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国旺

中共党员,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华宝证券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国际金融报》专栏作家。

价值投资首先要正确定位自己


  价值规律质朴无瑕、平平淡淡,掌握规律者讲出来的话从来都言简意赅,不像传言、谣言那样谣言惑众。掌握价值规律者往往只有少数人,市场传言却容易为群体心理接受,这是因为多数投资者都是“棋局”中人。现代资本市场之所以出现群体非理性的癫狂,就是多数人在博弈过程中放弃理性、听信谣言而放弃自己理性判断的结果,这是一种理性的“搭便车”行为,但个体理性的共同“搭便车”动作,造就了群体的非理性。因为当大多数人都想搭便车时,“便车”就会在过度拥挤中进而造成市场疯狂与失控。资本市场中,当投资大众都想买进股票发财的时...

Read more

固本才能长生


  固本才能长生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二十五

  在老子的观念里,国家资本要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就得保护好机构资本和居民资本保值增值的基本要求。因此,适当保护百姓的基本生存权、享受权、发展权,听取百姓呼声、顺从百姓利益,满足百姓的权利诉求,是国家资本比如国有控股的大盘蓝筹公司业绩增长的基本前提。因为百姓是国家资本之本,保护百姓利益,就是保护国家资本长期发展的根本。国民有尊严有体面地生活,是国家资本稳健发展的宗旨。

  对国家资本来讲,强化社会公益服务,才能实现政策目标。比如,征税是政府发展公共事业、开发公共产品的需要,国防、安全、司法...

Read more

打开经济增长新动力源


  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新动力在何处?在投资与出口动力源已开始出现边际效应下降时候,中国经济增长源要从结构调整中寻找,但这种结构不仅仅在于产业结构,也在空间布局、城乡布局、收入布局上的结构调整及结构优化重新产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上。

  地区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收入结构调整顺利进行,得先进行思想结构调整,破除GDP增长的迷信。过去六十年,中国从制度结构上实现了土地公有制度和土地公有制度下的经济改革,实现了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投资与出口为导向的模式上的,其增长动力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上反自由贸易的汹涌暗潮下,已不可持续或者无法高效率持续。因此,通过让利于民、调整收...

Read more

“放水养鱼”与“深根固底”


  “放水养鱼”与“深根固底”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二十

  老子认为,只有“清廉节俭”,管治者才会安心于“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境界,由此放水养鱼,藏富于民,保持政策稳定,投资者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就会减少,从而提高无风险收益。

  一国经济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主要标杆有四点:

  一曰“勤俭节约”。老子认为,治理百姓和尊奉天地自然规律,没有比无为而治、放权让利、轻徭薄赋更重要的了。要管治百姓,先管住自己贪...

Read more

敬畏大道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十九

  价值规律,在常态下表现为简明、简易、平易,有如宽阔平坦道路,按“价值投资”的道理去投资,可能有钱赚;但人性因为私心杂念的作用却总喜好走捷径、抄小路乃至上邪路:通过信息、资金等优势或“搭便车”获得利益,从而干扰价值规律的正常表现,遂使价值投资举步维艰。如果按线性思维的方法来价值投资,可能适得其反。人性的自私基因,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恶的负面力量,如果任其发展与膨胀,必然导致自然失灵、政策失灵和市场失灵,导致市场行情失去正确的方向,市场就会出现“异象”...

Read more

时间结构决定价值高度


   时间结构决定价值高度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十八

  人世间的博弈无不围绕“价值”的生产、流通与分配。在不同的时空序列、时间周期或时间结构中,价值运行规律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时空结构下,价值会在不同部类、产业、行业或公司产生不同的“价值结构”;不同的价值结构,由于所包含的物质结构、能量结构、信息结构不同,因此在生产或分配领域的地位也就不同,其内在的价值含量或外在实现的高度也就不同。

  价值有如商品、服务、创意的内核、种子和基因,需要与时间结构合拍,与客观条件结合,才具备出...

Read more

行情升跌都是价值的表现


  股市行情是市场各方力量博弈的综合结果。从资本市场布局看,这些力量主要是国家资本力量、机构资本力量、居民(社会)资本力量和国外资本的力量在其中的相互作用。这四方力量分别掌握着资源、政策、管理、产品或者市场这五张牌子,形成了四方力量运用五张牌子在博弈的复杂关系。

  这些复杂关系有时相互强化,有时相互抵消,有时或强化或抵消,从而形成变化不定的行情关系。不过,在一定时间内,总有某种力量起主要作用。寻找并把握这种主要力量及其未来的主导方向,就是投资者或者决策者的工作目标。

  资源、政策、管理、产品和市场这五种元素,有些是客观的,如自然资源的垄断或者禀赋,有些是主观的如专利、信息...

Read more

守住欲望之心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十七

  中国古代圣贤认为,得道者治国,讲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能知道自己的权位、利益、名望、享受的边界而知止和知足,守得住欲望之心,管得住贪婪之手,才能在平常事业中保持满足满意之心情。在资本市场上,能守住欲望之心,管得住贪婪之手,就能赢得经济稳定、消费繁荣、业绩增长的欣欣向荣局面。如果失道者管治,就会出现如今在美国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升级,不仅是金融危机的社会“衍生物”,更是美国统治者失道后纵容欲望的结果。

...

Read more

耐心等待“价值回归”


  如果没有干扰,在纯粹的经济状态下,价值规律“常态”运行的轨迹表现为完满的形态,但资本市场中存在各种利益博弈,因此价值运行过程必然受各种力量的干扰,国际资本、国家资本、机构资本和民间资本都通过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和循环往复的力量相互作用着,因此,现实中价值规律表现的是“非常态”的“残缺图形”。

  这些“残缺”的“图形”源于人性中的贪婪、欺诈等,贪婪、欺诈力量造成市场失灵,表面上看似乎价值规律失去了作用。鉴于人性的贪婪本性在资本市场中永远存在,因此,价值运行的&l...

Read more

善始 善成和善终


  价值规律与价值投资是资本市场公认的真理,只是不同的投资者对此持有不同的态度,投资的结果自然也大相径庭。具备上等智慧的投资者听到真理,就会勤奋地去实践,努力去遵守价值规律,严格按价值道理投资,善始善终。中等智慧的投资者听到真理,边学习、边记忆、边忘记,善始而不善终。下等智慧的投资者听到真理,觉得真理很可笑而大声嘲笑,觉得这些道理没有用,自己能够战胜市场,结果是不善始,也不善终。

  要善始善终,很不容易,因为价值投资虽然理论正确,但其光明往往被昏暗、纷乱的资本市场现实掩盖或干扰。价值投资者平时的工作无滋无味,需要花工夫去研究、去调研、去思考、去实践、去纠错,才能拨乱反正,才能去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