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永玉

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少年时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十六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写过、出版老祖宗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大陆、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李辉:历史写作要对历史负责


    8月13日,著名传记作家、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辉到上海作协,就“民间档案与历史写作”为题在小范围作了演讲。

  李辉从他的近作《传奇黄永玉》切入谈起这个问题。黄永玉1916年出生于湘西凤凰,是一位才华横溢、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他小学毕业却成为艺术名家、“文革”中的猫头鹰“黑画风波”、

电影《苦恋》的主人公原型、创造集邮奇迹的1980年版猴票、领设计风气之先的“酒鬼”酒瓶、八十几岁创作长篇小说在《收获》连载……

  众所周知,李辉主要从事传记文学和随笔创作,长期研究文艺界现代史料,先后发表《巴金论稿》、历史纪实《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Read more

生肖邮票30年多样化


    2010年是世界生肖邮票发行60周年,也是中国生肖邮票发行30周年,在这个值得集邮界纪念的年份,我国先后发行的三轮生肖邮票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似乎配合着这个时候的到来。作为市场的风向标,第一轮"庚申年"邮票也就是"金猴",春季行情中一马当先,且屡创新高,不仅单枚突破了8000元,全张票也突破了90万元,30年来涨幅达到了一万倍以上,令人咋舌。第二轮"庚辰年"也就是"金龙",在歇夏之际不甘寂寞,连创新高,全张早已突破2000元大关,在它的带动下,第二轮生肖全张逆市飘红,全套已达3700元左右。第三轮生肖邮票,也紧跟其后,一时间全张票、小版票,赠...

Read more

螃蟹 猫头鹰和蝙蝠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重要。

  用到心理健康中,这个寓言也发人深省。

  心理学的知识堪称博大精深。但是,再多再好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自动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健康。其实,我知道的一些学过多年心理学的人士,他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己,但学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的问题依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nb...

Read more

《传奇黄永玉》


 

 
李辉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内容简介:  传奇,写在风景里,写在漂泊中……读一个人的传奇,读个性,读才情,读文人交往的悲欢离合,读当代中国美术的[文革]命运。任何个人的传奇,其实都不属于自己,早就融进了一个民族的沧桑。

个人简介: 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

Read more

黄永玉简介


 


    黄永玉 1924年出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及木刻谋黄永玉(1924.7—)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湖南凤凰人。擅长版画、彩墨画。曾在香港从事木刻创作活动,任长城电影公司剧本特邀撰写人,香港《新晚报》画页编辑,1953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作品有《春潮》、《百花》、《人民总理人民爱》、《阿诗玛》。巨幅画有《雀墩》、《墨荷》等。1986年荣获意大利总统授予的意大利共合国骑士勋章。出版有《黄永玉木刻集》、《黄永玉画集》等。 生。曾任瓷...

Read more

旅行笔记


    邱酋淇 小杜鹃艺术实验学校校园记者站五年级

  湖南的“威尼斯”?谁都知道,中国没有威尼斯,更别说湖南了。我却觉得,湘西凤凰就是一个和威尼斯相似的水上城市。

  传说中的凤凰,小船似那小艇,集市似那商店,到处弥漫着古色流香,它在我心中就像“威尼斯”。听老师说,古城凤凰是画家黄永玉爷爷的故乡,是文学巨匠沈从文爷爷的桑梓,我真想沾沾这些前辈的灵气。

  如我所愿,暑假期间,我就和同学、老师来到了凤凰写生。写生时,眼前的吊脚小楼、青石板小径、流淌的小河已经构成了一幅妙不可言的画面。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美丽凤凰。这时,我心中激起的浪花久久不能平静,挥动画笔...

Read more

国画大师黄永玉参与《国家形象宣传片》拍摄


    光明网独家报道:7月30日,中国国画大师黄永玉在北京参拍《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近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京开拍。据了解,上海灵狮广告有限公司拍摄的这部宣传片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并委托该公司制作的一部国家形象宣传片。此次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
度的电视宣传片,即目前已经开拍的《人物篇》,将会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另一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并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及重要外宣活动使用,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据悉,《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将会在今年十一国庆节...

Read more

一个浪荡汉子的本事


   一个流浪儿,是怎样和木刻结缘而逐渐成长为一个艺术家的?他遇到了什么事,遇到了哪些人,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随着本书章节的推进,慢慢得到一些解答。

   1947年3月,沈从文写了一篇万余字的长文,以湘西历史变化为经,一对青年男女教师的故事为纬,交织而成《一个传奇的本事》。当时在上海的黄永玉,在马路上买到这张报纸,“就着街灯,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眼泪湿了报纸……谁也不知道这哭着的孩子正读着他自己的故事”(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所写的那一对青年男女,是黄永玉的父母黄玉书和杨光蕙。“为初次介绍黄永玉木刻于读者而写成的”这篇文章,大部分谈的却是“永...

Read more

黄永玉:横跨两个时代的鲜活印章(组图)


黄永玉:横跨两个时代的鲜活印章(组图)
黄永玉:横跨两个时代的鲜活印章(组图)

  读书札记

  黄永玉是一个令公众感兴趣的人物。因为在他身上可以发现诸多与时尚、文化甚至是流行结合得很亲密的元素,比如他热爱法拉利、保时捷等跑车,他在郊区拥有一座叫“万荷堂”的庭院,他撰写的《比我老的老头》是一部畅销书……

  物质与文化在他那里得到了非常和谐的统一,在俗世,黄永玉是个雅人,而在生活的境界里,他又是个俗人。

  上面这些描述,是综合来自媒体的各种信息后,得到的黄永玉印象。在读完《人民日报》编辑、著名学者李辉所著的《传奇黄永玉》之后,黄永玉的形象得到了一次刷新,我意识到,对于这个有故事的老头而言,“苦难”与“浪漫”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