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


  懂得珍惜,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在长大的过程中,总有些猝不及防的变故让人扼腕喟叹:有时候,没有赶紧完成的心愿,一转眼就来不及了。

  刚在大学当班主任时,不小心把脚崴了,去宣武医院一检查,右踝两根骨头骨折了。

  骨科张主任带着医生来检查,对我说:“可以用保守疗法,也可以开刀。用保守疗法,可以少受点儿罪,但会有后遗症,关节可能会松动。”

  我说:“那可不行,我左腿膝关节受过伤,就仗着这条右腿呢,您还是给我开刀吧。”

  他有些诧异:“我很少见过这么主动要求开刀的病人。但是,要开刀得排到下周了。”...

Read more

《论语》告诉人们这样处世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

 

简单地说,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我们常常会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

Read more

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


  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对于生死,庄子有很多很多相似的故事,比如说他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那么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没有觉得说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喜,他也不觉得死亡来临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怕,他说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庄子里面讲了很多这样的故事,他说呢,有这样几个人,大家活着的时候是好朋友,子桑户、孟子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