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稼祥

1955年生于安徽省铜陵县,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11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高级研究编辑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员;2000年3月赴美客居坎布里奇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3年。长期从事经济、政治、国际政治、企业战略以及中国传统谋略思想研究,在政界、学界和商界均有阅历。主要作品有:《邓小平:思想与实践(1988年)》、《股份化:进一步改革的思路(1985年)》、《新权威主义述评(1989年)》、《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1997年)》、《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2004)》、《果壳里的帝国:洲级国家时代的中国战略(2005年)》、《一杯沧海(2005年)》等。

“一,二,一……”:奥巴马国情咨文及其它


“一,二,一……”

——奥巴马国情咨文及其它

 

美国东部时间127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山发表上任后首份国情咨文。整个演讲历时68分钟,全场总共响起80多次掌声(日本《读卖新闻》),中文译文约11万个字符,世界各大媒体的评论更是天数海量,但依我看,奥巴马那个晚上只讲了两个数字“一”和“二”,只喊了一句口令,那就是我们从小学齐步走,到大学军训课都要喊的“一,二,一……”

“一...

Read more

网络成了“马蜂窝”


网络成了“马蜂窝”

 

不知道谷歌和美国政府是否后悔,它们狠狠捅了一下中国的网络政策,以为捅到了中国软肋,中国会弯腰,会蹲到地上,疼得哼哼唧唧,结果呢,黑压压如云,声嗡嗡如雷,朝谷歌和美国猛扑下去,后者掩面避之不及,等它们抬起头来,才被发现鼻红脸肿,是被铺天盖地的“马蜂”蜇的。

自从谷歌威胁退出中国,以及美国政府向中国推销网络自由以来,中国主流媒体,以及外交部门和舆论管理部门(比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对美国政府和谷歌公司进行了高密度的海量猛烈反击,看看近两天的这些新闻标题就知道了:“为谷歌提无理要求撑腰...

Read more

天灾检验人事


天灾检验人事

 

里氏7.3级的海地大地震牵动了国人的心,因遭遇相同而更心怀同情,因有同胞牺牲而深感悲痛。如果仔细想一想,更值得反思的,还是地震中的死亡人数,建筑物的倒塌状况,以及救援工作。此次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虽然还没有确切统计,但目前官方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是20万人。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里氏8.6级(另一说是7.8级)大地震,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为478人(1910年旧金山市区人口为41.6912万人),也有人估计为3000人,最高估计为死亡6000人。19891017日,美国旧金山再次发生大地震,震级为里氏6.9级,死亡超过270人。1994117日凌晨,...

Read more

多事之春


 

多事之春

 

从基督教世界的新年——圣诞节开始,世界进入了多事之春。从一名基地分子大腿根部流出的隐秘液体,并非生命之浆,而是死神之涎,飞机虽然侥幸完好,但美国人的安全感再度破裂,美国从此又多了一个战场,世界又多了一块溃疡——也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的自生自灭,与天地无干,也不需要天地的干预,这是老子的无为思想。但这个早春的天地,并非旁观者,而是肇事者。30年未遇的严寒,袭击世界大部分地区,寒者愈寒;里氏7.0级大地震屠杀满目疮痍的海地10万人,雪上加霜。

10万人相比,2个...

Read more

谷歌膝下有黄金


谷歌膝下有黄金

 

中国最有影响,发行量也最大的两份国际政治类报纸,《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都不约而同地接连两天在头版头条报道谷歌事件。114日,《参考消息》:“谷歌扬言要退出中国市场”,《环球时报》:“谷歌威胁退出中国市场”;115日,《参考消息》:“‘谷歌风波’背后闪现白宫身影”,《环球时报》:“世界惊讶谷歌挑战中国”。

足见这场“谷歌风暴”的冲击力。

对此事件,国际国内舆论一片哗然,许多论者根据自己与中国和美国...

Read more

发现一种“阴阳权”


   

发现一种“阴阳权”

 

报道称,18日,酝酿两年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正式出台,规定新书不得打折,网上书店卖新书不得低于8.5折。据称,该规定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下称三协会)联合制定,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议、修改,并得到批准。《中国青年报》111日发表文章说,有读者认为,规则将损害读者利益;有法律学者说,该行规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行规,哪个“行”的规?是我在《“母权力”在哪里?》那篇博文里提到的“同业公会&...

Read more

“母权力”在哪里?


 

“母权力”在哪里?

 

    两件与南京有关的事触动了我。

    昨天,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我的老乡程平源来看我,他说,他是来参加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一个农民工座谈会的。说着,递给我一本刊物,《中国工人》,2010年第1期,打头的文章,就是他和清华沈原教授、香港理工大潘毅教授合写的调查报告:《谁的责任?——张家界籍建筑风钻工深圳集体罹患尘肺病调查》。

    “本来的标题是‘谁的国家&...

Read more

艺术的核心生产力是精神自由


     

艺术的核心生产力是精神自由

——有感于对电影《阿凡达》的有感

 

看今天的《新京报》,和看今天的《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的感觉两样。

看了后面两家报纸,感觉刚刚的:“中国虎年经济引世界热猜”,“外媒高调审视‘世界新主人’中国”,似乎就要三宫六院了。再看《新京报》:“我们技术落后100年”,“中国电影人的完败”,“我都被震傻了”…&hel...

Read more

渺小的十年


   

渺小的十年

 

21世纪第一个10年过去,稍稍盘点,在我的词库里,只能找到一个词来描绘,那就是“渺小”。似乎有些热闹,似乎有些响动,似乎有些色彩,但都像澎湃而缤纷的烟花一样,一经散去,就杳然无痕,归于虚渺。

为什么说渺小?这10年,全球范围看,英雄主义没落,犬儒主义盛行。英雄不是已经死去,就是被人遗弃,剩下的顶多是些愤世嫉俗,或者就是反向英雄主义——恐怖主义。所谓恐怖主义,从最神圣的意义上看,也都是用毁灭无辜者显示自我存在的方式。英雄主义是拯救,不是毁灭。恐怖主义,从本质看,是一种怯...

Read more

英国巨人变成了“英国病人”


 

英国巨人变成了“英国病人”

 

英国巨人震撼世界的历史已经结束,如今震撼世界的是两位“英国病人”。一位在银幕上,电影里的“英国病人”奥马希(Erma Xi),在意大利找死,因为爱情;另一位是据称的“英国病人”阿克毛(Akmal Shaikh),刚刚在中国新疆被处死,因为毒品。看来,英国人的真正病因,不是别的,是爱情和毒品。

处死阿克毛有什么不对吗?英国、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所能提出的任何理由,都会自相矛盾。

反对死刑?是的,欧盟委员会议员雷娜特.沃尔温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