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悄然发生变局:继温家宝在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等四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首次提出要对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之后,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人大最新的常委会上面对全国人大常委的质询,表示“在住房信息完善的情况下,将取消住房限购”的表态更是被潘石屹等开发商解读为房地产即将松绑的“惊天利好”。
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在目前非常敏感的时期,高层不断传出的这种政策变化的信号被不同的人给予了种种不同的解读。客观而言,任何宏观经济政策,都应根据客观形势...
作者文章归档:马光远

联系:
[email protected]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证监会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历史高点已经跌去了2千多点,跌幅高达35%,连续的暴跌也成为“两会”的焦点话题。据统计,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共收到提案4772件,其中财贸金融类提案共552份;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提案达105份,占财贸金融类提案的近五分之一,考虑到资本市场在维系现代国家金融安全中的举足轻重之地位,这种“国家层级”的关注毫不为奇。
对于此轮非理性暴跌的原因和各界要求“救市”的诸多言论,中国证监会总算打破春节之后的长期沉默——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近日对媒体的发言似...
传递取消限购的信号是玩火
媒体报道,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联组会议,上,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认为,长期采取房地产限购政策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相悖,应该更多地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对此,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回应称,楼市限购政策是行政办法,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姜伟新还表示,在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立以后,将不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
应该说,自房地产限购政策出台以来,对限购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笔者承认,目前的限购政策绝非没有缺陷的调控措施,包括以户籍为标准,对户籍人群和非户籍人群的购房条件进行不同的歧视性的规定,北京等地对非户籍人口的购房条件过于苛刻等。但是,应该承认,限购的政策的确...
必须给地方发债拴上监管“缰绳”
经国务院批准,在历经两年多的中央“代发代还”的过渡之后,决定2011年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四地可以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地区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1年政府债券期限分为3年和5年,期限结构为3年债券发行额和5年债券发行额分别占国务院批准发债规模的50%。实行市场定价,并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
从前两年的试点来看,市场对地方债务的认识并不统一,一些财力比较雄厚的省份,地方债券容易得到市场认可,但一些中西部的地方债,可谓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但总体而言,前两年发债,无论是在发行机制上,还是在风险防范上,都...
政府权力过大是中国经济的最大短板
最近,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又开始成为各界的热门话题。应该说,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对中国改革开放33年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为未来的改革寻找新的共识和突破口,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中国模式,学界支持和反对的力量一直都很强大,长期以来互相难以说服对方。在笔者看来,这种“思想僵局”持续的关键是双方都没有找对切入点,即不是从政府和企业的作用作为切入点,而只是简单的拷贝“华盛顿共识”或者否定的逻辑,这样非此即彼的思路只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考察“中国模式”的最佳切入点是市场经...
政府过度强大是中国经济最大短板
最近,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又开始成为各界的热门话题。应该说,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对中国改革开放33年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为未来的改革寻找新的共识和突破口,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中国模式,学界支持和反对的力量都很强大,长期以来互相难以说服对方。在我看来,这种“思想僵局”持续的关键是双方都没有找对切入点,即不是从政府和企业的作用作为切入点,而只是简单地拷贝“华盛顿共识”或者否定的逻辑,这样非此即彼的思路只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私人公司是经济繁荣的最主要力量
我一直认为,考察&ldqu...
商业信用匮乏的根子在上面
几百年之前,亚当.斯密就曾经深刻地指出,诚实是最好的商业政策。市场经济的一切交易,本质是是一种信用的交易,没有交易双方的互相信任,要么交易不会发生,要么交易的成本就会提高。这是市场经济运行了几百年不分中外的一个普适的基本常识。
然而,这么一个基本的常识,在近十年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却被冲击的支离破碎,在商业领域,造假和不守信成了商业竞争的最基本手段。网络欺诈,食品安全以及商业领域的一系列造假行为大行其道,劣币驱逐良币,诚实守信者却被逐出了市场。连一些在严苛的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国际巨头,也“入乡随俗”加入了造假的行列。沃尔玛的绿色猪肉事件,家乐福的...
信用是最好的商业政策
几百年之前,亚当·斯密就曾经深刻指出,诚实是最好的商业政策。市场经济的一切交易,本质是一种信用的交易,没有交易双方的互相信任,要么交易不会发生,要么交易的成本会提高。这是市场经济运行了几百年的一个普适的基本常识。
然而,这么一个基本的常识,在近十年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却被冲击得支离破碎。在商业领域,造假和不守信成了商业竞争的最基本手段。网络欺诈、食品安全以及商业领域的一系列造假行为大行其道,劣币驱逐良币,诚实守信者被逐出了市场。连一些在严苛的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国际巨头,也“入乡随俗”加入了造假的行列。沃尔玛的绿色猪肉事件,家乐福的价格...
中国公路建设须以政府投入为主
据媒体报道,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第一阶段摸底调查已于8月底结束,截至目前,至少已有江苏、北京、重庆、宁夏等12省市公布了收费公路摸底调查结果。数据显示,12省市收费公路去年收费额达1025.7亿元,但收费公路累计债务余额却超过了7500亿元,整治公路收费乱象的背后,却是日益累积的债务风险。
事实上,无论是官方的数字,还是民间的资料,对于高速公路快速扩张可能引发的债务违约风险都进行了充分的提示:其一,国家审计署今年6月份发布的审计报告显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债务余额为11168亿元,在收费收入不足以偿还债务本息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而借...
温州困局亟待制度救赎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表明,“温州模式”在我国制度变迁和经济模式转变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极其广泛的示范作用,在温州自发生成的民间金融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温州市场经济的制度演进中自发形成的独特的生存模式。我们不能因为今天温州的危机而否定温州,甚至将所有的板子和污水全部泼向温州。
上至国务院,下至温州市委、省政府近期围绕温州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对于暂时舒缓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规范民间借贷,防止民间高利贷等引发的一系列逃债乃至恶性案件,尽可能为民间借贷降温,在短期能够起到“退烧”的作用。但温州危机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