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建议
——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
推进党内分权制衡的建议
曹思源
一、 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病
与文化大革命中几次党代会所通过的党章相比,中共“十二大”到“十七大”所通过的党章有一个重大的进步,就是具备了党内三权分立的雏形,重新明确了党的决策权属于党代表大会,执行权属于中央委员会,监督权属于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就意味着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共党内三权关系的改革开始起步了。这是十分可喜...
作者文章归档:曹思源
一点建议
——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
推进党内分权制衡的建议
曹思源
一、 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病
与文化大革命中几次党代会所通过的党章相比,中共“十二大”到“十七大”所通过的党章有一个重大的进步,就是具备了党内三权分立的雏形,重新明确了党的决策权属于党代表大会,执行权属于中央委员会,监督权属于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就意味着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共党内三权关系的改革开始起步了。这是十分可喜...
党内分权制衡的来历和经验
来源:《炎黄春秋》 2012年第1期
曹思源
关于党的自身制度的改革问题,我想引用胡耀邦的一段谈话。
胡耀邦曾痛心地说:“回顾一生,有两件事是难以原谅自己的。一件是19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老总,我明知彭老总是对的,心里很矛盾,但因为相信中央,也举了手。第二件是1968年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大多数中央委员都被打倒了,为了凑足到会人数,我被匆忙解放出来,出席会议,一看到说少奇同志是“内奸”的材料,根据我的政治经验,就知道是不可靠的,这时我已经并不以为上边说的一定正确了,而是抱着夫复何言和不得已的态度,勉...
2011年度凤凰网名博颁奖礼采访
2011-12-27
1. 郎遥远:凤凰博报一直是我的精神家园
凤凰网博报:郎老师您好,请问您对凤凰网博报有什么想说的?
郎遥远:凤凰博报一直来是我的精神家园,也是全球华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我想凤凰博报是从2008年开播的,一直来凤凰博报给我的感觉,它一个相当独立的、开放的、包容的,也是能够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媒体平台,我就希望凤凰网能够保持它的这种独立性,增加它的包容性。
凤凰网博报:请问您在2012年有怎样的愿景?
郎遥远:我2010年在凤凰网的博客出了一本书,叫《主张》,我想在2012年,我会在凤凰博报继续发表我的主张...
迎新献辞: 感谢上帝
——在凤凰博报网迎新晚会上的发言
诸位朋友,我可以很不谦虚地说:我属于老一辈的落后分子。我很愿意暴露自己的缺点——到现在还是一个电脑盲。我只能通过助手来上博客,我写文章还是用纸和笔成稿,然后请打字员打字成文。你想想这是不是太落后了!你们要是笑话我,就放声大笑吧(全场大笑)。但是我作为一个落后分子居然赶上了这个先进时代,赶上了高科技时代,荣幸地分享了上帝送给中国人民的最好礼物,就是互联网。虽然其他国家也有互联网,但是他们的平面媒体很发达,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不像我们这么强,我们由于众所周知...
世界宪政潮流
——各国宪法比较
博客连载之3:
人权界定
人权问题,古已有之。虽然孔夫子主张“仁者爱人”,但历代王朝看重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秩序,主流意识形态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在三纲五常之中,当然就没有人权的位置,为了“存天理”,只好“灭人欲”!人权就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一道成了贬义词。
自从共产党的优秀女儿张志新被党的专政工具割断喉...
世界宪政潮流
——各国宪法比较
博客连载之2: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很丰富的内容。为了方便,本书第二篇将考察了公民的知情权和财产权;本篇将考察各项人权保障,再谈及现代国家公民权的首项及法律前提——国籍选择权;尔后谈宗教自由、新闻出版自由等。
公民权利高于一切
在我们考察的110个国家中,85国(约占77%)的宪法有规定公民义务的条款,可见公民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是各国的普遍要求。这诸多义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义务,违者属违宪罪,必遭起诉;另一类,则属非强制性义务,批评教...
世界宪政潮流
——各国宪法比较
博客连载之1:引语
潮流启示录
——献给读者的肺腑之言
一、从十八个问题看世界宪政潮流所向
中国向何处去?这是我和读者朋友共同关心的问题。
被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尊崇的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不顺应世界宪政潮流;而要明确世界宪政潮流之所向,不能不对中外各国宪法进行比较研究。
笔者有幸根据中国青岛出版社1997年...
低眉吟唱待君归——漫谈企业破产与兼并制度
企业向外部扩张实力的途径有两条:
一条是铺新摊子,从买地盖房子开始,再建新企业。这种情
况在经济起飞阶段和竞争不太激烈的时期比较普遍。
另一条是收购与兼并现成的企业,适当加以更新改造。在竞
争发展中,这往往是一种更为有利的选择。
走企业兼并之路的优越性,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价格便宜。在一般情况下,兼并往往是优势企业对相
对劣势企业的兼并。一些劣势企业之所以愿意被人兼并,正是因
为自己经营管理较差,经济效益低下,甚至入不敷出、资不抵债、
濒临破产。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