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贾西津

个人简历:贾西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NGO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博士。医学硕士,两年社会精神医学经历。

纳税人与税--博客中国专栏作家“税与纳税人”研讨


主讲人:贾西津(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
主  题:纳税人与税



  对于公共财政和公共税收体制我的研究还很有限,不过对于公共秩序和什么是“公民”,一直是我关注的角度,因而我下面仅从“纳税人”的视角谈一下我的看法。


  正像刚才贾康所长提到,什么是纳税人呢,如果认为交了税的,甚至是说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形式交了税的人,是纳税人,这无疑是一种误解。这就涉及到到底什么是税,从历史上回顾来看,具有国家强制性的、向国民征收实物或者资金的形式,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有研究认为中国税赋的形式在四千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夏朝按照五服规定的“贡”,商的为公田出力的“助”,周的“彻”等,和现代税收有着不一样的...

Read more

社区治理”与“在社区的治理”――谈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思路


“社区治理”与“在社区的治理”――谈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思路
贾西津


“社区公共服务”是近年来政府创新活跃的一个领域,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更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诚然,“社区治理”不仅在中国政府职能转型和基层民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球范围的治理变革的关键词之一。不过,当我们欣喜地看到自治性的社区正在逐步代替行政性的单位体制走近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日渐强化的社区工作中感到一点普遍的忧虑,这就是:社区治理地位的增强,会不会与它的自治程度形成反比?


我们现在所说的社区,主要指传统意义上的居委会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一个居委会大约在...

Read more

贾西津: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2006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




2006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





时间:2006年10月28-29日(星期六、星期日)



地点:北京 清华大学



贾西津:公共政策与公众参与






主持人:谢谢祝光耀局长的精彩讲话。我们下面听听学者的建议,请民间组织研究专家,清华大学环保民间组织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公共政策与公众参与。



贾西津: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荣幸在这样一个场合,我们看到有大概四百多家的NGO或者民间组织代表,同时我们有包括人大、政协等七个部委的政府代表,我们还有国外的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代表,还有媒体,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样一个年会,实际上今天的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公民的参与,共同合作来促进环保事业的一个非常好的事例,...

Read more

公民自由及其限制--为什么应该慎谈“网络实名”


非常感谢博客中国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关于网络自由和网络世界规则的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一个富强、公正、民主的国家,一定是因为有懂得和珍惜自由、以及会行使民主权利的公民。这个观念不是作为任何推理或者结论,而必须是我们思考的前提或者信念。所以,当我们在这里讨论秩序的问题,或者说对于自由权利的限制问题,无论我们关注的是实体世界,还是网络世界,我们关注的“秩序”,前面一定是有一个定语的,即“基于公民自由权利的”秩序,或者说“自由秩序”。那么,对于网络的规制,也就是基于公民自由权利的网络世界的秩序问题。



这样,问题的定性就会涉及到几个方面。首先...

Read more

“制度”与“常态”――看香港学生贿赂教授案


“制度”与“常态”--

2006年末的最后一条令人震撼的新闻,或许是“内地学生贿赂香港教授入狱”吧。2006年12月14日,从内地到香港就读的研究生陈静因拿1万港币向教授买试题,触犯香港《防止贿赂条例》中“向公职人员提供利益”罪,被判即时入狱6个月及充公1万元贿款。该案构成了香港的学生贿赂教授第一案,事发的城市大学多名教授均表示以前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香港明报等媒体反思:女研究生公然将1万元放进系内副教授的信箱内索取试题及答案,随着内地来港学生增多,可能对香港的校风文化形成冲击。内地的网上也热炒:女研究生用1万元向教授买题竟然被教授告到廉政公署,判刑6个月,香港的教授真是不一样。

从沸沸扬扬...

Read more

思想审查的潜规则还要继续吗?――兼为《我反对》做书评


思想审查的潜规则还要继续吗?――兼为《我反对》做书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贾西津

1月11日,在全国图书定货会开幕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邬书林副署长在召开的“通风会”上,宣读公布了一份“2006 出版违规书选”,对八部图书点名下达禁令,其后,相应出版社及责任编辑受到处理,图书全部被化纸浆。

八部图书的目录如下:晓剑从个人经历视角讲述辛亥革命到大跃进历史的长篇小说《沧桑》(上海文艺出版社)、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编朱凌关于姚立法的报告文学《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海南出版社)、章诒和的《伶人往事》(湖南文艺出版社)、国亚讲述150余年以来中国一个普通家庭命运的长篇小说《一个普通中...

Read more

对我的表达的补充说明


26日我在网上发表了《思想审查的潜规则还要继续吗?――兼为<我反对>做书评》的文章,三天来,看到不少反馈,有文章的留言,Email信息,也有朋友的电话和问候。在诸多反馈的信息中,我获得了两个信号:第一是同样的公民表达需求。正面的回应比我想到的要热烈,我原以为可能有不同看法的文章,却比我发在网上的其他任何文章都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赞同。除了文章留言中所阐述的意见,还有在自己的网站上转载,乃至同样的署名表达。它给我两种感觉:一是有太多对自由表达的渴望,在潜在地压抑着;二是越来越多的公民其实愈渐成熟、理性和负责。除了赞同之外,第二个方面的信息是担忧,替我的担忧与人们压抑的不表达是同样...

Read more

“思想库”的特性与作用


2006年,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对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统一业务主管单位、属地化管理的方针,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北京市民政局联合颁发了《北京市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指公民志愿组建的、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机构,将之特别列出单独管理,主要源于对其在公共政策和政治发展中作用的关注。在国际上,20世纪以来也迅速兴起一类非营利性质的独立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它们被称为“思想库”。思想库在现代国家的战略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在美国,思想库已成为美国二战后崛起的重要政策发源地、国家决策的“外脑”、学界与政界交流的“凯旋门”、公共政策的增效器。如何看待中...

Read more

袁鹰:邬书林先生来访谈话纪要


邬书林先生来访谈话纪要

(2007年1月31日上午,袁鹰记)

1月29日,我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邬书林副署长寄去一封信,内容如下:

新闻出版总署

邬书林副署长并转龙新民署长:

你好!我是《人民日报》一名离休干部(原任报社文艺部主任)和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风云侧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一书的作者。

近日听说邬书林副署长在1月11日全国图书订货会的“通风会”上宣布了一份“2006年出版违规书选”,点入了八本书的名,其中列了我这本书。据说邬副署长给此书定的罪名是“泄露国家机密”,我听到后非常惊讶,不知道此书哪篇文章泄露了什么...

Read more

听证制度的民主限度和正当程序


一、中国听证制度的实践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次在行政行为中正式设立听证程序,对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重大行政处罚,予以当事人决定前听证的权利。199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制定群众利益的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自然垄断性商品等的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从而将听证制度引入行政决策;而早在1993年,深圳市已率先建立价格审查制度,被视为中国行政听证的最早雏形。200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和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都提出了包括听证会在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