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勇民

貌平平,以人不可貌像自欺;文平平,奉金子会发光为圭臬。愿结交天下读书诸君,识字断文,煮酒论诗。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http://zghzzym.tianya.cn

胡景北:惜乎哉,刘树成!——从难产而终于出生的2005年第10期《经济研究》说起


(转贴者按:刘国光的文章看得我得了三闷:气闷、烦闷、郁闷,抛出来这么长时间,有心想写点批驳的文章,但一直没有时间组织。现在有胡景北教授出面回应,很好,让我省心不少。虽然表面针对的是刘树成,其实矛头直指那些经济学上的木乃伊。)

     难产而终于出生的2005年第10期《经济研究》,今天放到了我的书桌上。难产的原因是《经济研究》编辑部有人不同意发表已在网络上和其它杂志上发表的刘国光文章。而这期《经济研究》带着刘国光文章出世,不蒂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一大耻辱。因为刘国光的文章不具有任何经济研究的性质。说到底,刘国光的文章仅仅是被父母宠惯了孩子,刚刚发现...

Read more

李仁贵 刘安国:挑战诺贝尔奖的印度经济学大师们


李仁贵 刘安国                         

  众所周知,自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69年首度颁发以来,截至2004年,已先后颁发36届,共有55位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获此殊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获奖者绝大部分来自欧美国家。例外的情况是:1975年度获奖者利奥尼德·康托洛维奇来...

Read more

中国新闻周刊:从明星读研到村官考试


●文/秋风

   在一个多元时代,知识不应成为唯一的标准,考试也不是唯一公平的机制。而在今天,我们的社会还有一种根深蒂固、却在现代已经完全错位的知识崇拜

  北京师范大学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引来一批明星凑热闹。
把考试看得特别神圣的人们已经在热烈讨论,这些明星会不会受到破格优待,似乎对明星一破格,天就塌下来了。但其实,举办艺术硕士专业,明星哭着喊着拿学位,本身就是荒唐事,读了硕士才能当明星?或者人们会因为赵薇、李琦有文凭就看他们的戏吗?

  但是,这样的荒唐事,却随处可见。比如,哈尔滨市道里区对村级干部的遴选,做出了一番别出心裁的安排。该区要求村委会主任候选人必须参加...

Read more

走向好的市场经济,避免坏的市场经济


钱颖一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钱颖一: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我感到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研究和看法。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当前多元化的道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今天上午两位发言人作了精彩的演讲,我想下午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同样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很复杂,大家生活在经济中有直接的感触,有第一手的资料和感觉。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稍微跟它保持一些距离,能使我们看到一些因过于接近看不到的东西。今天从这样一个视角来谈谈我的见解,也是因为我多年在海外的学术机构研究现代经济学,关注经济的改革,从这样的视角...

Read more

“考场之外,谁来监督?”


     尽管一直以来要求高考改革的声音不断,但至少高考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还是为人所称道的。当然,在普通老百姓当中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考试过程确实比较公平、公正的,不过招生就不一定了。这句话恰恰道出了当下的实情。无论是谁,只要是同一科类,同一省份,在考场上做的必然是同一张卷子,在阅卷时必然也享受同等的待遇。即使在阅卷上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也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它很少取决于你是否有一个好爸爸。但是,在招生录取的时候,一个好爸爸可能会比一个好分数更为有效。而后者正是人们所担心的。遇罗克曾经说过“凡是经过个人努力仍达不到的荣誉和地位,我一概不承认。&...

Read more

英国知名记者看全运 国内赛事为何这样奢侈?


郭吉戈  

     全运会不仅仅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海外媒体也被这一“盛事”所吸引,但太多的怪现象让他们无法理解,以下是泰晤士报记者在十运会结束之日发表的评论文章,大意如下:

  12天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中国十运会开幕式上赞中国为“新兴之国”,这个并不太幽默的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给出了极为深刻的讽刺。

  全运会的规模如同中国的奥运会。四年一届使得南京20年内不太可能再度成为东道主,当然举办奥运会的可能性更小。但在这座城市中,你可以看到那座规模宏大的奥林匹克公园(包括多层的媒体中心,并连通八车道...

Read more

纪检部门要关注家属移民国外的官员


    最近几年,外逃贪官的数量越来越多,其所携带的赃款数额也不断扩大。从google中输入“外逃贪官”很容易搜索到“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非法套取40多亿元人民币巨额工程款,逃亡海外” ;“中国银行广东分行财会处处长许超凡、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许国俊与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的另一位负责人余振东盗用4.83亿元后,分别远遁海外”;“程三昌:河南豫港公司原董事长,曾任漯河市市委书记。2001年5月,程从香港不辞而别,携巨款1000多万元和情妇跑到新西兰定居。”...

Read more

土地困局待解:江平、周其仁、白重恩、白南生四人谈


《财经》主持人语
 土地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无疑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稀缺资源,土地的合理、有效使用,将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土地的滥用,则不但阻碍经济的增长,更会带来众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弊端,如当前我们所见的土地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所谓房地产泡沫及其孕育的金融风险、涉及土地的贪污腐败,等等。
 大体而言,经济现象是经济行为的结果,而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又是在一定制度下的理性选择。我们固然需要关注和报道当前涉及土地问题的各种经济行为,更应当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制度根源。深刻地认识问题,才能为真正解决问题提供现实的可能。
 为此,《财经》编辑部最近约请了四位经济学家和法...

Read more

有关毛泽东研究的几个问题


 鉴于前段时间网友对《毛泽东是重大的历史现象——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答《凤凰周刊》问 》一文的关注,本博客将继续转发有关这一系列的文章,欢迎网友参与讨论!

●高华

     谢谢大家,也谢谢许教授的介绍,其实我没有专门做过毛泽东的研究,只是我做的历史专题研究中有时涉及到了毛泽东。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交流。我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谈这个话题。今天我大概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有关毛研究的一般概况,第二个问题,是谈几个涉及到毛泽东研究的重要观点,第三,就这些观点、看法谈一些我个人的意见。大概就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