂事件调查

  http://www.sina.com.cn2006年08月20日10:00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勾新雨  刘长杰  呼和浩特、丰镇、赤峰报道

  8月18日上午,内蒙古丰镇市的新丰热电厂,厂区内一片平静,几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修葺大门口的一块洼地。

  这座在本轮宏观调控中处于风暴眼的电厂已经基本建成,庞大的厂房矗立在一片长满了金黄的向日葵和翠绿的玉米地中,分外显眼。

  “我们这里的300来留守人员已经8个月没有开工资了,现在是雨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