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转折点,一个以市场主体为重心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深度融合之势,已经趋于形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作为要扎实做好的各项工作之一。
由“主动脉”深入到“毛细血管”
既往的宏观经济分析,多聚焦...
作者文章归档:陈柳钦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转折点,一个以市场主体为重心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深度融合之势,已经趋于形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作为要扎实做好的各项工作之一。
由“主动脉”深入到“毛细血管”
既往的宏观经济分析,多聚焦...
文| 黄泰岩 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全面、准确、科学理解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及我们党的创新性发展,对于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分析资本直接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在第二卷中...
文| 张占斌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在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一是深化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要...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重大问题。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和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中国国情的显著特征,“瑷珲—腾冲线”是标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性的“基本国情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直面发展“不平衡”以及由“不平衡”引发并加剧的“不充分&rdquo...
文 |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2021年,我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我国将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市场主体高度关注政策发力点和相关重点工作。减税降费的意义不言而喻,降低税费,企业投资积极性和盈利能力都会提升,有利于引导更多的市场主体投资,释放政府驱动投资占用的资源,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整体的投资效率,减缓经济下行压力。
大规模减税降费势必造成财政收入减少,但财政支出刚性不减,财政收支的平衡问题凸显。通过动用特殊上缴收入即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存量应上缴利润,可有效增加可用财力规模。央行也是上缴单...
文| 张晓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议》对于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成就作了全面总结。笔者仅就新时代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谈一点学习体会。
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灵魂,是新时代宏观调控的基本遵循。...
文 | 刘尚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良好的社会预期,是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石。在一个可预期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中,人们更有动力、有耐心去从事创新创造活动和长期投资。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使社会预期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可以说,加强预期引导、做好预期管理,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保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各国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急剧放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
文 | 魏建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对于中国制造业,不少朋友认为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动摇了。果真是这样吗?我的观点是“未来中国仍将是世界的大工厂”,理由有三条。第一,中国构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提升打好基础。第二,中国原有的全球产业链,特别是中国制造门类齐全,上下一致。可以说,无缝对接链条型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更大的优势有待发挥。第三,中国目前的劳动力优势虽然有所降低,但人才优势正在凸显。这三大关键因素是支撑中国在未来仍然是世界的大工厂,特别是升级为高...
文| 江小涓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一文中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我国数字经济在“十四五”时期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展望数字经济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趋势,可以肯定,数字经济将为中国经济全面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数字技术将全面提升服务业和整个经济的效...
文 | 马建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重大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历史经验,特别是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经济建设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