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大可

当代著名文化批评家,学者,小说及随笔作家。1957年生于上海,现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哲学博士。悉尼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评论
14 views
朱大可
“低碳”:世博的逻辑悖论
原子弹作为世上最明亮的焰火,是科技赏赐给战争的阴郁礼物,它燃放在日本列岛的上空,灼伤了整个人类的眼睛。......>>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朱大可:新浪式的“天鹅绒封杀”
评论
12 views
新浪式的“天鹅绒封杀”
最近上传的几篇文章,都受到新浪的柔性照看,我冠之以“天鹅绒封杀”的美名,其基本手法是:
第一:故意做成程序故障或......>>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朱大可侃三俗:究竟是“媚俗”还是“媚雅”?
评论
8 views
朱大可谈“三俗论”学习心得:
“媚俗”还是“媚雅”?
羊城晚报记者:吴小攀
1、最近媒体上在热谈郭德纲事件,您怎么看待此事?
......>>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人定胜天”大结局:悲怆的舟曲(组图)
评论
10 views
组图
“人定胜天”大结局
|悲|怆|的|舟|曲|
以上图片均来自美联......>>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朱大可:“单位”,这个“中国模式”的怪物
评论
8 views
“单位”,这个“中国模式”的怪物
在刘大鸿《我的大学》文献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论坛时间:“2012年”
地点: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主 持
人:左......>>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经观报采访朱大可:“海派文化”是面向未来的
评论
12 views
经济观察报采访朱大可:
“海派文化”是面向未来的
“城市应具有多样性”
经济观察报:世博会的各国场馆中,你最喜欢哪个馆......>>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朱大可:童年记忆像狗一样追着我的灵魂
评论
9 views
对 话
童年记忆像狗一样追着我的灵魂
东莞时报:你生于1957年的上海,风雨苍黄的时代所带来童年那些死亡经历,让您怎么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目前的思考立足点是否和这些生活经验有关?
朱大可:童年的经验对整个生命是具有支配性的,这可能是形成悲观主义的源头,童年记忆像狗一样追逐着我的灵魂。但我们这代人同时也是精神分裂的,我一直都试图在书写中建构自己的个人乌托邦。我有我自己的秘密家园。
东莞时报:你说你的阅读史,是“偷窥禁书的历史”,在饥馑的年代里,你...
东莞时报:你说你的阅读史,是“偷窥禁书的历史”,在饥馑的年代里,你...
朱大可:国宅底线是人宅
评论
14 views
朱大可访谈:国宅底线是人宅
住宅,对国人来说,更多地承载着“家”的梦想。代表中国人居住文化的“国宅”,它究竟该是什么样子呢?
对于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来说,国宅,不是少数人享乐的天堂。它的底线是人宅,它的最高设计纲领是“人宅合一”。
中国房地产报:国宅代表了人们对较高居住品质的向往,你认为什么样的房子可以被称为“国宅”,你如何理解当代“国宅”?
朱大可:国宅应该是这个国家50%以上人口(大多数人)的基本居住形态,而不是少数人享乐的天堂。国宅...
朱大可:上海与世博的隐秘情史
评论
5 views
朱大可
上海与世博的隐秘情史
上海丝:申博背后的秘密
2002年12月3日,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中国代表团赢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而该次成功申博的原因,跟一种叫做“辑里丝”的器物相关。在中国申博委员会的报告里,含有一条重要的申办理由,它源自那份叫做《北岭徐氏宗谱》的文本,其间记录着商人徐荣村携“辑里丝...
朱大可:乌托邦的终结
评论
5 views
朱大可
乌托邦的终结
从信仰危机、信念危机到信任危机
乌托邦反思:80年代的信仰危机
“文革”的烈焰焚毁了它的敌人,也意外地制造了大批怀疑主义者。1980年,在西单民主墙运动之后,借助三洋牌卡式录音机,台湾歌手邓丽君的爱情歌曲,开始在整个大陆流传。坚硬的革命信仰和斗争话语,第一次遭到软化,浸泡在人性的香艳眼泪之中。这是小邓和老邓之间的美学博弈。“爱语”像火焰一样蚕食着“恨语”。而后,小邓柔肠百转地征服了大陆。
一个与此密切呼应的事件,是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它发表在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