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以出口为主导的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去年的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又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中国无疑是日本的一根关键救命稻草。而日本一直是中国制造技术关键输出国,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如果日企撤资,必然会造成严重负面冲击。因此,中日经济战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这也是中国政府始终没有动用经济武器回击日本的原因。
在中国制造纵横天下的今天,对中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发达国家,只有日本。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前8个月,中国对日出口986亿美元,进口1200亿美元,贸易逆差314亿美元。而此前2012年1-5月份,中国对全球顺差是229亿...
作者文章归档:石述思

抵制日货也赢不了日本
少数青年以爱国的名义,将自己同胞买的日货疯狂毁坏,这是窝里横,这是义和团,这是文革,唯独与爱国无关。与此同时,制造精良的日货,让更多的人正在各大商场和汽车专卖店流连忘返。即使我们的GDP超越了日本,但整体上依旧落后于日本,无论是经济效率、国民身体素质还是国家形象,都输人一等。我们要超越日本,不仅要以国家的名义,更要以每个普通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名义。
此前,中国不少城市爆发反日游行,旋即引起各方争议。
自从1999年5月8日美国人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然后一帮子爱国青年坐着各类交通工具,拿着砖头瓦块将当时还位于三里屯的美国驻华使馆一通乱砸,然后在美国人赔...
央企高薪为何屡遭围攻?
央企的社会形象有些向中国男足靠拢的意思。
表面上看,这有些冤。
毕竟,男足形象差首先是因为成绩差,现在混得有些要与亚洲三流队血拼的意思,想再进军世界杯估计需要等中国民族完成100%的复兴了——现在专家说才62%。
央企则不同,是中国经济战线的奥运冠军。2012年世界500强中国大陆有73家上榜,民企只有可怜的5家。这些企业在西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逆风飞扬,业绩和效益都足以笑傲全球。
但令这些企业倍感憋屈的是,多数公众不买账,不是说人家喝了多少茅台拉菲,就是说人家让公众用着全球最贵的汽油。
最近网易财经又火上浇油...
中国的亿万富豪是哪些人?
这些超级富豪都是何方神圣?如果里面充斥着灰色收入,则会提供健全制度、加强监管的现实样板;假如潜伏着权钱交易的黑色大鳄,无疑又为纪检部门提供了绝佳线索,有望成为推动祖国反腐进程的生动案例。
据媒体报道,6月1日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宣称,中国有648个超级富豪家庭财产超过1亿美元,总数排名全球第5。同时,中国财产超过一亿美元的超级富豪家庭比去年多了110户,增长20%。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评论称,“这一点很值得注意,2009年中国在超级富豪人数榜上还是第13位,没有一个国家实现过这样的跳跃。”
更重要的是,这一辉煌成果是在...
中国奥运冠军谁最值钱
随着刘翔退赛,一张榜单渐渐清晰。
必须声明,每个奥运冠军都是祖国的骄傲,都应该享受到同等的鲜花和掌声。
从普世价值的角度上,甚至每个奥运选手都是平等的——如果不这么说,精英们会不高兴。
其实,这个社会还有世俗和功利的一面,如同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吃五谷杂粮。
比如,每次奥运会结束,都会从商业角度去衡量一个冠军的价值,不奥林匹克,但无比残酷真实。
假如不装孙子,我们都知道,冠军的价值是不平等的。这点从奖牌就开始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的含金量为6克,比例为1.5%,其余为93%的白银和近6%的铜。...
2012,中国百姓一定变穷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压力骤增。保增长又成为各级政府第一要务。
从某种程度上看,当前中国面临的宏观经济发展挑战竟与美国相似。投资、外贸、内需都呈现出疲软状态。唯一的不同是:奥巴马政府快破产了,中国政府却不差钱。
由于不差钱,于是投资冲动再度悄然升温。地方政府官员纷纷跑部进京,搞得发改委传达室每日人声鼎沸,周边旅店、餐馆甚至礼品回收店都再现了2009年的辉煌。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将全面押宝投资,有两个问题不容回避:基础建设的边际效益已经严重下降,回收成本的周期在不断延长;而对于所谓新能源项目的大肆立项审批,如果没有充分的科学论证,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危险大增。
...
5.7亿巨奖为何引质疑?
中国博彩业采取的是国家坐庄的模式,国家垄断,彩票销售额可能会迈过3000亿元的大关,利润要超过两桶油的总和,但在开奖、资金使用等上不够公开透明,导致公众质疑不断,所以5.7亿巨奖掀起的质疑风暴,不仅是针对获奖者,更针对其背后的制度土壤。
对于拼爹无望的屌丝而言,改变命运的正常通道正在迅速关闭。
但社会并没有对屌丝彻底放弃,会给人们开辟出神奇的通天塔。只有得到上天青睐的人,才会被选中——比如双色球。
在官员和大款最多的北京,命运再次向平民绽放了灿烂的笑容。
一位彩民在北京某投注站买了三张彩票,结果中了110注头奖,合计能兑...
新的房产泡沫将透支中国经济
整个经济没有调整到位,尤其在体制变革滞后,垄断国有企业当道,民营经济缺乏国民待遇,盲目放松房地产宏观调控也许会带来短时的经济增长,但更像服用了一剂刚猛春药,只会透支中国经济最后的活力,一泻千里地探底。
据媒体报道,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深圳近日再现久违的千人排队买房盛况。自降息以来,昨日深圳某新开盘的项目推出近千套房源,当天竟售出820多套,销售率超过八成,认购金额达16亿元。
而来自北京新开盘项目的销售情况也显示,楼市在继续回暖。北京市住建委房地产交易最新数据显示,北京6月前9天的新建住宅成交2396套,而5月同期是2099套。二手房住宅6月前9天交易量为326...
中国人瞧不起国产奢侈品的时代该终结了
如果你不盲目地道德绑架,那就会相对理性地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中国正在崛起一个庞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并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
按照权威国际组织推断,2012年中国将PK掉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虽然这样的业绩让很多人内心五味杂陈。
证券经纪公司里昂证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富有的中国人持续将其全部家庭预算的四分之一花在奢侈品上。中国人消费的Gucci和Prada占到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
另外,报告指出,大约30%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发生在消费者旅行中。这不仅仅是富豪们崇洋媚外的问题,更与国内不合理的税费政策有关—&mdash...
《知音》的独特价值:坚持做穷人生意获丰厚回报
如果仅仅从经营的角度,来自武汉的《知音》应该算中国杂志个中翘楚。
在经历27年的发展壮大后,这份备受中国底层受众欢迎的杂志将迎来一个关键拐点——进军股市,有望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
但争议随之风生水起。反对者主要来自一些所谓的精英人士,他们祭出的武器相当有杀伤力:《知音》长期传播欲望故事并侵犯名人隐私,缺乏媒体的社会担当,说白了涉嫌传播三俗,误导受众。
如果抛开简单的道德考量,这份杂志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体现了其独特价值。比如在定位上,在众多期刊纷纷放弃农村市场,专攻城市的高端精英读者市场,《知音》反其道而行之,专攻二三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