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匡政:周立波是如何沦为“周自宫”的
周立波最近在网民中获得一个绰号,叫“周自宫”,这源自他微博上的一番宏论。上海民众数万人自发悼念胶州路大火的前一天,周立波在微博开始频频对网络民意发难,认为网络上“无界别、无贵贱、无高低”地发表观点,会“导致一种虚拟的无政府空间”,并称“娱乐可以,当真必惨!政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实是一种‘自宫’行为了!”这条微博的2000多条评论大多是嘲讽与斥责。此前他还发布了&ldqu...
作者文章归档:叶匡政
叶匡政:周立波是如何沦为“周自宫”的
周立波最近在网民中获得一个绰号,叫“周自宫”,这源自他微博上的一番宏论。上海民众数万人自发悼念胶州路大火的前一天,周立波在微博开始频频对网络民意发难,认为网络上“无界别、无贵贱、无高低”地发表观点,会“导致一种虚拟的无政府空间”,并称“娱乐可以,当真必惨!政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实是一种‘自宫’行为了!”这条微博的2000多条评论大多是嘲讽与斥责。此前他还发布了&ldqu...
叶匡政:“海水进疆”与炸喜马拉雅山有一拼
据报道,新疆正在研讨“海水西调”。新闻透露,内蒙古已成为“海水西调”的试点省份,锡盟成立了“海水淡化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据说项目一期总投资要628亿元。这个“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看到如此宏大的构想,我想大多数人会惊...
叶匡政:《红楼梦》并没有颠覆儒家世界
最近在读《蒋勋说〈红楼梦〉》。此前只读过蒋勋的两本小书,对他的文字却抱有好感。优雅简洁之外,还有一种人生智慧蕴含其中。这本书也不例外,对《红楼梦》的见解很通透,说了很多有意思的话,比如青春王国、最像镜子的小说、最早的女权主义者等说法。他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核心,比“痴”更重要的,是一种“还”的哲学,就像黛玉要用一生眼泪来“还”宝玉一样,人世间很多不可解或荒谬的情缘,因有“还”的哲学,也就让人有了懂得和超越。蒋勋对文学...
叶匡政:“大国学”是对季羡林的误读
读了《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书看着又大又厚,因是一个90多岁的老人在病房里的闲聊,读起来很轻松。这本书记录了老人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16日共74次口述的内容。最后一次口述,距季老去世不到一个月,算是老人临终的话了。蔡德贵也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能花这么长时间听一个近百岁老人的诉说,真的印证了蔡先生“德贵”之名,这份情谊尤让人感到珍贵。
能看出,这些口述基本是原始记录,除作者可能删除一些不便发表的内容外,大多是原话呈现。比如季羡林谈及给鲁迅儿子监过考,记录者问:&l...
叶匡政:今天为何要重提切•格瓦拉?
新版《切•格瓦拉画传》放在我桌上很多天了,我常拿起来翻一翻。这个时代发生的一些事实,很容易让人们想到切•格瓦拉,这也是他总被人们以各种方式提起的原因。切说的“牺牲的年代”,切说的“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我!我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都极易在热血的年轻人中找到共鸣。
切•格瓦拉的奇异之处在于,迄今为止,他仍然能够让人联想到革命与理想、浪漫...
叶匡政:李少红上了红学家的当?
看了数集我才明白“无语”二字真正的感受。按说新版《红楼梦》道具精致,服装、荷包、托盘、家具都是专门定制的;画面也很唯美,造景、特效、细节也很讲究;台词、旁白完全忠实原著,就像导演把原著摊在大腿上拍的,完全看不到编剧的痕迹。但把这些因素放在一起,就是让你觉得不对劲。坐在电视机旁,我常恍惚地感觉回到了广播剧时代。
李少红一再宣称自己“忠实原著”,在我看来,这大概是中国电视剧有史以来,扇向“忠实原著&...
叶匡政:谁导演了丰田“召回门” 的冤屈大戏
丰田公司陷入的“召回门”,很像一场年度大戏,演了一年,终于出现戏剧性转折。《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在对丰田车持续调查5个月后,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对丰田汽车的黑匣子检查后,未发现丰田车电子控制系统存在缺陷。报告指出,在车辆发生事故中,驾驶员并未踩下刹车片,而是在紧张状态中踩下了油门踏板。虽然这个结果不过验证了丰田坚持的立场,但驾驶者的小小失误,竟酿出汽车业的一个如此惊天大案,也算让人们见证了一回全球汽车市场的波谲云诡。
&n...
叶匡政:钱文忠的语录就是“随地吐痰”
新星出版社对语录体的书,一直情有独衷。看过它们出版的两本书,东东枪的《俗话说》和奶猪的《我呸》,都是有眼光的选择,对当下文化氛围的把握也很到位。手机短信、即时聊天、微博的流行,使人们正在走向一个“后口语时代”。这个时代,与远古“口口相传”的年代有些相似,只不过电子工具,使人们的沟通不再受空间的限制,远隔千里也能实现即时互动。
就像口语时代的主要文学样式,是谚语、寓言、诗歌等短小文体一样,今天流行的文体是段子。我觉得可...
叶匡政:说说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那些事儿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有两个日子很重要,一个是8月15日,一个是9月3日。8月15日,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北京时间;9月2日,则是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日子。当年国民政府把9月3日确定为纪念日,后来,国务院也沿袭了这一旧例。不过,民间对8月15日的记忆似乎更多一些,多把这天看作抗战胜利的标志日。这几天,恰好在读关河五十洲在新浪连载的《正面抗日战场》长篇博文,感触很多。这个人和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写法相似,文笔活泼,对历史的演绎用的也是一种新纪实体。我对这类历史类读物一...
叶匡政:《花花公子》没把美国民众导向色情深渊
(《北京青年报》2010年2月23日)
美国《花花公子》杂志57岁了。57年后,诞生了一本中国人解读《花花公子》的图书,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兔子先生》。书名虽没有“花花公子”的中文字样,但那个兔头的含义,早已深入人心。与网上的色情视频比,《花花公子》这些图片,今天保守得就像一群淑女。翻看这本书时,我作为一个成人,有一种隐隐的自卑感,就是感到美国民众的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要远远高于我们。这本在中国被视为禁区的杂志,竟然没有把美国民众导向色情的深渊。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