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卫卫

70年代生于陕西周至,199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新闻出版报》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喜欢书,喜欢儿童文学。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从2008年8月1日起,“孙卫卫和他的文字”网站关闭,原网站的一些内容将陆续移至这个博客,留言和有关评论已做了妥善保存。衷心感谢各位朋友多年来对网站的支持!

把工作当业余爱好


12月19日  周日

 

    这句话是作家祁智老师说的,完整的话是:“把工作当业余爱好,把业余爱好当工作。”他的意思是说:把工作当业余爱好,工作就充满乐趣;把业余爱好当工作,就会有紧迫感。
    祁智老师说:“作为一个有工作的业余写作者,我的白天全交给了工作,晚上全交给了爱好。”
    这也是我的目标:对工作乐此不疲,对业余爱好严谨认真。
    祁老师的这段话还有照片登在2001年第4期《小说家》封二。这个杂志原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

Read more

[转载]我对儿童文学的未来不乐观


我对儿童文学的未来不乐观

 

    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暨第八届全国儿童文学奖颁奖大会,12月14日-18日在南京举行。

    我参加了会议。

    在小组讨论会上,我有一个简短发言——

 

    一、老一辈以及中年一辈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中的中坚,不仅有优秀的创作和评论,而且做了大量的组织、宣传乃至呐喊工作。

    中国儿童文学能有今天的地位,他们功不可没。

&nb...

Read more

差点成了少儿社编辑


 

 

    我如果是少儿社编辑,我可能会经常参加业界的盛会。
    2009年9月3日,两名外国读者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挑选图书。     新华社发

 

    大学读的是中文系,从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毕业后做一名报纸的记者或编辑。后来,喜欢上儿童文学,又想当一名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
    那时候经常看周晓枫的文章,文章的后面如果带着作者简历,...

Read more

铁凝主席在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在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2010年12月15日)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夜,我们相聚于六朝古都南京,遨游在童心的海洋,沐浴着浓郁的书香,迎来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颁奖盛典。首先,我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和文学同仁,向获奖的作家、责任编辑和出版单位表示热烈祝贺!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的一大批儿童文学工作者...

Read more

千里之外的加油


   

陕西必胜。图片选自华商论坛。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北京和陕西队比赛,无论是谁的主场,我当仁不让、旗帜鲜明地支持陕西队。马弟每次都骂我是白眼狼,说我吃在北京,住在北京,还不帮助北京,不让北京赢。我说没有办法,谁让我的家乡观念浓厚呢!
  我是从1996年的亚洲杯开始看足球的。除了看中国队的比赛,就是国内联赛,尤其是陕西队的比赛,有条件,那是一场不落的,虽然是通过电视和网络,从来没有去过球场。在中国足球水平每况愈下的今天,我的行为受到了很多人的耻笑,他们说我是假球迷、伪球迷。而我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可能是假球迷,但...

Read more

顾成文老师


12月9日  周四

 

    顾成文老师是我们在火车上认识的,已经整整一年。当时谈得很投机,还互相交换了名片。他在中国日报工作过,在摩托罗拉工作过,现在自己搞一个叫咪客的公司。网上介绍他的咪客(MICAT),主要是为手机提供一种上行的业务模式,手机用户可以把手机里产生的各种数据文件上传到网上去。他当时好像也介绍了,我对电子化的东西兴趣不大,没有记住。
    一年来,总说要见面,但是一直没有见。这主要怪我。顾老师经常发一些短信给我,都是让人心情安静下来、放慢生活节奏的话,每次收到,都会为之一震,感叹应该追...

Read more

鲁博书屋买书


12月4日  周六

 


12月4日,在鲁迅博物馆。


 

    想去凤凰岭爬爬山,不熟悉路,未成。
    1998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报社组织团员青年,去过一次。查看我当年写的日记,是1998年11月7日,那天立冬。
    那是多么好的年纪呀!刚刚二十出头。

 

    翻阅当年的日记:1998年11月,我去南京参加《光与影》杂志的研讨会,坐火车,周六早上到,周日晚上回。去的时候,提前告诉我弟弟,他去车站接我。周六晚上,我们...

Read more

[转载](台湾行旧文)沙林个与“麦田捕手”


(该小文当年曾在地方小报刊出,被某前学生看到。前学生刻薄地说,明显有傍名人之嫌。于是端瞧再三,也只能隐去其中一人名姓。回头再想,所谓的名人不也一人名?于是释然)



    听说我要去台湾考察儿童阅读,青年作家孙卫卫嘱咐帮忙购买一册台湾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丰富他该书的收藏版本。

     一天忽然想起,不知这本书台湾的书店现在是否容易找到,还是先打探一下保险,于是给台湾诗人方素珍小姐去了个邮件。方小姐的回复似乎一头雾水:“如果你提供该书的大陆版书名和作者,我...

Read more

胡适先生81年前的赠言


11月30日  周二

 
胡适先生


 

    《书脉》杂志2010年第3期有罗维扬先生的文章《读胡札记》,这里的胡是胡适先生。不熟悉胡适思想的人,读了这组文章,大概会有一个了解,而且会很亲近他,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读罗先生的文章,我想起了胡适先生1929年给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生的演讲,当时胡适只有38岁。这篇演讲,我上大学的时候读到,浅显易懂,入情入理,催人奋进。我希望大师写的这类文章,有心人能搜集到更多,整理出版一本书,就叫《大师对年轻人说》,一定会对青年读者的成长有很大的...

Read more

樊老师的新书


11月29日  周一

 

    收樊老师寄来的《樊发稼三十年儿童文学评论选》,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书中精选了樊老师1979年至2009年间发表的各类儿童文学评论文章九十多篇,共五十五万余字。是樊老师儿童文学评论生涯的重要总结,也是回顾与研究中国儿童文学三十年来发展的重要论著,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我特别喜欢封面设计,用樊老师的大照片做主图,简单又大气。
    樊老师在书的后面附有《我与儿童文学》的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